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生積蓄買到鋼筋外露屋清大博士怒控:信義房屋的信在哪裡?義在哪裡?

畢生積蓄買到鋼筋外露屋清大博士怒控:信義房屋的信在哪裡?義在哪裡?

買房人生大事,交易糾紛卻不斷發生,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22第一季房地產消費糾紛原因統計,共有517件不動產買賣糾紛,其中「隱瞞重要資訊」為前三大主因之一。近日一名林姓清大博士向《CNEWS匯流新聞網》投訴,去年委託信義房屋買下台北市萬華區1285萬元的中古屋,從議價到交屋,賣方以「擠牙膏」方式揭露房屋的瑕疵,上演「鋼筋外露四部曲」,林先生認為,信義房屋做為仲介中間方,未善盡調查責任,並讓他簽下對買方不利的霸王條款,使買家權益受損求償無門。

林先生透露,為了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家,與太太攢下多年積蓄、存了頭期款,委託高知名度的品牌房仲公司信義房屋,就是想確保人生第一間房能萬無一失。考量太太在台北市萬華區上班、小孩也在附近小學就讀,夫妻倆在精挑細選後,相中台北市萬華區屋齡30年的中古屋,經過半年多的考慮及議價,最後以1285萬元成交,去年11月1日在信義房屋的代書事務所簽約、12月底交屋。


畢生積蓄買到鋼筋外露屋清大博士怒控:信義房屋的信在哪裡?義在哪裡?

林姓夫妻回想在去年3月看房情況,當時物件案件說明書只揭露廚房廁所有鋼筋外露,林先生看到賣方已經做過處理,且問題不大仍決定買下;去年11月1日簽約當天,屋主又揭露客廳也有鋼筋外露問題,但他們已經處理完畢,林先生本著相信屋主,也相信房仲能善盡調查責任,選擇簽約;去年12月25日交屋當天,屋主又透露孫女房間也有鋼筋外露問題,但還未處理。林姓夫妻得知時,感到相當無奈,「我們當下對屋主『擠牙膏』的揭露方式很無語,但因為已經簽約,當下又沒辦法看實際情況,只能被迫接受」。

買下中古屋的夫妻倆,花了3個月的時間跟室內設計師討論裝修事宜,今年4月18日動工,但隔日就發現房屋還有其他鋼筋外露問題,當天立即通知信義房屋房仲人員於4月20日實地勘查。由於後續發現鋼筋外露情形相當嚴重,與結構技師討論後,在考量裝修公司人員的安全下,決定4月21日停工,林先生則於4月27日委請結構技師再來會勘;信義房屋另於4月29日派該公司的房仲人員、律師及結構技師一同前來會勘。5月上旬,2位結構技師出示的2份報告都指出房屋有安全疑慮,必須修繕進行結構補強,雙方提出修繕報價高達60萬至80萬元,顯見房屋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問題。

為了討論修繕費用等補償事宜,林姓夫妻在6月12日與信義律師及前屋主三方見面協商,林先生表示,信義律師一開始就直接詢問買方可以負擔多少修繕費用,自始至終律師都沒有詢問賣方要負擔什麼責任,讓身為買家的林先生,對於信義房屋提出的問題感到不適,「我是買家,他是賣家,怎麼壓著買家要去負擔,不是應該是房仲要賣家把房屋修繕好嗎?當初有揭露的部份我們可以承擔,但沒揭露部分怎麼會要我們來承擔?」

林先生指出,當天信義律師提出合約第19條佐證,條約載明:「雙方合意如本物件有鋼筋外露及混擬土剝落之瑕疵,日後除證明賣方有故意隱匿不告知而仍應負責外,買方不得再就瑕疵向賣方主張物之瑕疵相關責任,亦不得向信義房屋(含受僱人員及關係企業)主張本物件相關瑕疵之仲介責任與相關約定保障制度」,除非屋主有故意隱匿,否則屋主是可以不用承擔責任。


畢生積蓄買到鋼筋外露屋清大博士怒控:信義房屋的信在哪裡?義在哪裡?

賣家表明,孫女房間的鋼筋外露,當初沒有揭露,他們願意負責那部份,其他地方當初有裝潢遮掩,他們也不清楚,不是故意隱匿,所以他們沒責任。林先生得知此訊大為光火,「依一般買賣交易的常理,賣方有責任負責保證物品沒有瑕疵,如果有瑕疵,應該由賣方負責處理,事情發生應該是想辦法去彌補,而不是撇清」!

