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moto_tw wrote:
你舉再多的「反例」,也無法證明蔡英文的1984年拿到學位的博士論文存在。


我舉的反例,從來不是要來證明蔡的論文存在啊。

那些反例是用來證明林、彭、徐、劉、童等人的質疑不能成立啊。

蔡的論文存在有總統府和LSE、IALS的證據可以證明,是你們得拿出能夠成立的證據來反駁他們的證據才對啊。

你們現在拿出來的證據都不能成立,是要怎麼反駁蔡的論文和學位為真啊。

這樣都能攪成一團糨糊,既不用講什麼理性不理性、主觀客觀了啦。
yurue wrote:
你應該沒聽過「帶槍投靠」型研究生,一般發生在「在職生」或原指導教授「因故」無法繼續指導學生。

這種學生只是找一個掛名的指導教授,論文題目跟指導教授專長完全無關,所以才會完全沒有引用指導教授的論文著作。


呃,你知道這個研究生是誰嗎?她是帶槍投靠?

我這篇是搞笑篇,你真的要當真來戰,那也該先去弄清楚基本事實再來吧。

還有,指導教授之一的博論和這個碩論題目看起來不會完全無關啊。

不過我說過了,我完全不覺得引不引用指導教授學位論文會是問題啦。

國圖有很多這種論文,你要做那種主張,應該先去查過再來談啦。
dgame wrote:
這個不用查啦
包括台大/中研院/陽明 都有很多生科科系的主要指導的是"醫生"
很多沒有教職 但是 是從實例作為研究材料
做為佐證及論文題目

共同指導 只有一個掛名的是學界的
但是 我知道的 像是中研院 有掛名的老師
根本沒有指導過碩士學生
而那個碩士生的幾個老師 都是超強的外科醫生....

-----
但是論文還是得要掛名學校老師的...


這樣扯扯太遠了,我們還是回到ME和蔡英文的實況。

ME指導蔡英文從80年10月到83年的某月,然後據稱他在83年某月離開LSE,加入政府智庫,雖然不知道這個加入智庫是借調或辭去教職。

而蔡英文在83年1月博論題目審核通過,83年6月提交論文,83年10月口試。

所以,問題的爭點應該是在ME指導了蔡2年多,如果他在蔡博論題目審核通過之後,真的離開學界,他還能不能繼續指導蔡?

LSE的明文規定我還沒找到,不過國內的倒是有一些:

這是清大南大校區的規定:


這是北藝大美術系:


這是義守:


這是遠東科大:


這是成大化工:



底下是台大實例:

顏清連教授是台大土木系退休教授,退休年份是2003年:


但是他有一個研究生到了2005年才畢業:


所以,從LSE論文網的資料看來,LSE看來是認可ME是蔡的指導教授;

而國內也都有這種允許離職老師繼續把原指導學生指導到畢業,台大也有實例。

這一個爭點應該可以停了吧?
turtlins wrote:
這樣扯扯太遠了,我們...(恕刪)
博士修業要多久你知道嗎? 這位台大教授是啥時開始指導的?
我太太退休時還留了兩個博士生沒畢業,她還是得回去幫她們口試,你只是在網路作業,沒經過的事也可以扯個n篇

指導你一下,你應該去把這博士生論文找出來,看看有那些委員再來打屁,比較不會被人打臉

打字真累,你都不累?
jimmywu97 wrote:
打字真累,你都不累?...(恕刪)

t 大是專業的啦
你看他po 文就知道他只關心某事
他的po 文可以在不疑處起疑
在常識中找出特例
在特例中 組織出規範(不是在規定中尋找規範)
不管你是萬中挑一 對於他來說都是必然的常態

-----
個人覺得他應該至少有唸過碩士
有這種碩士學生,他老師應該也滿傷腦筋的...
dgame wrote:
t 大是專業的啦你看...(恕刪)


他有指導老師??
不會是吧……
jimmywu97 wrote:
博士修業要多久你知道嗎? 這位台大教授是啥時開始指導的?
我太太退休時還留了兩個博士生沒畢業,她還是得回去幫她們口試,你只是在網路作業,沒經過的事也可以扯個n篇


對啊,你太太這個例子不就再次證明:教授離職或退休後,還是得回去幫學生口試。

所以,即使蔡的指導教授ME真的在1983年離開LSE,蔡還是有指導教授幫她安排口試、指導到她畢業啊。

那怎麼會有「因為ME可能在1983年離開LSE,蔡就沒了指導教授,所以不可能有論文口試、拿到學位」這種說法呢?

這次我完全支持你啊。
turtlins wrote:
這種寫法讓我猜想:蔡英文只是最後來掛名的,林桓真正的指導教授另有其人。這個人可能是最前面的幾個其中之一,不然就是根本不在這串名單裡。(恕刪)


這不無可能,但如果你的說法成立,等於給蔡英文在《洋蔥炒蛋》的說法大大打臉了。因為蔡英文說她從LSE畢業後,一度失去目標方向,到處旅行,後來在新加坡跟父親通電話,被父親叫回台灣,到了1984年夏天才去政大面試。

《洋蔥炒蛋》這樣寫,結果事實上蔡英文還沒LSE畢業,就已經跟政大喬好位置(1983年還可以先在期刊刊登論文,並且已經自稱LSE博士),然後也可以先掛名指導教授?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違背常理的事情,在你眼中卻都可以變成再自然不過。一件就算了(例如掛名當指導教授),但事實上不只一件,而是很多(例如兩個圖書館都弄丟論文,例如學習紀錄只寫註冊到1982年,然後ME是指導教授到1982年而已,例如蔡說10月才口試,結果豬隊友同學賴幸媛說蔡6月就已經口試通過,一起慶祝,還拿到蔡英文打字機,然後賴9月離開LSE,例如六月傳真到LSE的論文,不給人拍照影印,然後本人否認設下這些規矩,例如上傳國圖的論文是一頁一頁的草稿,而不是拿來影印傳真到LSE的裝訂成冊的論文,例如沒有重大變故(家裡火災、地震垮掉之類的)的情況下,畢業證書可以丟失兩次,補發兩次,等等...等等...)。

充分了解到這些不合常理的現象,還可以篤定蔡英文學位沒問題的,我也很佩服。
andrewtsai7777 wrote:
這不無可能,但如果你...(恕刪)


還是有一堆人無視於這麼離譜的情節

靠當權者吃飯的人當然會盡力護航

所以,對當權者來說也是不痛不癢的
turtlins wrote:
看大家戰論文門戰得很...(恕刪)


你這篇的意思跟汽車版有幾位常年檢舉違規的魔人,有人質疑他自己難道沒違規的意思一樣

把正式論文跟博士學位證書拿出來就可解決的是事,何必如此繞圈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