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六反萊豬公投來勢洶洶,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政務委員鄧振中昨憂心指出,若反萊豬公投通過,將衝擊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的進程,也將影響我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鄧強調,「國際經貿關係的推動,一刻都不能延遲!」若錯失機會,台灣恐被申請加入CPTPP的中共及韓國超前。
>美國不是CPTPP會員,為何禁萊豬影響我國加入此協定? 邏輯何在?
CPTPP成員國 將質疑台灣無誠信
鄧振中指出,若反萊豬公投通過,勢必影響台灣的國際信譽。依公投法規定,政府兩年內不能開放萊豬進口,台灣若因公投把自己綁住,無法走出去,如何回應變化快速的國際經貿等情勢?國際情勢能容許台灣兩年都不做事嗎?基於台灣的未來,以及食用萊豬沒有健康安全問題,反萊豬公投不應該通過!
>美國都輕易退出TPP,何來的影響美國的國際信譽?保護國民是政府的義務,為何要犧牲民眾的食品安全?
事實上,我國早於2005年就已經全面開放豬肉進口,近20年來進口的美國豬肉產品更高達50萬公噸,其中以「冷凍肉」及「雜碎」為最大宗,幾乎每年占比皆在98~99%左右,其餘項目包含「生鮮冷藏肉」、「調製肉」、「肉罐頭」,但進口數量非常少。換句話說,其實目前爭議的重點並不是在「是否開放『低價美豬』進口」,而在於「是否要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
>萊豬不代表美豬,台灣已經進口高達50萬公噸美豬。
塔綠班又偷換概念,用政府資源欺騙民眾!

個人積分:72分
文章編號:83745384

個人積分:5302分
文章編號:83745594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