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摸我
2016-10-19 16:17
今天竟然沒停電,只能說是運氣太好;但這樣的運氣,不可能天天都有。這要發生在6、7月午後接連的37度高溫,早就停得天翻地覆了。
清晨7時32分大林廠5號機跳掉,備轉容量一下掉到1.62﹪空前低點,幸而大林這部機9時37分修復,搶著恢復併聯半運轉,再加上些不好明講的「調度技術」,才勉強躲過停電危機。
今天的基載供電裝置容量低到只有1000萬千瓦,預估尖峰用電需求約在3270萬千瓦,計算出跳機後的備轉容量1.62﹪,很低,但勉強還是正數。若以6月23日尖峰創下3521萬千瓦數字當分母計算,備轉容量是負值,早就停電了。
謝謝台電的緊急調度,除了政委張景森呼籲下午搖扇子不吹冷氣的「需量反應」;硬著頭皮上陣的,包括林口電廠試運轉階段的1號「幼齒」機,不但上陣,還大膽地滿載發電,風險相當的高;其餘不好講的,包括過去曾調用核電廠救命用的緊急柴油發電機組,這簡直是把「棺材本」劈了當柴燒。
以台灣電力需求情況,常態上基載電力必須維持在系統的65﹪左右,才能保證供電安全,但在蔡政府非核、反燃煤的一番掣肘下,今天基載電力核能加燃煤才僅39﹪,不足的部分要靠燃氣複循環、氣渦輪等機組補上,燃料成本每度至少6、7元,發1度賠3度,完全撥不過算盤珠子;更麻煩的是基載運量像貨櫃車,尖峰機組像法拉利超跑,要怎麼取代?
蔡總統週一在政策協調高峰會上拍板,電業法修法「民生用電保證不漲」,其實毫無意義。若電力系統體質崩壞,供電不穩,不時跳電、限電,電價再便宜也不能滿足用電需求,這項保證是空話,不如確保供電穩定及安全。

----------------------------------------------
再加上些不好明講的「調度技術」,什麼不好明講,就降頻降壓啊,高精密產業看著這種態勢,應該會有其他考量吧
反正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