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被張家祝接管好一陣子的林宗堯,終於又開金口了.
2013-04-18 中國時報
被馬政府視為核安王牌的前核四安全監督委員林宗堯昨天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時表示,他早已全面退出政府安檢小組,對核四,他只講「品質、安全、細節、過程」,其他一概不考慮,因此想法「很窄」;但院長、部長不止考慮核安而已,還有國家整體大計,因此雙方立場不同,難免意見相左,「我有自知之明,不如早點退出!」
根據日前國民黨團規劃時程,預計十二月底前要完成公投,十月份要完成核四安檢;因此,若以安檢小組進駐核四時間,安檢必須在六個月內完成。
對於安檢時間限縮在六個月內,林宗堯頗不以為然;他指出,核四廠問題多,政府好不容易願意徹底從頭大體檢,就應該徹底檢視每一個機組、系統,「為何要設定時程?為什麼一定要有時間表?」
林宗堯指出,監督定義很廣泛,每天到現場監督算是,每三個月開一次會也可以算;他指出,專家監督小組對經濟部長很重要,因為他們要負責檢視安檢小組的安檢報告,再向部長報告;但對他來說,沒有「品質、安全、細節、過程」,就沒有核安,如果專家小組只是每一、兩個月開一次會,把安檢小組的報告拿來看一看、做做文書作業,「這也叫做監督嗎?這樣還談什麼安全?」
為解決核四爭議,經濟部長張家祝上任後第一站,就是拜訪林宗堯,請林負責「督軍」核四安全。但事實上,林宗堯不僅沒有「督軍」之實,連日前經濟部公布的「核四安檢專家監督小組」專家名單裡,也不見林宗堯的名字。
林宗堯受訪時雖語帶保留,不願將退出原因指涉任何人,但也明確點出,政府高層對核四有核安之外的考量,成為他離去的最大關鍵。
林也強調,自己「從沒跑掉」,直到現在,攸關安檢小組的工作規劃,他仍持續與台電副總經理陳布燦保持緊密聯繫。
關於建議立法院成立溝通平台,林說,立法院是最高民意機關,且能向行政機關調閱資料,是加強溝通與監督的不二選擇。林指出,依他規劃,除他以外,由立院聘6位包括機械、電氣、儀控、土木、系統及品管的工程師。2位駐立院,4位常駐核四廠,參與每日開會,蒐集資訊;立院的兩工程師主要工作是將現場回報的安檢進度整理後上網公開;民眾若有質疑,也可向這兩人反映,他們會再要求駐在現場的4人進一步檢測,以昭公信。
至於自己的角色為何,林宗堯說,一是確保資料正確,「能夠禁得起台電的挑戰」;另一方面,避免台電呼攏,要求現場安檢小組落實檢驗程序。採訪中,林宗堯不時流露出著急的口氣,他說,5月安檢小組就要正式啟動測試作業,距離現在剩下不到2周,但立法院不夠積極,「雖有立委打電話來,直呼概念很對、很有道理,但旋即沒有下文。」
全文網址: 前核四安全監委林宗堯:我從沒跑掉 | 要聞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1/7839799.shtml#ixzz2Qo8kBhhR
Power By udn.com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50207670/112013041800122.html
這是中央社的,
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304170066-1.aspx
經長:林宗堯擔心被貼標籤
張家祝指出,林宗堯只希望擔任外部專家,不願接受政府聘請的職務,以避免被貼標籤,公正性受到疑慮,因此會站在監督及質疑的角度,列席「核四安檢專家監督小組」。
張家祝說,早上有跟林宗堯通過電話。他轉述林宗堯的說法,「不認同」媒體報導的內容,覺得受到「扭曲」及「遺憾」。1020417
~
現在是怎樣,
請旺旺不要再扭曲與造假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