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來審查一下,哪些文言文是必學的經典?


OSR7613 wrote:

100分

"道者" = 願景 = Vision & Goal
為達成一個國家或組織的發展與成長,領導者必須設定一個國家或組織的中心思想與發展目標

中華文化的道(願景)是什麼 ?
請到45樓
KCLin0423 wrote:
還有一篇文也很重要...(恕刪)
= 禮運大同篇

"道者" = 道德倫理 = Ethics
主政者殘暴不仁貪污腐敗,如何"令民與上同意" ??

"道者" = 道統傳承 = 政權合法性正當性 = Legitimacy & Authenticity
政權或組織領導權得來不正,民眾或員工自然不會支持


個人認為讀孫子兵法...(恕刪)


您的舉例非常好,這也暴露了我說的問題,也是我的經驗。

您說的都是在西方的專科觀念之中,要不就是經營管理,要不就是政治。

我們的古文是如何教的?

為何我之前分為三部分,就是,這些道理都是分散四處,運氣好,有了經驗之後,才會想起,原來在哪裡有過什麼相似的道理或知識。

這種的知識與教學是沒意義,叫做事後才能明白的道理。

沒錯,中華文化的知識博大精深,只是後代子孫迂腐守舊,不願更新運用與使用方式,以政治意識做表面功夫。

傳授知識與研究文學基本就是不同的事。
Youshouldreborn wrote:
所以就是在講不實用的空話。

誰有時間層層翻譯,為了求知識?

能夠最快最方便的立刻瞭解,捨棄不用,卻偏偏要賣弄文章,多費好多步,這不是學究思維,什麼是學究?

分為三部分,

就知識部分,分科分門,系統傳授,簡單易行,融於生活工作

就文字部分,這是文學,以藝術方式傳授

語言部分,依照文字與口語溝通的科學要求,讓知識份子能夠充分表達

這是分開來做的事,就您們這些學究,才會想出不切實際,最讓廢時間,最沒效率的方式,還唱的高調。

百無一用是書生,完全正確。

賣弄文章?
請別用二十一世紀的思維
去否定前人經過實堅淬煉的學問
在你看來,那是賣弄文章
但在他們那年代那是再正常不過的文章抒寫
而且他們又不是曹長靑
怎知他們說書寫的文章會留傳千古
賣弄文章?
那愛因斯坦、柏拉圖不也一樣
做研究、搞科學,為什麼還要說那麼多名言

還分甚麼知識、文字、語言三部份
學個""基礎文字表達""是有需要如此切割嗎?
你用的""分科分門、系統傳授、簡單易行、融於生活""
這幾個四字語,就是古文延伸使用的最佳範本
別以為古文就是要像先秦時代
又是兮,又是哉,都是些艱澀難懂的古代文
唐宋以降的古文演化已經很好讀
念起來厚實有內涵,詞藻用字更為精要臻美

""就文字部分,這是文學,以藝術方式傳授""
我頭頂問號叢生?????
我真的不懂你這段話要表達甚麼
看似很有道理,可一點邏輯都說不通
文學為什麼要用藝術方式傳授呢
到底是你將文學看得高、大、上
還是我將文學看得太生活了
你以為文學是有多難接觸呀
若從小就沉浸於閱讀瀚海,還怕無法學習文學嗎?


""語言部分,依照文字與口語溝通的科學要求,讓知識份子能夠充分表達""
都說到""知識份子""這一詞
那應該不屬於""國民基礎教育""的範疇了吧!
是大學程度以上的課程了
因為沒有人會用""知識份子""來形容一個高中畢業的人
除非那人是天才

文學基礎有打好,還怕口語溝通不科學?

Youshouldreborn wrote:

您的舉例非常好,這也暴露了我說的問題,也是我的經驗。

您說的都是在西方的專科觀念之中,要不就是經營管理,要不就是政治。

我們的古文是如何教的?

