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還給「普篩」一個公道

t 大 請跟他主子好好sync 一下資訊吧

連剛剛陳其邁都在講
普篩就是 在兩個情形下需要進行
1. 社區感染
2. 群聚效應

講白了 就不是全體普篩 而是特定區域 做抽篩式的普篩
以確定這兩個情形是不會發生的

雖然陳其邁這樣倒果為因是滿誇張的說法
(明明就是為了防止這兩種狀況所以普篩,而不是這兩個發生後才進行普篩)
但是至少他是有點概念的....

那種要硬凹全民普篩 然後就是全民不篩的講法
真的要感謝神佛 讓自己不感染....

-----
今天 看到隔條大街對面有人死在家中
真的覺得搞到這樣 人人自危
那些1450 們難道不會內疚嗎?

就算一時讓與論跟著跑 讓政府好做事
但是 一旦疫情爆發 可是傷人生命的作孽阿~~
dgame
你知道受染的頭2-3 天,普篩的檢驗率高達97% 以上?你知道核酸檢驗,才算是檢驗一周左右狀況的真實狀況...
dgame
最後 台大的AZ 注射率不達四成,難道不好的疫苗 要硬塞給這些人打嗎?
nwcs wrote:
這一次,雙北疫情大爆...(恕刪)


可以請這個牙醫趕快下臺嗎?再搞下去要死多少人?
EricChang wrote:
然後呢?14天後就放進來?
去年2月就有報導說隔離期14天太短,指揮中心這麼厲害會不知道?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002220132.aspx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003060138.aspx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3666
(恕刪)


要不要看一下WHO 怎麼說
https://www.who.int/news-room/commentaries/detail/criteria-for-releasing-covid-19-patients-from-isolation

patients whose symptoms have resolved may still test positive for the COVID-19 virus (SARS-CoV-2) by RT-PCR for many weeks. Despite this positive test result, these patients are not likely to be infectious and therefore are unlikely to be able to transmit the virus to another person.
症狀已緩解的患者可能通過RT-PCR檢驗到COVID-19病毒(SARS-CoV-2)陽性達數週。儘管測試結果呈陽性,但這些患者不太可能具有傳染性,因此不太可能將病毒傳播給另一個人。


當前對傳播風險的了解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ransmission risk

通過分子檢測(通常是RT-PCR)檢測到病毒RNA的存在,可以確認感染了導致COVID-19的病毒(SARS-CoV-2)。病毒RNA的檢測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人具有傳染性並且能夠將病毒傳播給另一個人。決定傳播風險的因素包括病毒是否仍具有復制能力,患者是否有症狀(例如咳嗽,可傳播感染性飛沫)以及與受感染個體相關的行為和環境因素。通常在感染SARS-CoV-2後5-10天,被感染的個體開始逐漸產生中和抗體。這些中和抗體與病毒的結合有望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Infection with the virus causing COVID-19 (SARS-CoV-2) is confirmed by the presence of viral RNA detected by molecular testing, usually RT-PCR. Detection of viral RNA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a person is infectious and able to transmit the virus to another person.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ransmission risk include whether a virus is still replication-competent, whether the patient has symptoms, such as a cough, which can spread infectious droplets, and the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infected individual. Usually 5-10 days after infection with SARS-CoV-2, the infected individual starts to gradually produce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Binding of these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to the virus is expect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virus transmission.

在患者症狀發生前後或疾病發作的前5天中,估計的傳播風險最高
, and the estimated risk of transmission was highest at or around the time of symptom onset and in the first 5 days of illness.

https://www.who.int/news-room/commentaries/detail/transmission-of-sars-cov-2-implications-for-infection-prevention-precautions
When do people infected with SARS-CoV-2 infect others?
感染SARS-CoV-2的人何時會感染他人?



病毒RNA的檢測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人具有傳染性並且能夠將病毒傳播給另一個人。
Detection of viral RNA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that a person is infectious and able to transmit the virus to another person.
RentHA
且本土已有症狀且在5天傳播高風險期,去診所2-3次也沒通報檢驗,直到宜蘭和新光醫院的急診科醫師未依照TOCC,沒有X光和ct出「肺炎」就通報送驗,做出來的數據才會破功。
RentHA
有咳嗽發燒流鼻水鼻塞腹瀉味覺失調症狀的,每天有幾萬人去醫院就診,結果核酸檢驗每天才驗那麼一滴滴,你都不會覺得奇怪喔!?
herblee wrote:
要不要看一下WHO (恕刪)


那麽專業你怎麽不貼給范婦看?
另外我是說有PCR核酸篩劑,你不知道嗎?


PCR機一台30萬嗎?那比網軍好養太多

請問指揮中心超前了一年

買了幾台預備足夠量能?

部署了幾台?
RentHA
PCR自動採檢系統,一套才約千萬,算小錢。確診隔離1天政府就要補助1千元才是大錢。
nwcs
但會影響每次7000元的採檢收入,更會惹嘉玲不開心,所以,直接被否決了?
1450自己不要普篩就自己不要就好,為什麼還要惡劣到去洗腦其他國民也不需要普篩呢?
nwcs wrote:
這一次,雙北疫情大爆(恕刪)


這個議題不用討論了,普篩完還有一個大絕
校正回歸。。
誰知道還有幾招??
nwcs
校正回歸,應該是老猴惹的禍,不要曝露超過400的案號,就沒校正回歸這回事!
herblee wrote:
要不要看一下WHO (恕刪)

1.檢測到RNA,要不要溯源?
2.檢測到RNA不一定會傳染,所以....還不是"有可能"會傳染sgRNA都有案例拖到9~14天尤其很多篇都是用病發當天前後開始算(發病14天後無法分離病毒).拖到症狀開始出現,往前幾天的足跡要匡列多少人?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染疫,這中間不篩,你要不要跟著隔離
面對流行病,要想遏制傳染
預防
採檢
疫苗
是3大必要措施
Lightwave18 wrote:
另外我是說有PCR核酸篩劑,你不知道嗎?

不知道
PCR核酸篩劑 ? 是一個檢驗套組 那一種嗎? , 在家裏自行收集鼻/咽拭子樣本,還是要快遞送回實驗室進行測試。

COVID-19 qPCR Assay
PCR核酸篩劑 ? 是製做好一個kit 那一種嗎? ,簡化許多的人工操作, 還是要放進機器去讀取

沒有機器如何 螢光偵測 ?

不知道 有不必機器 居家 的PCR ?
herblee wrote:
要不要看一下WHO (恕刪)

打那麼多
誰知道這個人已經中幾天了
誰知道這個人還會不會傳染
萬華板橋幾十萬人
你怎麼知道誰有病誰沒病
不去驗怎麼知道
herblee
自我隔離超過5天 , 等冠狀病毒會自動老化, 失去感染的能力 , 再出來檢驗
nwcs
不要這麼沒知識,等冠狀病毒會自動老化?這樣幹嘛打疫苗?反正5天後就沒事了?一堆人是怎麼死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