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新聞,學者說如何如何,卻看不到學者的名字?

用這個新聞、媒體只是剛剛好看到最近的新聞來舉例。(或許有人可以找非親綠的媒體所做的新聞來舉例)

許多媒體新聞都是這樣搞(平面、電子都有),真那麼見不得人嗎? 還是學者或甚至是媒體不敢為自己說的主張負責? (怕自己的論點有錯,會被輿論公幹)

另外,這年頭電視新聞台還喜歡找幾個路人來發表意見,天知道媒體有沒用過濾和媒體自己立場相反路人的說法?

而媒體抄網路又是一亂象............

-----------------------------------------------

2013-08-25 17:24:48 【民視新聞】奢侈稅上路2年2個月了,財政部公佈新的統計資料,國內有66萬人擁有超過3間以上的房子,也因此重申奢侈稅「只修不廢」,不過學者批評,原本高價商品的貨物稅和牌照稅,稅率就比較高,再課徵奢侈稅,違反公平正義的原則,只有笨蛋政府,才會留用奢侈稅。

週末假日,路邊還有臨時工,舉著賣房子的廣告牌,奢侈稅實施2年,房市價和量,多少受影響,而財政部公佈,國內有66萬人擁有超過3間以上的房子,堅持只修不廢,不過學者認為,違背公平正義原則。

學者認為,奢侈稅的課徵,是對消費行為的嚴厲懲罰,而且奢侈稅前年6月開徵到現在,總共徵得82億多元,平均一年42億元上下,佔全年國庫總收入0.18%,稅收0.24%,和財政部預估奢侈稅1年,將有151億元,也差很大,現在馬政府堅持,只修不廢,更會影響海外熱錢,到台灣投資。

營造業和不動產,佔GDP的11%,而這2年來,奢侈稅始終是房市,揮之不去的陰霾,如今奢侈稅要修,怎麼修,是否能符合政府期待,學者等著看。
(學者 專家 網友 民眾 高層 消息人士) =記者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學者 專家 網友 ...(恕刪)


真壞,被你先寫走了,還有知情人士
自由時爆連民調中心都自已瞎掰了

創造一兩個學者有什麼特別的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