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想起多年前的真實理賠案例,一個年約60歲爸爸,年輕時經營一家貨運行,保險觀念不足,老婆幾次講述保險好處後,勉強買了一些保單,後來因生意失敗,許多保單無法繼續繳納,生活陷入困境,就在此時自己卻也罹患了胃癌,因為之前爸爸買的保單,我為這位爸爸申請到的保險理賠金共計新台幣63萬元,雖然數目不大,但當時也為這個家庭解決了經濟上暫時難處😥。
2.方法😉:透過多個案例,就知道趁年輕時先養成撥出家庭收入固定比率 ,為家庭預先搭起保障防護網,建議可採用60%日常生活開銷、30%投資理財規劃,及『10%的基本保障規劃』,秒速算保險網可以為自己及家庭做好保障規劃,降低因一人倒下家庭可能面臨的風險,才不會在風險來臨時讓原本的生活受到太大的改變。
3.各個年齡層作法💗:建議不到35歲「漾(Young)」爸爸,可以較低的保費預算獲得較高保障,如投資型保單以保障為主再加意外險,以及日額型及實支實付型的醫療險,尚有餘力時,可補足定期型一次給付的防癌險或失能扶助險;
而36~50歲中年大叔爸爸,建議多元化資產配置及進階醫療保障,可選擇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重大疾病險及一次給付的防癌險,及失能扶助險或看護險;
51歲以上熟齡老爸,保障規劃重點轉為退休金規劃及資產傳承,可考慮年金險、美元保單及終身長期看護險。
😶人生的風險其實一直都存在,唯有透過保險,才能降低突如其來龐大風險的衝擊,尤其是身為一家之主的爸爸,在人生不同階段,慎選適合的保障更顯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