林先生認為,簽約過程只有圍繞在已揭露的廚房及客廳的鋼筋外露範圍討論,而不是無限上綱到整個物件其他地方的瑕疵的「霸王條款」。他也質疑,以信義這麼有經驗的房仲公司,負責的代書怎麼會擬出這樣的爭議條款?讓賣家及律師可以無限上綱來解釋整個物件的鋼筋外露瑕疵,他們都可以不用負責,如果信義不是刻意放上這條爭議條款,那麼以他們的經驗就應該善盡提醒之義務。


畢生積蓄買到鋼筋外露屋清大博士怒控:信義房屋的信在哪裡?義在哪裡?

對於賣方表示當初其他地方有裝潢遮掩,故不清楚、也不是故意隱匿的說法,林先生也打了個大問號,「賣方是此案件房屋的第一手,住了30多年,應很瞭解這間房屋的維修履歷及瑕疵實際情況,這樣擠牙膏似的揭露,是不是有涉及故意隱匿?」。而且賣方所稱客廳天花板補強,混擬土色澤不一,不是很平整,而且還龜裂嚴重。另外,還輔以輕型鋼支撐樓地板,輕型鋼的支撐效果有限,不是適合的結構鋼,而且輕型鋼跟樓地板間有很大的縫隙,並無法取得支撐的效果。林先生質疑,如果房屋其他地方鋼筋外露情形這麼嚴重,那賣方當初會優先處理客廳這邊的鋼筋外露,瑕疵情況是否更糟糕?當初委託時有無如實告知信義?信義房仲是否知情?

此案件買方和賣方都是委託信義房屋,林先生指出,「本來想說買賣雙方都是委託信義房仲,資訊不對稱的機率比較低,所以完全信任信義房仲的會善盡把關在責任,信義應該是更清楚案件的情況,我們只是被告知方,在信息鏈我們是最末端,直到裝潢拆除才知道房屋實際情況」。

對於信義房屋主張層層把關、會替買方做事前的調查和檢測,成交後也有保固服務的廣告標語。林先生也對此表達不滿,「買房本來是件快樂的事情,事已至此,買家的權益在哪裡?出問題就壓著我們要負擔,枉顧消費者的信任,請問信義的『信』在哪裡?『義』又在哪裡」?林太太也因此徹夜難眠、時常以淚洗面,她認為,身為知識分子都會踩到雷,更何況是一般老百姓?也藉此呼籲其他消費者,「連信義那麼大的品牌都有這種狀況,合約真的要仔細看、處處小心」,以免落入房屋交易糾紛的陷阱。

記者向信義房屋詢問,信義房屋回應如下:

一、查本件賣方於委託本件房屋予本公司銷售時,本公司經紀人員已從廁所檢修孔查檢發現天花板有部分鋼筋裸露屋況,另經賣方告知廚房亦有此等狀況,惟屋內客廳、房間等位置因有固定裝潢物包覆,故本公司經紀人員無法查檢,但本公司為求慎重,故經賣方同意後,本公司即委請廠商檢測該物件之氯離子含量,經檢測為合格,本公司於銷售過程中,均已將該等相關資訊揭露予買方知悉。

二、至於客廳天花板內部鋼筋裸露曾修繕之資訊,係賣方於簽約當下始當場告知買方,經買方同意後始進行簽約;簽約過程中,買賣雙方另行合意於合約第17條第19項特約約定如本房地有混凝土鋼筋裸露等狀況,買方同意免除賣方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之意旨。買方並於該特約條款簽名確認同意。

三、本件交屋後,本公司於接獲投訴人反應,即積極協助處理,惟買方無視該放棄物之瑕疵擔保責任條款,堅持相關修繕費用須全部由賣方負擔,雖其主張與契約約定不符,惟本公司仍秉持服務客戶精神,積極協助雙方進行溝通處理。但因雙方各有堅持,致一時尚難有共識。

四、本件買賣雙方簽約時,於特約條款中約定買方拋棄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係屬雙方議定之契約自由原則,並非霸王條款,買方現欲要求賣方負全部修繕之責,本無理由,然本公司仍將全力協助處理。復因本件爭議仍在溝通處理中,請 貴媒體切勿片面聽信單方說法而影響相關人權益。倘 貴媒體僅引述一方片面說法而為偏頗報導,致損及本公司商譽,本公司必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五丶如 貴媒體仍執意報導本件爭議,請將以上聲明全部內容一併完整刊登,以免產生誤導致損及本公司權益及不動產仲介市場之公平競爭秩序!

