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豪車如換衣?他7年賠光5700億從首富跌落神壇
他只用5年時間,就讓公司成為全球太陽能企業前三強,並讓自己成為身價186億美元(約新台幣5720億元)的新任大陸首富。然而,僅僅7年時間,上千億財富就已煙消雲散,而他正是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施正榮。
施正榮出生在江蘇一個名叫太平村的小村莊,當時母親生了一對雙胞胎,他是弟弟,但此時家中已有了兩個孩子,若再加上他倆,四個孩子對於家庭負擔太重,因此,母親便把他送給了一個剛產下死胎的施家。而施正榮從小就相當懂事,從6歲就開始幫忙家中生計,養父母也是非常疼愛他,雖然家裡貧窮,但一直供他上學。
直到大學時,施正榮的聰明才智更被完全發揮出來,在長春理工讀完主修後,又在中科院拿到了碩士學位,兩年後,更以公費留學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 而在留學期間,施正榮就以多晶矽薄膜太陽電池技術拿到了博士學位,並且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如何將矽薄膜安裝在玻璃上的人,同時手中還握著10多項太陽能電池的發明專利,更憑此成為澳大利亞太平洋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
不過,當時大陸正鼓勵華人回國創業,就這樣,無錫市政府和施正榮搭上線,於是,施正榮放棄了學術研究,帶著兩年薪水約40萬美元(約新台幣1230萬元)回大陸創業。並且在無錫市政府的幫助下,當地的8家國企出資650萬美元(約新台幣1.99億元),再加上施正榮的現金加技術估價為200萬美元(約新台幣6150萬元),因此,雙方便以850萬美元(約新台幣2.61億元)合資成立了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且由施正榮擔任總經理一職。
然而,當時的大陸太陽能產業才剛起步,需求量不高,甚至施正榮到了30多個城市轉了好幾圈,都沒有找到一個可靠的買家。也因為如此,他決定先到歐洲找尋機會,就在德國柏林的太陽能展覽上,「無錫尚德」是唯一的亞洲公司,儘管許多歐洲人對於亞洲開始發展太陽能產業覺得奇怪,但等他們詳細瞭解了「無錫尚德」的產品與施正榮的履歷,便立刻將施正榮團團圍住,那幾天,他簽合約幾乎簽到手軟。而施政榮之所以能得到歐洲市場的青睞,也正是因為他抓準了太陽能產業最關鍵的問題,一是轉換效率,二是成本。
就在施正榮以國際領先的技術進攻下,不僅市場迅速打開,到2004年年底,「無錫尚德」銷售收入已達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成為全球太陽能產業中三巨頭之一。直到2005年,「無錫尚德」更是一飛衝天,並且在紐交所上市,當日收盤時,每股達到34.02美元(約新台幣1046元),也讓施正榮的身價達到186億美元(約新台幣5720億元)的高峰,並成為2006年的大陸首富。
另外,2005年至2007年期間,「無錫尚德」的銷售額更從2億美元(約新台幣61.5億元)增加到13.48億美元(約新台幣414億元),利潤也從3千多萬美元(約新台幣9.2億元)直線上升到1.7億美元(約新台幣52.2億元)。而那一刻的施正榮躊躇滿志,甚至興奮的表示,「從今以後再也不去掙一分錢,只花錢。」此外,施正榮當年更坐擁近十輛名車,光是寶馬就有好幾輛,還有賓士、賓利、荒原路華、富豪等多台名車。曾經有人問他,「你買那麼多車幹嘛?」施正榮反問,「那你買那麼多衣服幹嗎?」對方說,「穿啊」,他也回答,「就是開啊!」
但隨著施正榮的成功來的快,失敗也快,到了2012年上半年,「無錫尚德」上市僅7年時間,股價就從最高時的80美元(約新台幣2460元),跌到了1美元(約新台幣30.7元),也讓施正榮的身價就此歸零。當時就有媒體曾報導:「從某種意義上說,太陽能企業是『黑了大陸的環境』去幫助歐美國家實現『綠色』。」不過,施正榮與「無錫尚德」從無限風光與盛極而衰,也只是整個太陽能產業的一個縮影而已。
https://tw.news.yahoo.com/%E6%8F%9B%E8%B1%AA%E8%BB%8A%E5%A6%82%E6%8F%9B%E8%A1%A3-%E4%BB%967%E5%B9%B4%E8%B3%A0%E5%85%895700%E5%84%84%E5%BE%9E%E9%A6%96%E5%AF%8C%E8%B7%8C%E8%90%BD%E7%A5%9E%E5%A3%87-052400112.html
-------------------------------------------------------------------------------------------------
台灣能找誰黑自己的國家來幫台灣實現太陽能非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