為何我之前分為三部分,就是,這些道理都是分散四處,運氣好,有了經驗之後,才會想起,原來在哪裡有過什麼相似的道理或知識。

這種的知識與教學是沒意義,叫做事後才能明白的道理。

沒錯,中華文化的知識博大精深,只是後代子孫迂腐守舊,不願更新運用與使用方式,以政治意識做表面功夫。

傳授知識與研究文學基本就是不同的事。


你要古文教甚麼?
你將古文當甚麼?
古文,就是將你所學的字提升運用精華化
寫出文章來
為何要扯甚麼管理、政治
要扯管理、政治
東方也有老子、莊子、孔孟
就看你要專研哪位學家的學說,哪有分散四處

西方扯管理、政治難道就不分散?
蘇格拉底的哲學
難道與亞里斯多德是相同出處?
若不是後人將之整理、歸類、翻譯
你照樣要到處讀、到處找、到處看

守舊?
現在你用網路可以找到一堆古文譯文
運用科技到圖書館看更專精的分門別類
哪來的守舊


政治意識型態?
唐太宗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這樣的文字,放到哪個年代、世紀都能用
你能說學這樣的文字是政治意識型態嗎?



f62902 wrote:




你要古文教甚麼?
你將古文當甚麼?
古文,就是將你所學的字提升運用精華化
寫出文章來
為何要扯甚麼管理、政治
要扯管理、政治
東方也有老子、莊子、孔孟
就看你要專研哪位學家的學說,哪有分散四處

西方扯管理、政治難道就不分散?
蘇格拉底的哲學
難道與亞里斯多德是相同出處?
若不是後人將之整理、歸類、
翻譯
你照樣要到處讀、到處找、到處看

守舊?
現在你用網路可以找到一堆古文譯文
運用科技到圖書館看更專精的分門別類
哪來的守舊


政治意識型態?

你要古文教甚麼?你...(恕刪)


這麼多衛道人士出來。

就說了,實務上,連白話文都用不好,還訓練文字。

而紅色部分,您自己都沒發現嗎?

是啊,無論是蘇或亞,不是都在哲學下面,包含,東方哲學,孔孟等等?

這不就是分科分類,都在主科下面,包含各家?

要談策略也是,從亞力山大到孫子以及歷代東西武將,都在主科下面。

您自己都舉例卻不知道,呵呵呵。

激怒衛道人士,我是沒差,不一一回了。
中華文化最精深的部分小弟認為是詩,詞,用最簡短的文字,卻能陳述出無盡的內涵,看看以前我們所背的唐詩三百首,各個絕妙無比
但要明白看懂這些詩詞的基礎就是必須建立在文言文上,不論文言文對現代人的定義是什麼,我認為都有學的必要,因為那是我們的文化底蘊,這些文言文重要的不是表面上的字詞,重要的是它所傳達的內涵,如果只是要很表淺的將它白話文後閱讀,那就乾脆放棄,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都不認同,那當然會有排斥現象(那些所謂的天然獨就是),我們這些認同文言文的人,只是在文化上認同我們是中華文化的一支分脈,所以文言文就是我們的底蘊,也是我們該學的東西,所謂鑑古知今不就是如此而已,若無法從先人留下的東西學得一些教訓,那麼古文也就失去了傳承的必要了,就如同出師表的最末句,臨表涕泣,不知所云,短短幾個字,卻表現出了當時諸葛孔明對阿斗的多少期待與無奈,又如同正氣歌的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短短幾個字,確完全的表現出了文天祥當時的慷慨赴義之心,如果只是單單的把這幾個字翻成白話文,那就喪失了讀這篇文章的本意了,所謂以銅,以史,以人為鏡,不也是如此的簡短卻絕妙精深嗎,唐太宗以上述為鏡,無怪乎他能建立貞觀之治,這些內涵才是我們的菁菁學子所該知道該學的東西

另外,前面大大說的,唐宋以降的文言文已易讀許多,小弟認同

Youshouldreborn wrote:
這麼多衛道人士出來。

就說了,實務上,連白話文都用不好,還訓練文字。

而紅色部分,您自己都沒發現嗎?

是啊,無論是蘇或亞,不是都在哲學下面,包含,東方哲學,孔孟等等?

這不就是分科分類,都在主科下面,包含各家?

要談策略也是,從亞力山大到孫子以及歷代東西武將,都在主科下面。

您自己都舉例卻不知道,呵呵呵。

激怒衛道人士,我是沒差,不一一回了。

我墾請你再為我解惑
你說的都是些甚麼呀???

你說西方的專科觀念之中,要不就是經營管理,要不就是政治。
我們的古文是如何教的?

