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專責機關回論文門:揭露口委名單會造成蔡英文「傷害與痛苦」

就是不爽 wrote:
但事實上是,小英的同學的論文品質卻是很好,不知道你有沒有去看一下。


是喔,

你看完了?

貼出來講解一下吧。

你要不要也去看看1985年Power小姐的論文呢?
hotonpone wrote:
哇這些事實都不會改變耶…尤其是…原稿經口試完精裝送圖書館那本論文不存在的事實,依然還是事實…


是啊,

都是不會改變的事實啊。

所以呢?

1983年蔡英文交了論文,

通過口試,

口試委員把論文交給高等學位辦公室,

辦公室登錄學位及論文題目後,把論文轉送SHL,

結果SHL沒收到。

所以,

蔡英文有交論文、口試有過、學位有拿到是事實,

圖書館沒收到論文也是事實,

在上述過程中,這兩件事實有衝突嗎?

第二個事實能夠推翻第一個事實嗎?

你們一直沒弄清楚的是,

按照當年倫敦大學的流程,

圖書館沒收到論文,根本不會影響學位的頒授,

因為學位的頒授是在論文送往圖書館之前就已確定,

精確地講,是在口試委員把口試通過的報告和論文送交高等學位辦公室的時候。

除非你們能證明倫敦大學圖書館絕對不可能遺失論文,

才能反推出高等學位辦公室一定沒送出論文、口試委員一定沒把論文交給辦公室、蔡英文一定沒交論文或論文沒過,

否則,圖書館沒收到論文,就只是一件學位頒授流程之外的事實而已。
看完了t大演出的小英同學論文離奇的過程…都可後拍電影了。 那麼剛好這導演跟編劇都由t 大包辦…太精彩太好笑了…lse 的論文都這麼離奇跟剛好…都掉了…哈哈哈掉了…



如果如我猜想的,蔡英文的文章是被編輯提前上稿墊檔填版面,

依當年學界習性,編輯不會用博士生、博士候選人這種頭銜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大好會猜喔…把馬英九拉下水…當年…不知道t大出生沒…這樣的猜想

神邏輯…果然是t大…讓我樂開懷
讓我想起了…包龍星周星馳的電影搞笑片段…

太好笑了…記錯又記錯…蔡同學怎麼老是記錯…

但t大對於送論文過程十分清楚…細節、時點…非常的瞭解…

什麼時點該丟掉,什麼時間該送達…完全配合演出…太好笑了…

只要能讓樓主大人開心,

就是我的榮幸,

我在此的任務,

本來就是陪各位疑英派玩「假裝沒有」的遊戲嘛。
turtlins wrote:
只要能讓樓主大人開心(恕刪)


是假裝有的遊戲
眾所皆知,學術期刊是僅供學術研究之用
既沒有法律效力
編輯在收集內容資料時
錯誤難免(想想政大期刊爭議)

即使知曉這種情況
1985年IALS論文索引仍然被turtlins當作證明LSE高階學位辦公室有收到蔡英文博士論文(final copy)的根據

以下就從幾個資料去説明
即使1985年論文索引有登錄蔡英文論文資料,
1984年蔡英文還是有可能沒繳交論文的final copy

1. 1983年2月號IALS期刊登錄
蔡英文資料為PhD,題目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
2. 1983年1月19日,(根據總統府提供的學生卡)正式核准論文定案題目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
(2月期刊拿到的是更早的資料)


由上面兩點可知:
1983年1月19日之後IALS期刊編輯即可拿到PhD與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這兩項刊登在1985年版論文索引上面有關論文的資料

接下來就是完成學位的資料從何而來
是否一定要繳交論文final copy才會有可證明完成學位的證明文件?
這就是口試通過書是否能證明拿到學位的問題了

如果索引編輯根據口試通過書判斷蔡英文有拿到學位
那麼即使蔡英文沒有繳交論文的final copy
也有可能被索引編輯收入1985年的論文索引裡面

所以無法根據1985年論文索引的資料就主張1984年蔡英文一定有繳交博士論文的final copy
再加上蔡英文對論文遺失的種種不合理作為,1984年沒有繳交論文的可能性最大
livebookart wrote:
1983年1月19日之後IALS期刊編輯即可拿到PhD與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這兩項刊登在1985年版論文索引上面有關論文的資料

T大才不管哩…只要有1%的可能性就可以推翻你99%的原則…
livebookart wrote:
眾所皆知,學術期刊是僅供學術研究之用
既沒有法律效力
編輯在收集內容資料時
錯誤難免(想想政大期刊爭議)


所以,你同意政大期刊的學位頭銜有可能是編輯的問題囉?

嗯,你果然比其他人有格調一點。

livebookart wrote:
即使知曉這種情況
1985年IALS論文索引仍然被turtlins當作證明LSE高階學位辦公室有收到蔡英文博士論文(final copy)的根據


不只啊,

1984年1月23日Secretary of the Graduate School的口試通過通知函、1984年2月8日University of London Registrar的口試合格及學位頒授通知書、1984年2月院長道賀函、1984年3月24日頒授的學位證書,

這些都可以證明高階學位辦公室已經收到論文,

因為高階學位辦公室要收到口試委員送來的口試通過通知和論文,才會登錄學位、論文題目等等,然後才會寄發以上種種文件啊。

這些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1985年索引期刊則是一項可供佐證的旁證,且無法如疑英派所言,由倫敦大學、LSE或蔡英文偽造。

livebookart wrote:
以下就從幾個資料去説明
即使1985年論文索引有登錄蔡英文論文資料,
1984年蔡英文還是有可能沒繳交論文的final copy

1. 1983年2月號IALS期刊登錄
蔡英文資料為PhD,題目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
2. 1983年1月19日,(根據總統府提供的學生卡)正式核准論文定案題目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
(2月期刊拿到的是更早的資料)


由上面兩點可知:
1983年1月19日之後IALS期刊編輯即可拿到PhD與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這兩項刊登在1985年版論文索引上面有關論文的資料


你大概是想說,

為什麼1983年1月19日已經核准最終版題目,1983年2月號IALS期刊還登錄去年的題目?

