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長啊:這件事真的不歸你管?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曾桂香/特稿】 2012.07.05 02:59 pm

前行政秘書長林益世索賄官司越滾越大,但事發至今,只見經濟部一開始先撇清責任,指中鋼已民營掛牌上市,中聯資更是中鋼轉投資公司,經濟部能介入的實在有限。在輿論譁然之際,身兼國營事業委員會主委的施顏祥派「爐渣小組」南下調查,但此小組再度定調中鋼非國營事業,只能從行政程序上來調查;經濟部此種做事心態可以預期調查結果,可能還是無法交待其中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面對外界的種種質疑,經濟部不該一再迴避,必須站在第一線上說清楚講明白。

林益世案件天天都有新版本、大驚奇,牽涉的不只是林益世本人、家人,以及他跟廠商喬合約、喬人事、喬利益,還包括中鋼和中聯等「類國營事業」高階主管及相關人員如何配合前立委、前祕書長,中間過程處處皆疑點。

林益世是不是愛耍官威,膨風自己有多大的本事,這是另一件事,但重要的是,在整個中鋼廢料處理以及後續的招標作業,是否有瑕疵,有太多可供上下其手間隙,讓有心人士從中搞鬼,這絕對是經濟部的責任。

很可惜的,案發至今經濟部始終不願意正面檢討,反而兩手一攤表示民營企業無法可管;相較於當年部分民營銀行以小吃大,併購公股銀行時,財政部出面力阻的情況,經濟部似乎只會卸責而沒有擔當。

試想,一個官方持股超過兩成以上,又設有國會聯絡人機制的單位,會是一個單純的民營企業嗎? 經濟部在國營事業出事了就忙著切割,反正上推行政院,下推民營企業,就是和經濟部沒有關係,天下哪有這種不必負責的大股東?

林益世官司考驗的絕對不只是執政團隊的清廉,更是長期以來外界對於當前政府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態度上,欠缺一肩承擔的道德勇氣的質疑,如果大家都是「不沾鍋」,遇到事情只會一推了事卸責逃避,或許我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多學問淵博的大博士擔任部會首長,因為處理國家大事,要的是肩膀,不是要那些很會玩躲避球遊戲,而且「不計毀譽」,好官我自為之的高智識菁英。
==========
感覺這次還是無法將貪污一網打盡
繼續息事寧人, 先避風頭

kaireji wrote:
部長啊:這件事真的不...(恕刪)

黨國運作這麼久 這回只是不小心出包
想根除?真的想太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