所以我才問你
你要的是甚麼古文
咱們這棟樓談的可是基礎國民語文教育
為什麼要扯管理與政治


你說為何我之前分為三部分,就是,這些道理都是分散四處,運氣好,有了經驗之後,才會想起,原來在哪裡有過什麼相似的道理或知識。
我才說難道西方文學就不分散嗎?
亞里斯多德與蘇格拉底的文學一樣是四處分散的
尤其這兩人的哲學觀點其實相差很大的
有一本叫""蘇菲的世界""的書,就對這兩人的哲學觀點有深刻的討論,建議可以找來看看



你也真得很能扯,很厲害能從孔孟扯到軍事武將
你那跳躍的思維我真的跟不上
因為我以為這裡主旨是以哪一篇文適合給高中學生們去讀
至於得的如何,就如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他們從中得到的學問,是別人偷不走的
扯政治、管理
這不是教授國文的目的啦



我承認自己的文寫得不是有多好,但我也不會自滿的去批評他人的文采
軍校 空軍通校-高職-國文課本

小雅 /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缾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翻譯:

原以為自己是長得又高又大的莪蒿,我卻只是個

不成材的青蒿。我可憐的父母親啊,生育我受盡了勞苦!

原以為自己是長得又高又大的莪蒿,我卻只是個

不成材的馬新蒿。我可憐的父母啊,撫養我受盡了勞累!

酒瓶子空了,是酒甕的恥辱。我這個連父母都無

法照顧的人,還不如早些去死算了!

沒有了父親我還有誰可以依賴?失去了母親我還

有誰可以依靠?出門在外就滿懷憂傷,入了門卻沒有回到家的感覺!

父親生下我,母親養育我。撫育我養活我,餵大

我覆育我,反覆顧視著我,連進進出出都抱著我。想

要報答這分恩德,卻像蒼天般地無窮,永遠報答不了!

看那南山如此高大,聽那暴風呼呼地吹著。人們

無不安享幸福,為什麼只有我遭此禍害?

看那南山如此高大,聽那暴風呼呼地吹著。人們

無不安享天倫,為什麼只有我不能終養父母?

f62902 wrote:

我墾請你再為我解惑
你說的都是些甚麼呀???

你說西方的專科觀念之中,要不就是經營管理,要不就是政治。
我們的古文是如何教的?
所以我才問你
你要的是甚麼古文
咱們這棟樓談的可是基礎國民語文教育
為什麼要扯管理與政治

[...]
我墾請你再為我解惑...(恕刪)


沒有喔!

那是因為您們東扯西拉,為了立場把各種理由都拉進來,沒有統一思想。

我是一早就定調,從教育的目的開始,包括,想要學到啥麼,自然就是包含當下議題。

回去翻翻我的回文。是您們東差西撤,現在又拉回去,基礎國民語文教育。

就像樓上大大說的,文言文最美是詩詞,一點都沒錯。

但是這是文學,您要培養孩子文藝氣息,沒錯,這是可開始。

但是,這是基礎國民語文教育的目的嗎?這是基礎國民語文教育的目的嗎?這是基礎國民語文教育的目的嗎??

造慣例,很重要三次!

若是,編入當然沒問題,但這是屬於文藝氣息。

在現代,會用詩詞做各種溝通? 真的會? 不要騙自己!

所以,何謂語文教育,何謂文學,到底您們這些人考得清楚嗎?

以現代溝通,白話文是重點,所以要不要加強訓練。

至於知識部分,不屬於基礎教育,但是要扯到知識傳承,不就真的要分科,而不是以家,或是,著作為主體,這都是片面。

回到原點,還是我說的三部分,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使用,做為不同教育目的!

您們是為做而做,沒有目的,沒有方向,只是意識型態!

a0955999 wrote:
中華文化最精深的部...(恕刪)


wkh2006 wrote:
前赤壁賦琵琶行...(恕刪)



琵琶行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有趣的是,我從蔣志光的歌詞開始知道這經典名句;
內人是從黃百鳴電影裏習得此曲佳作。

Youshouldreborn wrote:
就說了,實務上,連白話文都用不好,還訓練文字。...(恕刪)

可能你不了解,一個人白話文用不好的根源,就是國文沒學好。所以中文表達的邏輯性有問題,語義表述不清,詞彙貧乏,敘述拖沓重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