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邁【工業4.0】可行性評估

當然可行~但是這餅要吃到2~30是正常的阿.
陳建仁是學者,他們懂







------------------------------------------------------------------------------
陳逸平
2018年11月8日 下午 02:14

陳建仁也恭喜高雄市民,因為陳其邁的規劃是看到未來2、30年,這是市民的福氣。他表示,陳其邁的政見涵蓋4大要件,發展經濟、讓生活更好、促進教育文化、提供青創機會,這不只會讓高雄愈來愈好,也是帶動台灣正向發展
-----------------------------------------------------------------------------



喊口號應該是產業4.0,高雄不只工業,要做這個是要高資本投資
台積電這麼高資本投資的產業也僅到3.8(某次工業4.0研討會上聽到的)

請問,高雄這些產業要從哪裡拿到這些資本?
投入資本後就一定高獲利?

tomplua wrote:
政策會影響經濟經濟...(恕刪)



自動化是工業3.0
智能化是工業4.0

要有自動化後的大量生產大數據資料才能玩工業4.0

台灣大部分工業連3.0都辦不到, 還想越級打王....政客就是蠢, 相信政客更蠢
sroach wrote:
請將記憶拉回二十年前,開始細數政府投入了多少稅金進入產業,喊出多少口號。以下是我隨手想到的
矽島計畫
兩兆雙星
推動奈米產業
推動MEMS產業
推動生技產業,生技系聯考分數暴衝
好像還有推過生物資訊嗎?
mTaiwan? 還是什麼的?


77樓 分析得很透徹!
推動一個科技產業,需要深厚的根基。

我不知道高雄具備何種程度的科技根基,
但謝長廷的海洋城市、陳菊的宜居城市,
並沒有深化高雄的工業與科技。

我不知道智慧城市、工業4.0的細節,
但光從台積電說缺水缺電,不在高雄設廠,
郭台銘只在高雄投資了19億、500個就業機會(本來說5000個),然後捧錢去美國設廠,
義大投資了觀光、醫院、學校等產業,卻捧錢去印尼投資鋼鐵(本要去美國,因氣候條件差作罷。)
我懷疑陳其邁的政見只是口號。
工業4.0 可以啊..

這是做得到.. 不要妄自菲薄..

要看的重點是 達成時會帶動甚麼...

高度自動化 + 智能化,就會有大量的失業.. 個人認為並不盡然

智能化 + 自動化的結果就是 高速的產出 及 相對的高速客製化..

相對會需要 很多高階技術的管理人才. 才能讓這些設備好好的運作

設備製造完成後,包裝、運輸、行銷、客服...這些後面的服務業(部門),仍需要人力,一樣會帶動起城市的繁榮..

(難道 要出一本 中國能,我們為什麼不能 嗎?)


然而..

這些事(投資),不是市政府的事..

那是企業主 有沒資本(人力)去轉換新的生產方式..

需要很多時間、空間(新設備)、錢.. 去培養 與 try error..

不是中央 或 地方提供資助或顧問,就能轉換的大工程

當面對的都是日日為生存而戰的中小企業.跟他們講這些 真是天方夜譚、對牛彈琴

把工業4.0當市長政見,真的是空談..

又不是出來選經濟部長、科技部長 行政院長..

政見用錯地方囉
我跟你們說如果最後陳其邁當選, 4年後你們工業4.0能得到的政績

可能會一是個外購的機器人, 放在市政府門口可以跟市民說哈囉

coffeejulice wrote:
自動化是工業3.0
智能化是工業4.0

要有自動化後的大量生產大數據資料才能玩工業4.0...(恕刪)


以上正解。先貼一張WiKi的圖。


高雄目前的工廠,連3.0都還沒普及,就侈言4.0? 不要說我不敢作夢,這個比喊著用核融合解決台灣目前缺電危機還要更虛。要發展甚麼產業都沒方向,就可以說4.0來做產業升級?



還在那邊工業4.0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連小小的台北都還做不到了 高雄是要弄多久
工業轉型轉了20多年還沒轉完 還說在陣痛期 請問是要再幾個20年?
現在又說要跳工業4.0 還沒學會站就急著要跑?
高雄現在最需要提振的是一般市民的口袋經濟阿
村民都快被哥布林殺光了 你還在那邊想花錢衝裝備
當你的競爭對手個個全都完成智慧生產工業4.0
此時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
不做就等著被淘汰

一家企業沒有競爭力絕對會被淘汰
政府單位針對產業趨勢向民間企業提出建言及改善建議 , 這是盡責的表現
陳其邁施政政策有提到這一些 , 足可見未來其經濟政策及施政之格局
kai-kai2 wrote:
當你的競爭對手個個...(恕刪)




一堆文組喊口號最會

先去念完動力,熱力,材力,流力,電子電路,自動控制好嗎?

你以為是玩RPG遊戲阿

你到底知不知道3.0是自動化

而4.0需要長期收集3.0自動化的數據加上學習系統才能完成智能化

一堆連3.0, 4.0差別都不知道的文組只會胡吹喇叭

真有心的話, 先完成3.0好嗎?
(但是3.0可是會很多人失業)


另外, 我再說明一下
台灣不是沒有搞工業3.0, 4.0的能力, 主要是不划算
自動化3.0主要就是控制步進馬達, 原則上可以做到
而智能化4.0收集資料進行學習, 那是電腦演算法的工作, 以台灣資工的人是有可能搞
但是, 主要問題是台灣沒那個市場還有缺電的問題
自動化代表生產力會爆增(投入資金也會爆增)
台灣放棄最大的市場, 而其他的市場又遠
沒有大市場怎麼可能會有白痴老闆要花錢去搞3.0, 4.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