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公開披露過的訊息顯示,遠東集團是民進黨背後最大的金主,2020年臺灣「立委選舉」,其政治獻金金額位列第一,高達5,800萬新臺幣,是排名第二至第七的企業政治獻金的總和。
在2020年大選中,遠東集團關係企業捐獻給候選人的百萬捐款即達60筆,不止下注綠營,遠東也曾向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捐贈1,000萬新臺幣,兩邊押寶藍綠通吃,綿密的政治佈局可見一斑。
遠東被查,也意外撕下了台灣「民主「政商交易的遮羞布。
國民黨來臺初期,雖然控制了黨政軍系統,但為了與本省人佔據多數的台灣社會建立關係,必須要透過地方選舉和地方經濟利益寡佔的方式,交換政治上的忠誠。
即以經濟特權籠絡地方人士,讓特許地方派系擁有地區性的獨佔事業,利用侍從主義的方式,擴大在臺灣社會的統治基礎。
簡單來說,讓外省人掌握政治權力,讓本省人發大財,並形成了一種相對制度化的政商關係。
但威權時代,資本家並不具備決策的影響力,商人也不敢逾越政治的界限。即便是台灣進入所謂政治「民主」轉型的時代,由於國民黨仍擁有可支配且數目龐大的黨產,並不依賴財團的政治捐贈,仍能維持一定的自主性。
隨著2000年政黨輪替,一切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雖然國民黨的執政優勢瓦解,民進黨也得以透過侍從關係與地方結合,但在「中央」層面,以陳水扁為首的民進黨權力高層,是以發佈行政資源拉攏資本家,相對國民黨時代相對制度化的政商關係,則變成了赤裸裸的府邸政治。

比如2002年,台灣財政部門遵照陳水扁的旨意,任命陳水扁金主,時任長榮集團副總裁的鄭深池出任台交通銀行董事長,鄭深池就任後,根據民進黨高層的指示,以交通銀行為中心改組建立交通金融控股公司,隨後改名為兆豐金融控股公司,鄭深池又出任董事長,成為「金主為民進黨提供競選資金,助其取得政治資源,而民進黨上臺後回饋金主」的政商模式的縮影。
究其原因,由於民進黨無法利用類似國民黨的黨營事業與私人企業建立聯絡,便轉而透過發佈行政資源來維繫政商關係,比起昔日的國民黨,只能更加積極的討好企業財團。

陳水扁上臺後,比起昔日國民黨時代制度化的政商關係,民進黨時期的政商關係變成個人網路化的權錢交換。(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文章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