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仇恨之前 請北京先收起飛彈打台灣。唯有沒有武嚇的天空,兩岸的和平對話才有真正的起點台灣追求的從來不是仇恨,而是自由、安全與尊嚴
2025/11/14 10:00◎ 不孝
國民黨準主席鄭麗文近日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指民進黨「堆疊仇恨」、阻斷兩岸交流,並宣稱要帶領台灣回到「和平與理性」。然而,當中國軍機繞台成為常態、外交打壓與資訊滲透不斷時,將台灣的警覺與防衛意識斥為「仇恨操作」,未免顛倒因果。
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將台灣的警覺與防衛意識斥為「仇恨操作」,未免顛倒因果。(資料照)
鄭麗文強調「沒有永遠的現狀」,暗示兩岸終將展開統一談判。但台灣人堅持現狀,正因北京拒絕放棄武力。當「和平」成為導彈陰影下的口號,任何「和解」的呼籲都難脫政治包裝。真正的和平,不是乞求而來,而是建立在主權自信與防衛決心之上。
她又指民進黨的「去中國化」造成敵意升高,卻忽略了這一歷程的民主脈絡。台灣的身份認同並非政黨操弄,而是社會在威權崩解後重新尋回自我位置的自然演進。「去中國化」不是排斥文化,而是卸下黨國意識的枷鎖,讓文化歸於多元與自主。
鄭麗文自稱代表「主流民意」,但台灣的主流從未背離和平,只是不願接受強權定義的「和平」。
鄭麗文若要推動「去仇恨」,應該是要求北京收回飛彈。圖為中國鷹擊-19(YJ-19)極音速反艦飛彈。(美聯社檔案照)
真正的理性,不是對威脅視而不見,而是有能力清醒辨識威脅。
台灣追求的從來不是仇恨,而是自由、安全與尊嚴。如果鄭麗文真要推動「去仇恨」,那第一步應該是要求北京收回飛彈。唯有沒有武嚇的天空,兩岸的和平對話才有真正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