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iThome、中時電子報 報導,台灣通訊學會昨天舉辦的「2018 通訊傳播前瞻與挑戰研討會」上,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發表了爆炸性發言:NCC、金管會管太嚴啦!要學美國 FCC 把網路中立廢掉!
沒想到吧,美國剛發生的惡夢,這麼快就要在台灣上演了!
先別急,我們先來看一下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哥大前三大業者吐了什麼苦水:中華電信認為國外 OTT 興起,使用者的數據使用量大幅增加,但營收卻未因流量成長有所提升。遠傳則是認為「透過開放市場導入多元競爭,導致電信產業營收不斷下滑,難以鼓勵業者投資新的服務」。最後台灣大哥大則是廢除網路中立,可以讓業務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發現了嗎?他們抱怨的問題核心基本上跟 FCC 廢除網路中立的理由完全一模一樣:目前基礎網路服務的規則太嚴格,阻礙了 ISP 的投資、競爭與創新意願。但他們另一層的潛台詞是:消費者流量用太多啦!而且都看國外的 OTT 跟影音服務,讓他們一手賺廣告費、服務月費,一手佔我們太多頻寬,我們也想分一杯羹!
不過,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哥大前三大 ISP 真的過得跟講的一樣苦哈哈嗎?並非如此,而且喊著要廢除網路中立性的台灣大哥大,居然還是 2017 上半年電信業的獲利王,營業利益 99.7 億元,稅後淨利也高達 77.9 億元。
廢除網路中立性會帶來什麼後果?其實 INSIDE 已經提過不少次了,最極端情況就是直接影響言論自由,當 ISP 討厭一個網站的言論或政治傾向,隨時能因喜好封鎖或降速該網站。像徐旭東在 PTT 很黑,他萬一哪天不爽鄉民言論,隨時能以「PTT 流量大要另外加錢」的理由叫遠傳把 PTT 降速(但如果真的敢做就是另外一回事)。
但站在網路業發展立場,廢除網路中立性無疑對台灣新創環境會是重大打擊。像 Netflix、Google、Facebook 這種大企業可能還可以忍痛付出流量租金,但那些剛剛開始創立,需要成長的網路、科技新創呢?很可能因為跟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哥大所經營的業務重疊競爭,進而無法付出可觀的流量品質確保費用,進一步失去網路競爭力。
講個最可怕的,別忘了這三間旗下都有電商啊,MOMO 可是台灣大哥大的呢!而且弔詭的是,MOMO 自己就是電信業可以透過多角化經營獲利的好例子,但現在台灣大哥大反過來說還得廢除網路中立才能創新,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而且講個很實際的可能場景:「您好,如果想使用 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LINE 與 Twitter,請再加購 199 元社群流量包喔!」當有天起床後發現 Facebook 跟 LINE 突然不能用,打給客服卻只能聽到這段語音時,你會不會想摔電話?但網路中立一但廢除,這很可能成真。
其實電信業若要提升收入的根本方法一是檢討現有 4G 吃到飽的恐怖平衡,二是創造多元化收入。第一項還牽涉到台灣市場實施多年的購機優惠習慣,暫先略過不談;但第二項多元化收入就值得電信業好好思考,既然是手握眾多資料的電信商,或許發展數據驅動業務就是個好方向。
美國海洋法系與聯邦環境,尚有各州政府法律的緩衝空間,但台灣一但立法往沒有網路中立的方向急速走去,到時就真得花九牛二虎之力與之抗衡了,若你是擔心失去網路中立的讀者,那好好關心這個議題,為其發聲的時刻到了。
*源inside
-------------------------------------------
如果成真 以後上網大家都要DLC才能有完整的品質了
這次不止台哥大參加其它4家也有
====
吃下壹電視後 年代擁19頻道學者憂成媒體怪獸
年代集團董事長練台生確定買下壹電視,加上原本的年代等自有頻道和代理頻道,以及有線電視系統台,總計達19個頻道。有學者擔憂,該集團光是新聞台就有5家,加上原有頻道和有線電視系統,恐造成垂直壟斷,成為媒體怪獸。
身價百億的練台生,除了本身擁有年代新聞、MUCH TV、年代東風、JET綜合台頻道,以及花東3家有線電視系統東台、洄瀾與東亞外,還代理三立3頻道、非凡2頻道、高點2頻道、國興、彩虹台、NHK、民視新聞台、Discovery旅遊生活台、迪士尼、好萊塢電影台。
除此之外,練台生還從事衛星轉頻器出租業務,也幫桃竹苗地區和台中的台灣寬頻有線系統採購頻道與洽商節目上架服務,並身兼錢櫃KTV董事長。練更跨足土地開發,擔任台開公司的副董事長,和老東家邱復生繼續合作。
對於已經擁有18個自有和代理頻道的練台生,確定再買下壹電視後,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林麗雲透過《蘋果日報》表示,憂心年代集團未來可能成為控制系統和頻道的媒體怪獸,影響言論自由,建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應防止壟斷,不能讓此案輕易通過。
對此,NCC參事黃金益表示,該案和旺中案不同,練台生擁有的有線系統僅8萬訂戶,佔全台1.59%比率算低。黃也提到,未來審核時如果只涉及本國資本,會審負責人與董監事變更部分;若牽動到外資股權變動,投審會須介入審核。
snowsp wrote:
根據 iThome...不過,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哥大前三大 ISP 真的過得跟講的一樣苦哈哈嗎?並非如此,而且喊著要廢除網路中立性的台灣大哥大,居然還是 2017 上半年電信業的獲利王,營業利益 99.7 億元,稅後淨利也高達 77.9 億元。...(恕刪)
要光看獲利, 只是另種民粹, 最大的問題在這裡, 政府收了那麼多錢, 很多偏鄉電信建設還不是凹中華電信去做? 政府在電信發展做了甚麼?
103年新聞
"台灣 4G 頻譜競標塵埃落定,共六家公司出線...此外這次結標總金額也相當高,共計 1,186.5 億元新台幣,是當初 3G 標金(489 億元)的兩倍以上..." ,
104年新聞
"4G 第二波(頻譜2.5G/2.6G)競價 279.25億結標"
106年新聞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釋出第三波4G頻譜,第一階段先競標「頻譜頻寬」。今日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亞太電信及台灣之星等五家業者競標進入第四天,結果今日下午就沒有業者再出價,競標正式結束,總標金僅282.65億元"
光4G頻譜, 電信業者被扒了幾次皮?
淨利77.9億算甚麼?
拉一條海底光纜就要好幾個億? 各電信公司到現在四年了, 頻譜競標金可能都還沒攤抵完畢, 要一次攤抵, 可能好幾年發不出股利, 2020年又要標5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