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FB 看到一篇文章 有些感觸. 被分享了快7000次 貼在這 應該沒隱私問題吧
反服貿? 還是反中?
-------------------
我先來說巷口的阿嬤好了!
反對黨說,服貿開放後,巷口剃頭的阿嬤會失業,會沒飯吃,因為大陸人會大舉來台搶飯碗,低價搶客人。
這,說的好!
但我疑惑的是,當第一家全家便利商店,開在巷口阿嬤雜貨店前時,怎麼沒見反對黨和學生們,來到日本交流協會前抗議?抵制日貨呢?要求政府趕走日商便利商店,保障阿嬤的雜貨店能永續經營?(補充:全家母公司是:日商FamilyMart株式会社ファミリーマート)
而現在,佈滿全台大街小巷的全家,哪一家店裡面的店員、店長是日本人?
再看看麥當勞吧!
1984年第一家麥當勞引進台灣之後,怎麼沒見反對黨和學生,到美國在台協會靜坐、抗議,甚至佔領?要求政府趕走麥當勞,保障本土炸雞店「頂呱呱」的生存權?(補充:頂呱呱第一家店在1974年於西門町開幕)
現在,全台麥當勞哪一家的店員是金髮碧眼?你點餐食還必須說英文才行?
我還需要再舉星巴克、西雅圖咖啡、大葉高島屋、家樂福等等一家家非本土服務業的例子嗎?
反對黨和學生們這麼關心阿嬤,我不禁疑惑,你們去過幾次阿嬤剃頭店?吃過幾次頂呱呱?光顧幾次傳統雜貨店買過日常所需?
從318開始迄今,有兩句話讓我深思。
一是江宜樺到學生靜坐現場時,面對林飛帆咄咄逼人表態時,他說:「為什麼現在的你們,只有要和不要的簡單選項?」
二是經濟部某政次說:「我相信,今天學生有本事佔領立法院,未來也有本事與大陸競爭。」
反服貿?還是反中?還是逢中必反?
如果,將保障阿嬤生存權喊的震天價響,那麼應對所有危害阿嬤生存的外來產業,一視同仁,而不是只針對中國?對吧?
再舉個例子吧!
2002年台灣加入WTO之後,越南米、泰國米進到台灣,但台灣人還是喜歡吃自己的台灣米。在全球自由化經濟體制之下,消費者仍是掌握最終決定權,要買本土米,還是外來米,取決於你的選擇,取決於市場機制,這才會有黑心商人混充外來米欺騙消費者的案件發生,因為台灣米仍是消費大宗。
反對黨和反服貿學生們,你總不能一口啃著漢堡、穿著日本成衣、走進超商買飲料、看著韓劇或動漫、用著美國人做的臉書傳遞訊息,然後喊著要捍衛阿嬤的生存權?要全台灣的人民相信,你們是對的!
好歹,穿著藍白拖、阿公、阿嬤的內衣褲、台灣廉價成衣、吃著燒餅油條,用著HTC,以簡訊、PTT傳遞訊息,這樣,不是更具有說服力?
不然,就像個有GG的男人,大聲說:『我就是反中、逢中必反!』
反中,好!至少主題明確、立場穩固,我支持!總比禿鷹政客,只想掠奪政治利益和個人私利強多了!
「因為反中,所以反服貿,反對與中國簽訂任何協議、條約。」反服貿學生們,這樣如何?
只要不跟中國往來,一樣可以啃著漢堡、穿著日本成衣、看著韓劇、滑著蘋果手機、進到超商買飲料,繼續喊著捍衛阿嬤的生存權。
我個人根本不在乎未來10年、15年、甚至20年內,還用著台幣或人民幣,反服貿學生有本事,讓我能用美金、歐元更好。
台灣未來是你們的。
我只會注意,某一天當我不再用台幣付款消費時,現在佔領立院的你們,會在哪裡!
-----------------
說的真好... 雖然我對服貿沒有太大感覺.. 但是 有實力的人 去哪都有實力...不會哭著要糖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