林先生在獲知信義房屋的回覆後表示,「我一貫主張客廳鋼筋補強沒有達到安全可靠無虞的程度,應該不能視為已經善盡瑕疵修繕義務。第19條條款不應該無限上綱到整個物件全屋之鋼筋外露都不用負責,而應該限縮於已經揭露的部分,如果已經揭露的部分前屋主已經揭露清楚,沒有故意隱匿情事可以不用負責。最後還是要強調一點,客廳部分的修繕,的確跟簽約當下,我們認為的已經補強的認知,相去甚遠」。

另外,他也出示Line對話表示,當信義房屋獲知媒體可能披露此爭議案時,竟表示若媒體報導此事件將無法再幫他向公司爭取後續的處理,也不禁讓他質疑,難道信義房屋是以個案有沒有上媒體來衡量怎麼處理?而不是考量是否應承擔責任?


畢生積蓄買到鋼筋外露屋清大博士怒控:信義房屋的信在哪裡?義在哪裡?

法界人士分析表示,賣家在這個房子住了30多年,可以合理推論賣家對於瑕疵事實很可能有「間接故意」而不一定「無故意」,如此一來,即使依照特約,也還是有可以向賣方求償的空間存在。又如果買方指控為真實,則買方似可主張免責特約條款的意思表示被詐欺、錯誤、急迫輕率無經驗而顯失公平,撤銷特約條款。又依買方陳述,受買方委託的仲介人員,不論是契約寫下顯然不利於買方的特約內容時,以及事後爭議協商時,是否盡到專業受任人應有的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尚有可議之處。特別是特約當中竟然存在同時免除賣方與信義房屋責任這段,很不合理,反而更加深對於信義在把關契約時卻與賣方利益一致而與買方利益對立的偏頗質疑。

-

通常第一次買房的民眾,其實對於簽約是陌生的,也不是每個房仲服務員都會很仔細講述每一則簽約的內容,在不清楚簽約內容的狀況下簽約,其實很危險。

但房仲公司後續的處理其實才是重點,感覺就像是把所有問題推給消費者,但換個立場想,花了一千多萬買了個爛屋,後需修繕還要被坐地起價好幾十萬,這口氣誰吞的下。

平均一個月五萬的薪水,一年能存個20萬還房貸,十年也不過還個200萬,一千多萬要還多久,更何況這種爛屋根本無法脫手,買家當然一定會覺得被騙了。

就說了買房時,房仲一定要慎選,不然就只能扛下一輩子還不起的貸款了。
哎, 看了真不知道該說甚麼, 我已經寫過很多文章了, 這就是台灣人的悲哀, 而且是最大的一種. 該替買到這房子新屋主感到可憐, 還是該說他活該?? 這種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越來越多, 多到以後光法院訴訟這種案子就接不完了...

不是無情冷酷看笑話, 而是台灣人從來不會去重視問題 - 看到問題就躲遠遠的, 能藏就藏能騙就騙, 出問題再說 (法院上見) 台灣人真的善良?

問題是, 這種房子怎麼可能 "修繕就好" ? 而且細思極恐, 只有林先生買到的這戶有這問題, 還是.......鄰居, 對, 幾乎一整棟其實都是爛屋, 甚至受不了地震一來搖個幾下, 整棟就變成價值上億的活埋水泥棺材!?

一台車子老了, 就算車主還想繼續使用, 還有 "判斷的方法" 就是驗車的機制, 老屋呢? 老屋到底能不能繼續安全住人, 驗證機制在哪? 誰又敢當那個 "壞人" 來開立報告書說 "你這間房屋不可再使用需要立即拆除重蓋" ?

也許我以前說話比較直白, 我都稱這些為垃圾老屋, 當然身為這種屋主的人看了會不爽,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 就算沒人這樣說也躲避不了事實. 但台灣人就是不願去面對, 處理 - 這到底是政府官員的問題, 還是老百姓的問題?