這個問題我之前在別棟就回答過了,和政大期刊的問題一樣,是編輯作業的問題。

以1983年那個年代的編輯作業方式,2月號期刊的內容應該是在2月發刊之前起碼一到兩個星期前就要定稿,

換句話說,如果發刊日是2月1日,1月15日到22日就是截稿期,

而論文最終題目是在1月19日審核通過,應該是趕不上編輯作業,所以還是登錄前一學年度的題目。

livebookart wrote:
接下來就是完成學位的資料從何而來
是否一定要繳交論文final copy才會有可證明完成學位的證明文件?
這就是口試通過書是否能證明拿到學位的問題了


這不是疑英派強烈主張的標準程序嗎?

LSE、SHL的各種回覆電郵不也是這樣說嗎?

那些回覆電郵都提到,論文是由口試委員交給高階學位辦公室,這是通知口試通過的程序一部分。

所以,既然後續有這麼多文件證實口試通過,那就表示辦公室已經收到論文了。

我大概猜得出來,為什麼你一直強調final copy這個詞,

可是我前面已經一再舉LSE論文網上的final copy為例,

口試委員交回來的論文,常常上面還有一堆作者手改、口試委員圈錯修改的痕跡,

意思就是口試委員常常不會要求作者重新繕打,就直接交上去了。

所以,你不用浪費精神在猜測蔡英文拿回去修改後沒繳交你所想像的final copy啦。

即使如你想像的,口試委員要求蔡英文做修改,那也不會是大修改啦,

因為如果是關係到能不能通過口試的大修改,

口試委員怎麼可能不待蔡英文交稿,就通知高階學位辦公室口試通過呢?

還有,你最後那一句未免有點好笑:「口試通過書是否能證明拿到學位」,

啊不然哩,口試委員說你過了、可以拿到學位了,還有誰能說不呢?

請再把84年1月23日和84年2月8日兩封信函內容再看一遍吧。

livebookart wrote:
如果索引編輯根據口試通過書判斷蔡英文有拿到學位
那麼即使蔡英文沒有繳交論文的final copy
也有可能被索引編輯收入1985年的論文索引裡面

所以無法根據1985年論文索引的資料就主張1984年蔡英文一定有繳交博士論文的final copy
再加上蔡英文對論文遺失的種種不合理作為,1984年沒有繳交論文的可能性最大


IALS特刊編輯不可能是根據口試通過通知書來判斷啦,

那是由高階學位辦公室保館的文件,不太可能只為了IALS的某期特刊編輯所需,就送出去供人檢視啦。

IALS頂多就如SHL一樣,向高階學位辦公室取得一份包含姓名、論文題目、學位、年份等資料的文件,

而高階學位辦公室提供這樣一份文件的依據,

當然是辦公室確認過這些論文都已完成口試通過、獲頒學位的程序,

而這套程序就包括口試委員在通知口試通過時一併送交論文。

換言之,

既然IALS特刊編輯能登載蔡英文的論文、學位,

就表示高階學位辦公室已經提供確認過的論文題目和學位資料,

也就表示蔡英文的論文已經完成口試通過、口試委員送交口試通過通知和論文、學位頒授的完整程序啦。

你也可以從你前面一開始質疑的,1983年2月號期刊上仍是舊題目,可以佐證這一點。

1983年2月號期刊編輯就是因為作業程序趕不及、還沒拿到最新的高階學位辦公室資料,才會繼續使用舊資料。

同樣的,

1985年特刊編輯如果沒有拿到高階學位辦公室提供的確認資料,

又怎麼可能登載蔡英文的論文為完成必要程序且獲頒學位的論文呢?

最後一點要講的,

是蔡英文對論文遺失的反應沒有什麼不合理,

因為她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她的論文遺失了。

SHL主管的回覆指出,SHL是到了21世紀初期才開始電腦化,而線上館藏查詢系統更不知是什麼時候才有,

換句話說,

從1983/84年論文遺失到21世紀頭十年這段期間,蔡英文根本無從知道自己的論文不在館藏目錄中吧,

說不定也沒什麼興趣千里迢迢或專門去信查詢自己的論文是否在館內吧。

等到開始有人發現這件事,

對已經畢業二十年的她,恐怕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吧。

她只負責繳交論文給口試委員,之後的程序都不歸她管,

她收到兩封口試通過通知書、一封院長道賀函,也收到學位證書,

她有什麼理由懷疑論文沒送達呢?

請你也不要問:難道她離校前沒去圖書館查查自己的論文上架了沒?

1984年2月8日寄出的第二封口試通過及學位頒授通知函,收件地址已經是台北市陽明山了,

她有機會去查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