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席「台灣有事」的公開表態,引發陸日緊張情勢,外界關注台灣該如何應對。學者提醒,大陸與日本之間原本就存在深層民族情緒,台灣即便表態,也難以換得實質利益;若因此刺激北京,更可能遭到反制,因此建議政府應以低調處理為原則,避免被捲入雙方對立。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昨分析,高市早苗雖組成自己的內閣,但現階段屬於「脆弱執政」,核心官員多以親美、右派思維為主,其在外交議題上的強硬姿態,很可能與日本內政與政黨競逐有關,且高市目前做法看起來過於急躁。

黃介正指出,此時台灣最好不要過度介入,不宜主動表態支持高市或日本的強硬立場,不僅對台沒有實質好處,反而可能引來北京更大壓力。他強調,陸日長期累積的歷史情緒十分敏感,若台灣刻意表態,美國總統川普也未必支持,頂多讓日本執政聯盟覺得台灣「夠義氣」,但意義有限;日本的口頭善意更不代表台日實質關係能夠突破,台灣仍須顧及北京反應,並以更大格局、視野觀察國際整體局勢。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陳奕帆則分析,高市在一連串的陸日外交齟齬、軍演與釣魚台巡航升溫後,已遭日本在野黨黨魁與多位議員質疑,不應將「台灣有事」拿到國會殿堂公開宣示,顯示日本右翼勢力仍受國內反對派制衡。

陳奕帆指出,高市派遣外務省亞大局長赴陸,試圖修補緊繃的陸日關係,反映高市已意識到其言論造成衝擊,公開場合又難以收回,只能透過外交途徑傳遞訊息,避免雙方再度落入惡意螺旋。

陳認為,高市剛剛上台,雖在蜜月期獲得高支持度,但對外政策仍須保持謹慎,台灣此時更不宜火上加油,看似支持日本,實則搧風點火,會讓高市更難收拾局面,亦可能徒增台日外交上的尷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