政府官員為了政權, 工作飯碗不敢得罪百姓; 但政府官員自己也是百姓, 所以是百姓本身的錯誤觀念而造就了政府官員也是一樣錯誤的觀念?

普遍望去, 台灣到處是 30 - 50 年的老屋. 以一個 30 多歲家庭的單位來看, 買了一間這種老屋, 花了 2000 萬 (包含屋價, 裝潢費用, 家具家電), 房貸繳完了這房子已經 60 - 80 歲了, 還可能以原價 2000 萬賣掉? 對, 就有人不願正視問題而閃避地說 "土地有價值呀", 那所以呢? 土地有價值, 誰來支付重蓋的錢? 然後就一堆人肖想說 "等都更"

將心比心, 你是建商你要有多少財力來收購這些 "土地有價值的垃圾老屋爛屋" 然後又要蓋成多少戶並且全部賣掉才能 cover 收購成本並且有賺? 又要花多少時間? 10 年? 20 年? 想一想還是幹別行算了

那花這 2000 萬自己住個幾十年, 真的划算? 甚至真的安全? 別說地震來, 說不定隔壁一裝修敲敲打打, 隔壁棟裝修或者重建工程, 自己的房子就出現歸裂傾斜問題, 這種事情在我們鬼島上沒發生過?

說了這些, 版上的無腦房蟲多多又要不爽, 因為也許這種人手上還有許多這種垃圾屋等著脫售中

但該說的還是要說

支持高房價? 支持炒房? 覺得房子就該越賣越貴不能跌價? 那你就幾乎注定, 不可能不買到垃圾老屋或住在垃圾老屋中!

因為這種觀念就決定了老屋不可能有重生的機會! 而習慣住在都市內的絕大部分台灣人啊, 你會不會就是下一個, 林先生?? 就算你不會, 你的兒女子孫會不會?

台灣的政府真的該強推:

1. 立法房屋有使用年限
2. 老屋危樓爛樓, 該都更就強制都更, 說我們是民主社會? 那就 51% 的住戶通過, 49% 的反對者就乖乖閉嘴認同!
3. 沒錢都更? 簡單, 土地權狀賣給政府或建商, 自己保有房屋使用權就好

真心期待台灣居住的嚴峻問題一定要盡快解決, 而不是因為上一代跟我們這一代的貪婪, 而把恐怖的問題留給下一代!
DIY LOVE
我突然覺得大陸新房屋都是毛胚屋,比較安全,有沒有問題馬上看穿,裝潢好的房子,誰知道真實屋況如何?買外食也是,誰知道裡面加了什麼料?
DIY LOVE
關於強制都更問題,誰要出錢蓋房子,蓋好賣不掉怎麼辦?學大陸一樣,查存款大戶 惡意不買房 ?還是西瓜大蒜換房?台灣房市景氣已經到了頂點,很快會出現爛尾樓。都更不順利最大原因,是因為勞工長年低新買不起房!
笑死,是在強調博士無路用嗎
聽到鋼筋外露,交易前怎麼樣也要看到氯離子檢測報告
因為濃度超標,除了砍掉重練,什麼處理都沒用
就算如仲介所說的合格,濃度有沒有偏高?是不是故意找修繕過的地方取樣?
是我的話寧可自費重驗
賣方不肯的話可以直接拍屁股走人了
thaset wrote:


買房人生大事,交易糾紛卻不斷發生,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2022第一季房地產消費糾紛原因統計,共有517件不動產買賣糾紛,其中「隱瞞重要資訊」為前三大主因之一。近日一名林姓清大博士向《CNEWS匯流新聞網》投訴,去年委託信義房屋買下台北市萬華區1285萬元的中古屋,從議價到交屋,賣方以「擠牙膏」方式揭露房屋的瑕疵,上演「鋼筋外露四部曲」,林先生認為,信義房屋做為仲介中間方,未善盡調查責任,並讓他簽下對買方不利的霸王條款,使買家權益受損求償無門。

