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討論抄襲問題, 就內容論述比較林智堅與余正煌的論文(性別與年齡部分)

我只就實際內容將兩篇論文作個比較, 不去管這兩份論文是否有抄襲, 有價值. 有興趣的可去看張經緯的文章論點,甚至指出與陳明通自己2016年的論文相衝突.
張經緯觀點:林智堅的天才原創論文
另外, 從鄭秀玲的文章最後, 可以下載林智堅與余正煌的論文.
鄭秀玲:大家來比對林智堅兩碩士論文

兩篇論文中有關"性別"的部分, 如下:
A. 余正煌論文
1. Page.34 民調日期寫錯 (整篇論文, 除了表格, 第六次民調日期都寫成11/24)
2. 整個論述沒有前後矛盾, 也有對結果做解釋

B.林智堅論文
1. Page.8 沒有寫出假設的來源依據: 女性比較會投給C(蔡仁堅)
2. Page33. 樣本數1071與總表1072不一致
3. Page33與Page.49資料分析已說明無明顯統計意義, 還寫下"符合假設"
4. Page.33與Page49段落約四行完全重複, 且有多餘的敘述
5. Page.60 結論只是寫C(蔡仁堅)的男性支持率大於女性, 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假設, 也沒解釋.


兩篇論文就"性別的分析"截圖如下:
A. 余正煌論文
不討論抄襲問題, 就內容論述比較林智堅與余正煌的論文(性別與年齡部分)

B.林智堅論文
不討論抄襲問題, 就內容論述比較林智堅與余正煌的論文(性別與年齡部分)
兩篇論文中有關"年齡"的部分,如下:
A.余正煌論文
1.Page.35 民調日期寫錯 (整篇論文, 除了表格, 第六次民調日期都寫成11/24)
2.Page.35 樣本數1070與總表1072不一致, 也與林1069不同? 不是都是同一個資料來源.
3.整個論述沒有前後矛盾, 也有對結果做解釋

B.林智堅論文
1.Page.8 正常寫作會依ABC順序, 但林是用CBA?
2.Page.8 最後一句話後面加註期刊11, 但該期刊完全沒提到林所提的假設.
3.Page.34 樣本數1069與總表1072不一致, 也與余1070不同? 不是都是同一個資料來源.
4.Page.34與Page.49資料分析結果與假設相反, 沒有解釋
5.Page.50與Page51 模式二加入的變數為欣賞與帶來改變, 結果是20~29歲最支持C(蔡仁堅). 但提出的解釋與年齡無關. 另外, 注意2014年時20~29歲的人,在2001年蔡仁堅結束任期時為7~16歲
6. Page.60與Page.61 結論只是寫C(蔡仁堅)的年齡支持率20~39歲, 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假設, 也沒解釋

兩篇論文就"年齡的分析"截圖如下:
A.余正煌論文截圖:


B.林智堅論文截圖:
newbuoy wrote:
兩篇論文中有關"年齡...(恕刪)

單就
A.余正煌論文
2.Page.35 樣本數1070與總表1072不一致, 也與林1069不同? 不是都是同一個資料來源.
回一下,師父留一手?
newbuoy
不管林或余, 同樣變數的"樣本總數"常常兩個不一樣; 前後分析不同變數時, 總樣本數也會變化. 不知是否有高人可以解說一下?
要看問卷題目
如果是多選一
選擇A,不代表不支持B
可能是支持A更多於支持B

錯誤的解讀,錯誤的假設,只會帶來錯誤的結果
俗稱GARBAGE IN,GARBAGE out
newbuoy wrote:
我只就實際內容將兩篇(恕刪)


碩士論文頒授碩士學位是指導教授,口試委員,學校系所,教育部跟國內外大學的問題。

沒有大學學歷可以讀碩士班拿碩士學位。

可能以後也可以沒有碩士學位直接讀博士班拿博士學位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