事實上, 現在一堆所謂的"綠能", 乍聽之下好像對環境有利, 其實我不這麼認為.原因是, 這些大自然可以提供的巨大能源, 其密度都不夠高,以至於當你要從中獲取真正實用的供給量時, 必須要用夠大的空間來換取.太陽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搞到最後, 為了人類的需求, 地球上到處佈滿了這些能源裝置, 這難道是所謂的愛地球嗎?佔據空間, 對其他物種生態的影響還是一回事, 對系統的運作產生干擾, 可能還更嚴重.例如, 許多人認為海洋洋流是一個很有潛力的能量來源,但問題是, 要獲取真正實用的大能量,就不可能不會跟系統不產生交互作用.洋流是已知決定地球的氣候系統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如同電影明天過後裡面演的那樣,但那可不只是電影情節而已, 到頭來付出的代價恐怕高到承受不起.核能最大的優勢是在於可以將運作的空間及影響範圍控制在局部,當人類對核能掌控能力愈來愈高, 裝置愈做愈小,天曉得未來的交通工具乃至於各種裝置會不會都是核動力呢...(既然要抱著對科技的正面樂觀, 也容我幻想一下吧)
一等良民 wrote:看過各位的留言得到一個結論,政府快加速通過,補助違建頂樓加蓋公寓,裝置太陽能板,一度電回購價5元, 我不太願意吐槽,但是這個在台灣沒有太大的意義,尤其在台北。歐美國家可以在屋頂或後院裝台陽能板,那是因為大多數的住宅區都是單獨一戶。 如果在陽光充足的地區,例如美國的亞利桑那州,那的確可以提供加裝戶的民生用電。 但是在高樓大廈的建築物,其效能就沒有單獨一戶的好。 所以在台灣各大高樓裝置太陽能板,並不見得可以提供足夠的民生用電,遑論回購價碼...此外,國外由於是單獨住戶,所以地方政府與住戶就很容易協調,無論是輔助還是維修。 高樓大廈的屋頂使用權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尤其遇到惡質的管委會與住戶,那才是真的勞民傷財。 而在台灣,這種人多到不可勝數。不說別的,很多人寧願用大樓屋頂曬蘿蔔或是衣服,也不願意給你放置太陽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