林先生透露,為了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家,與太太攢下多年積蓄、存了頭期款,委託高知名度的品牌房仲公司信義房屋,就是想確保人生第一間房能萬無一失。考量太太在台北市萬華區上班、小孩也在附近小學就讀,夫妻倆在精挑細選後,相中台北市萬華區屋齡30年的中古屋,經過半年多的考慮及議價,最後以1285萬元成交,去年11月1日在信義房屋的代書事務所簽約、12月底交屋。




林姓夫妻回想在去年3月看房情況,當時物件案件說明書只揭露廚房廁所有鋼筋外露,林先生看到賣方已經做過處理,且問題不大仍決定買下;去年11月1日簽約當天,屋主又揭露客廳也有鋼筋外露問題,但他們已經處理完畢,林先生本著相信屋主,也相信房仲能善盡調查責任,選擇簽約;去年12月25日交屋當天,屋主又透露孫女房間也有鋼筋外露問題,但還未處理。林姓夫妻得知時,感到相當無奈,「我們當下對屋主『擠牙膏』的揭露方式很無語,但因為已經簽約,當下又沒辦法看實際情況,只能被迫接受」。

買下中古屋的夫妻倆,花了3個月的時間跟室內設計師討論裝修事宜,今年4月18日動工,但隔日就發現房屋還有其他鋼筋外露問題,當天立即通知信義房屋房仲人員於4月20日實地勘查。由於後續發現鋼筋外露情形相當嚴重,與結構技師討論後,在考量裝修公司人員的安全下,決定4月21日停工,林先生則於4月27日委請結構技師再來會勘;信義房屋另於4月29日派該公司的房仲人員、律師及結構技師一同前來會勘。5月上旬,2位結構技師出示的2份報告都指出房屋有安全疑慮,必須修繕進行結構補強,雙方提出修繕報價高達60萬至80萬元,顯見房屋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問題。

為了討論修繕費用等補償事宜,林姓夫妻在6月12日與信義律師及前屋主三方見面協商,林先生表示,信義律師一開始就直接詢問買方可以負擔多少修繕費用,自始至終律師都沒有詢問賣方要負擔什麼責任,讓身為買家的林先生,對於信義房屋提出的問題感到不適,「我是買家,他是賣家,怎麼壓著買家要去負擔,不是應該是房仲要賣家把房屋修繕好嗎?當初有揭露的部份我們可以承擔,但沒揭露部分怎麼會要我們來承擔?」

林先生指出,當天信義律師提出合約第19條佐證,條約載明:「雙方合意如本物件有鋼筋外露及混擬土剝落之瑕疵,日後除證明賣方有故意隱匿不告知而仍應負責外,買方不得再就瑕疵向賣方主張物之瑕疵相關責任,亦不得向信義房屋(含受僱人員及關係企業)主張本物件相關瑕疵之仲介責任與相關約定保障制度」,除非屋主有故意隱匿,否則屋主是可以不用承擔責任。




賣家表明,孫女房間的鋼筋外露,當初沒有揭露,他們願意負責那部份,其他地方當初有裝潢遮掩,他們也不清楚,不是故意隱匿,所以他們沒責任。林先生得知此訊大為光火,「依一般買賣交易的常理,賣方有責任負責保證物品沒有瑕疵,如果有瑕疵,應該由賣方負責處理,事情發生應該是想辦法去彌補,而不是撇清」!

林先生認為,簽約過程只有圍繞在已揭露的廚房及客廳的鋼筋外露範圍討論,而不是無限上綱到整個物件其他地方的瑕疵的「霸王條款」。他也質疑,以信義這麼有經驗的房仲公司,負責的代書怎麼會擬出這樣的爭議條款?讓賣家及律師可以無限上綱來解釋整個物件的鋼筋外露瑕疵,他們都可以不用負責,如果信義不是刻意放上這條爭議條款,那麼以他們的經驗就應該善盡提醒之義務。




對於賣方表示當初其他地方有裝潢遮掩,故不清楚、也不是故意隱匿的說法,林先生也打了個大問號,「賣方是此案件房屋的第一手,住了30多年,應很瞭解這間房屋的維修履歷及瑕疵實際情況,這樣擠牙膏似的揭露,是不是有涉及故意隱匿?」。而且賣方所稱客廳天花板補強,混擬土色澤不一,不是很平整,而且還龜裂嚴重。另外,還輔以輕型鋼支撐樓地板,輕型鋼的支撐效果有限,不是適合的結構鋼,而且輕型鋼跟樓地板間有很大的縫隙,並無法取得支撐的效果。林先生質疑,如果房屋其他地方鋼筋外露情形這麼嚴重,那賣方當初會優先處理客廳這邊的鋼筋外露,瑕疵情況是否更糟糕?當初委託時有無如實告知信義?信義房仲是否知情?

