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建置2020年進度緩慢,趕進度的第一道關卡,在於零組件供應商是否能突破技術瓶頸、成功量產。台灣離岸風電零組件水準是硬傷,新聞之前有爆出台廠零件不達標被退貨,外資也曾向政府提出購買韓國零件的要求,不過最終還是被否決。

第二道則是經濟部預告,年底將公布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則,多家開發商已摩拳擦掌,然而國產化才是最大變數;風場開發業者說,若政府對在地化要求缺乏彈性,台灣又沒有多家具競爭力的供應商的話會是一大障礙。為了符合國產化比例的要求外資只能等待台灣的技術水平提升,如果不是卡在這,今年原本可以至少再多2個風場。

要做離岸風電挑戰其實很多,除了技術面之外,生態調查、融資、法規、文化影響,都是需要經過謹慎評估的。來台灣開發的外資都是大廠,對於投資跟技術支援都很有誠意也很有經驗。依照現在的情況,與外商合作是利大於弊,省去研究的經費,同時又可以學習外資投資世界各國的經驗,如果再配合國產化政策,推動離岸風電自然就不成問題。

解!!

 
政府發現2020進度是無法達標了,才趕快開放第三階段區塊開發
所以環評其實是拿來“鼓勵”外資加快本土化的利器?
反過來說
如果台廠已經生產出零組件,主管機關一定會很快通過環評
不然就會被百姓跟台廠罵爆
allisfine wrote:
離岸風電建置2020...(恕刪)
批核四是拼裝車,
那現在的離岸風車是甚?
未來的國造潛水艇,
裡面坐滿817的子孫?
民進黨好棒棒。
申請第三階段的7座風場裡面6家是外商 1家是國營事業 可見離岸風電的技術門檻不低
民進黨有天跑去國民黨家,四處看了一下,民進黨驚訝的說:你收入又沒有那樣多,為什麼家裡能夠這樣奢華呢?

國民黨把民進黨帶到窗戶邊,指了指遠處的橋,看到那座橋沒有?這座橋的十分之二在這屋,所以這屋當然漂亮。

後來國民黨跑去民進黨家,四處看了一下,國民黨驚訝的說:你黨產比我還少,為什麼比我家還奢華!

民進黨把國民黨帶到窗戶邊,指了指遠處的發電風扇,看到發電量了沒有?國民黨說:沒有啊,沒有發電啊!民進黨說:嗯,這就對了。



如有雷同,真的純屬巧合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