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第三代的小孩子看台灣政治


MPV5233 wrote:
他們有些事是不敢認...(恕刪)


這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

而且現在也沒有18趴了

這個法最弔詭的是"朔及既往"

現在已經有人準備釋憲了

看看黨產會的訴訟

不要到時候違憲就好笑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MPV5233 wrote:
他們有些事是不敢認清的, 最早公務員員額是按照省籍分配的, 軍職退役也可以轉任空降公務員(最多的單位之一就是人事行政局)
各種考試也有加分保護.說難聽一點, 叫特權保護.有些事是不敢認...(恕刪)


我媽是所謂芋頭蕃薯,我外公是15歲時因日本攻打大陸時父母因躲日本空炸時虐疾下痢死的,因獨子没依靠只好從軍至少有得吃,後隨國民政府來台…………從部退下來没什麼背景……輾轉好久才在朋友幫忙下……在政府機關當臨時人員……睡在辦公室……有提供吃……没薪水……後才晉升為正式為雇員……辦事員退休……所以外婆還幫忙送報紙……外公也利用上班前偷幫忙……養4個小孩……一直到我外公65歲退休……服務40年……81年退休月退26000

我媽說我外婆以前常很氣憤從外面回來……說鄰居甚至親戚說我們家小孩考試有加分……因為是外省人……我媽說見鬼了……我們家小孩那有加分?我大哥49年次……到我妹57年次……考各種考試1分也没加過……我媽說有加分,她75年開始考公職……那需考了3年才上?而且她所知道的朋友或同學……同樣像她外省第2代的……沒人有考試加分……
有加分的應該是那些外省高官後代……普通且绝大多數外省二代是沒享有這些權益的……不要再以訛傳訛誣衊絕大多數外省小孩



1949的外省權貴是很多的。
一來台灣就是將校級的才算權貴。
與一些高級文官。
他們都福澤子孫(2代外省人)
享盡榮華富貴與特權了至少10-30年(我指二代)
一代沒話說(將中華民國遷至台灣)建設台灣的功勞擺在歷史上。
一代尉官,士官..我看也是很慘的(與台灣當時農民一樣堅苦克難)
在民國38-60年台灣最堅苦的時代就有閩南地主權貴有錢人與外省權貴事實。
又,外省二代子弟(非高級外省人)很多靠自己努力進入公職。教職,與工商界。
也有少數低下階的外省二代因爲環境問題無法念書,或自身不求進取。
淪落為下階層的販夫走卒(其實沒祖業土地繼承的閩南人也有相同際遇)
當時的閩南貧苦無產無地子弟與外省低階又無法讀書入公職的外省二代都要靠自己努力讀書或工作打拼使能成家自主。
皆得來不易。
longines300mjp wrote:
1949的外省權貴...(恕刪)

我們所不滿的是類李慶華,李慶安,宋楚瑜,等無數受一代庇蔭享盡台灣資源,榮華富貴等無數高級外省人。
Ok!現在台灣在這區塊上早轉型已久了。
這些年約60-70的高級外省二代自是早已享盡夠了榮華富貴。
目前都轉紅統去了(台灣沒市場了)
但他們真的活夠了,享盡榮華富貴夠了。
台北市長選舉是重頭戲。丁也是外省權貴二代,他怎可能選上呢?自取其辱(雖北市為藍,為外省人大本營)
我也不挺綠。
但,789台灣人無省籍情結了。
要不然蔣萬安,怎不選呢?他還不錯啊。
就是因為老台灣閩南人還沒死光(345)故蔣萬安無法出來為國效力。
一旦出來就被抄祖滅宗魔鬼化了!
之所以老閩南人(含我,2345)都是台灣最大的禍害!
老外省的紅統(345)老閩南綠色板塊的政客(345)
老中間派,或親祖地祖國但有省籍情結的老閩南(345)
以上全是台灣的亂源禍害!
台灣年輕人789已無族群問題了!
就是老閩南老外省在鬧在吵。
害得優秀的外省三代子弟還無法完全出頭為國效力,也背負著外省原罪,先祖被魔鬼化的原罪。
故老台灣人(345)非死光老光不可!
台灣自然乾淨。
可悲的是目前中華民國政府還是被老台灣人把持,操弄著(345)


longines300mjp wrote:
無數高級外省人


權貴是少數 , 明顯想帶風向汙名化"外省人"

MPV5233 wrote:
他們有些事是不敢認清的, 最早公務員員額是按照省籍分配的...(恕刪)
請問日據時代按照省籍分配對待台灣人嗎?
如果國民政府沒把台灣人當自己同胞,大可比照日據時代日本人對待台灣人的方式。
還有國民政府來台不到50年,台籍人士當到總統,請問日本佔據台灣50年,台灣人最高文官是何職位?

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人士大都是各省菁英,而台籍菁英在日據時代受的是日本教育讀日文書,手心手背都是肉,台灣人是同胞,各省籍人士也是同胞,台灣人再不好至少還是在自己故鄉,而台灣對各省籍人士是異鄉。

如果你認為早期照省籍分配不對,那你認為應該如何分配。


MPV5233 wrote:
就像利率12%高時訂個多50%的優利18%, 卻還想在低利率1%時代續領(多50%, 才不過1.5%), 而通常人老後都無法接受新觀念, 總會覺得自己被剝奪甚麼, 不如以前.
利率12%的時代,當時的公務員還沒退休,可沒領到18%。
假設你在利率12%的年代是30歲,你公司跟你說,請你共體時艱少領些薪水,但公司答應你退休時可以領18%,你也同意了,過了30年,你要退休了,結果公司跟你說,現在外面利率只有1%,所以不能給你18%,只能給你1.5%,你能接受嗎?

老烱 wrote:
權貴是少數 , 明...(恕刪)

我說過只要老台灣人閩外(345)不老去,不下來,不死光的話。
中華民國還是沒辦法徹底完全的改革。

longines300mjp wrote:
1949的外省權貴...(恕刪)


有外省權貴不就也有日治時代的本省權貴

你家沒拿到好處不表示台灣人沒拿到好處

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你怎麼不談呢

我祖父還是佃農

祖先是來台百餘年的客家人

根頭家(地主)分了田地

自己家族努力拼

我爸那一代一樣可以當公務員

日據時代能讀到書的台灣人有幾何

何需片面的隱善揚惡



號霸 wrote:
有外省權貴不就也有...(恕刪)

我早就談過375減租的德政。
對於日殖時代的台灣,我更說了從祖耳相傳並寫了萬字以上來論述當時歷史真相。
權貴是在日殖前中後期,中華民國遷台初中期都有的現象。
這當然也包含客家族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