此案件買方和賣方都是委託信義房屋,林先生指出,「本來想說買賣雙方都是委託信義房仲,資訊不對稱的機率比較低,所以完全信任信義房仲的會善盡把關在責任,信義應該是更清楚案件的情況,我們只是被告知方,在信息鏈我們是最末端,直到裝潢拆除才知道房屋實際情況」。

對於信義房屋主張層層把關、會替買方做事前的調查和檢測,成交後也有保固服務的廣告標語。林先生也對此表達不滿,「買房本來是件快樂的事情,事已至此,買家的權益在哪裡?出問題就壓著我們要負擔,枉顧消費者的信任,請問信義的『信』在哪裡?『義』又在哪裡」?林太太也因此徹夜難眠、時常以淚洗面,她認為,身為知識分子都會踩到雷,更何況是一般老百姓?也藉此呼籲其他消費者,「連信義那麼大的品牌都有這種狀況,合約真的要仔細看、處處小心」,以免落入房屋交易糾紛的陷阱。

記者向信義房屋詢問,信義房屋回應如下:

一、查本件賣方於委託本件房屋予本公司銷售時,本公司經紀人員已從廁所檢修孔查檢發現天花板有部分鋼筋裸露屋況,另經賣方告知廚房亦有此等狀況,惟屋內客廳、房間等位置因有固定裝潢物包覆,故本公司經紀人員無法查檢,但本公司為求慎重,故經賣方同意後,本公司即委請廠商檢測該物件之氯離子含量,經檢測為合格,本公司於銷售過程中,均已將該等相關資訊揭露予買方知悉。

二、至於客廳天花板內部鋼筋裸露曾修繕之資訊,係賣方於簽約當下始當場告知買方,經買方同意後始進行簽約;簽約過程中,買賣雙方另行合意於合約第17條第19項特約約定如本房地有混凝土鋼筋裸露等狀況,買方同意免除賣方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之意旨。買方並於該特約條款簽名確認同意。

三、本件交屋後,本公司於接獲投訴人反應,即積極協助處理,惟買方無視該放棄物之瑕疵擔保責任條款,堅持相關修繕費用須全部由賣方負擔,雖其主張與契約約定不符,惟本公司仍秉持服務客戶精神,積極協助雙方進行溝通處理。但因雙方各有堅持,致一時尚難有共識。

四、本件買賣雙方簽約時,於特約條款中約定買方拋棄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係屬雙方議定之契約自由原則,並非霸王條款,買方現欲要求賣方負全部修繕之責,本無理由,然本公司仍將全力協助處理。復因本件爭議仍在溝通處理中,請 貴媒體切勿片面聽信單方說法而影響相關人權益。倘 貴媒體僅引述一方片面說法而為偏頗報導,致損及本公司商譽,本公司必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五丶如 貴媒體仍執意報導本件爭議,請將以上聲明全部內容一併完整刊登,以免產生誤導致損及本公司權益及不動產仲介市場之公平競爭秩序!

林先生在獲知信義房屋的回覆後表示,「我一貫主張客廳鋼筋補強沒有達到安全可靠無虞的程度,應該不能視為已經善盡瑕疵修繕義務。第19條條款不應該無限上綱到整個物件全屋之鋼筋外露都不用負責,而應該限縮於已經揭露的部分,如果已經揭露的部分前屋主已經揭露清楚,沒有故意隱匿情事可以不用負責。最後還是要強調一點,客廳部分的修繕,的確跟簽約當下,我們認為的已經補強的認知,相去甚遠」。

另外,他也出示Line對話表示,當信義房屋獲知媒體可能披露此爭議案時,竟表示若媒體報導此事件將無法再幫他向公司爭取後續的處理,也不禁讓他質疑,難道信義房屋是以個案有沒有上媒體來衡量怎麼處理?而不是考量是否應承擔責任?




