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金融打亞洲盃 明年海外併購蓬勃發展
2015-10-01 01:33 工商時報 黃毅倫德勤財務顧問公司執行副總經理
台灣金融機構家數過多、規模偏小及國際化程度不足,各銀行尋求差異化以及價格競爭為主要訴求,整體獲利能力無法持續突破;相同的,台灣保險產業亦呈現類似窘境,依據International Insurance Factbook統計,2014年台灣保險滲透度為亞洲之冠達15.3%,唯有拓展海外市場,才能確保後續成長動能。
而鄰近台灣的新興亞洲區域因政策開放、青壯人口眾多以及國際資本湧入,未來為全球主要經濟發展區域,因地利之便以及投入門檻較低,新興亞洲為台灣金融業海外首選區域。自2013年起財政部及金管會持續鬆綁銀行、保險、證券相關法規,推廣公股銀行合併,更表態支持8家金控公司整併跨足海外,最終促成3至5家金融機構成為區域性指標金融機構,各家金控透過金融整併與參股海外金融機構,角逐東南亞市場,也促成台灣金融業進軍亞洲盃方興未艾。
金管會為鼓勵金融機構整併並拓展海外事業,開放諸多法規限制,如提高投資限額、調降資本適足率門檻、投資海外銀行可不計入限額等措施,各大金控紛紛插旗海外市場,其中民營金控於經營策略以及資金操作上調整具較彈性,因此近年海外布局以民營金融機構為主,如元大金併購韓國漢新銀行與韓國東洋證券,國泰金收購印尼國信國際銀行、菲律賓中華銀行,中信金參股中國農銀人壽以及玉山金收購柬埔寨Union銀行等。相關亞洲布局重點彙整如下:
1.以銀行、證券業為主,保險業因應投資限制海外布局較為緩慢;
2.投資區域以新興亞洲為主、成熟市場為輔:主要投資市場包含柬埔寨、印尼及菲律賓等國,著重龐大人口以及快速成長潛能;亞洲成熟市場包含日本、韓國及香港,主要著眼於金融環境成熟、產品多元且股價淨值比低,具區域整合以及產品創新效果。
3.為整合營運、有效達成營運目標,海外布局以取得控制權為主,少數股權投資為輔。
展望2016年民營金控將持續扮演領頭羊之角色,在亞洲盃政策的推波助瀾下,伴隨政策及法規持續鬆綁,海外併購可望蓬勃發展。
保險業亞洲布局以東南亞為主,印尼與菲律賓為重點發展區域:東南亞國家因保險滲透率低具成長潛能、外資投資限制較少,吸引眾多國際金融業者前往投資;過去以馬來西亞之併購交易最為頻繁且呈現過熱趨勢;印尼、菲律賓兩國保險市場具初步規模,具高度成長潛能,且產業整合併購交易相對較少,具潛在合作保險對象,為台灣保險業海外布局首選區域。
銀行、證券業布局以新興市場以及成熟市場並進:銀行、證券業海外布局策略不同於保險業思維,除持續布局東南亞新興國家外卡位外;此外,東北亞金融市場成熟、產品多元且股價淨值比合理,除財務投資效益外,亦具平台/產品整合之效益,預期此趨勢亦將持續。
本文認為,欲進行併購的策略規劃、價值評估、財務稅務盡職調查、交易執行、乃是併購過程中最為重要卻最為複雜的一步,針對不同產業、不同國家,營運模式必須因地制宜,其中牽涉財務、稅務、法規等相關議題,必須透過專業財務顧問團隊以選定併購標的、深入了解該國法規制度、標的國家發展趨勢、公司營運獲利模式以及潛在風險。透過整體綜效評估,規劃公司併購方針及資源整合,以確保併購交易過程完善進行,提升整體公司獲益。
新聞來源
=======================================
感想:國內都還沒整頓好,就想往海外併購,最後只會把台灣金融環境越搞越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