法界人士分析表示,賣家在這個房子住了30多年,可以合理推論賣家對於瑕疵事實很可能有「間接故意」而不一定「無故意」,如此一來,即使依照特約,也還是有可以向賣方求償的空間存在。又如果買方指控為真實,則買方似可主張免責特約條款的意思表示被詐欺、錯誤、急迫輕率無經驗而顯失公平,撤銷特約條款。又依買方陳述,受買方委託的仲介人員,不論是契約寫下顯然不利於買方的特約內容時,以及事後爭議協商時,是否盡到專業受任人應有的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尚有可議之處。特別是特約當中竟然存在同時免除賣方與信義房屋責任這段,很不合理,反而更加深對於信義在把關契約時卻與賣方利益一致而與買方利益對立的偏頗質疑。

-

通常第一次買房的民眾,其實對於簽約是陌生的,也不是每個房仲服務員都會很仔細講述每一則簽約的內容,在不清楚簽約內容的狀況下簽約,其實很危險。

但房仲公司後續的處理其實才是重點,感覺就像是把所有問題推給消費者,但換個立場想,花了一千多萬買了個爛屋,後需修繕還要被坐地起價好幾十萬,這口氣誰吞的下。

平均一個月五萬的薪水,一年能存個20萬還房貸,十年也不過還個200萬,一千多萬要還多久,更何況這種爛屋根本無法脫手,買家當然一定會覺得被騙了。

就說了買房時,房仲一定要慎選,不然就只能扛下一輩子還不起的貸款了。



看了這篇及另一篇永慶賣海砂屋的,
覺得仲介彼此大亂鬥,
真是令人期待。
只能說:買方笨...
"當時物件案件說明書只揭露廚房廁所有鋼筋外露,林先生看到賣方已經做過處理,且問題不大仍決定買下"
un3354
單"純"!
shenhung
我家前幾天陽台天花板掉下來一塊10公分x5公分大小的水泥~聲音就很大了.大到把我嚇一跳...這屋子整片水泥掉下來...前屋主會都不知道~~!! 如果不是說謊.耳朵大概都用耳塞塞住了..
thaset wrote:
買房人生大事,交易糾(恕刪)


信跟義不是都在合約裡嗎
Trillionaire2020
合約只有坑殺 [偷笑][偷笑][偷笑][偷笑][偷笑]
這些不肖公司,政府機關該大力整頓監督
就像警察掃蕩特種行業一樣
Trillionaire2020
房仲、國軍 真的是台灣社會的亂源 [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
george306 wrote:
台灣的政府真的該強推:
1. 立法房屋有使用年限


所以總統府要先拆掉??

應該是推動立法以強制老屋健檢吧!
llyujen
傻B說要拆掉老屋,傻B說不能提總統府是老屋,傻B果然是傻B。
heroljr
所以,總統府可以編列預算整修,老百姓不能花自己的錢整修???
thaset wrote:
畢生積蓄買到鋼筋外露屋清大博士怒控:信義房屋的信在哪裡?義在哪裡?



thaset wrote:
林先生指出,「本來想說買賣雙方都是委託信義房仲,資訊不對稱的機率比較低,所以完全信任信義房仲的會善盡把關在責任,信義應該是更清楚案件的情況,我們只是被告知方,在信息鏈我們是最末端,直到裝潢拆除才知道房屋實際情況」。


完全信任?~

哪裡來的信心啊到底?~


thaset wrote:
信義律師一開始就直接詢問買方可以負擔多少修繕費用,自始至終律師都沒有詢問賣方要負擔什麼責任


誰的律師,當然幫誰說話;為啥信義的律師要幫林先生追究信義的責任?~


thaset wrote:
賣家表明,孫女房間的鋼筋外露,當初沒有揭露,他們願意負責那部份,其他地方當初有裝潢遮掩,他們也不清楚,不是故意隱匿,所以他們沒責任。林先生得知此訊大為光火,「依一般買賣交易的常理,賣方有責任負責保證物品沒有瑕疵,如果有瑕疵,應該由賣方負責處理,事情發生應該是想辦法去彌補,而不是撇清」!


羅生門~

要說賣家完全沒有責任是說不過去,但要說賣家負完全責任?合著以後賣房子還得先把自家的裝修拆光光確認沒有一絲一毫瑕疵才行?~


這件事很難完全歸咎於其中一方,走法院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