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幫我推薦一台平價咖啡機?

mahlkonig K 30 ES 是紅色版本(銀色不銹鋼刷紋髮絲)
http://www.mahlkonig.com/
網路報價
http://www.bizrate.com/coffeegrinders/brand--mahlkonig/products__att259--662231-.html
當地報價
http://www.lapavoni.com.tw/layout/product/detail.asp?gid=4&pid=555

Espresso Grinder:Model KE640 比上面那臺貴一點(好像是OEM機種?)
http://www.ditting.com/espresso_grinder.htm
http://www.ditting.com/pdf/US_K640_GZD_200207.pdf

其他大魔王等級的磨豆機
http://www.bizrate.com/coffeegrinders/products__att259818--65514068000204-5927210024085__keyword--coffee+grinder.html
其他中高階磨豆機
http://www.bizrate.com/coffeegrinders/products__att259818--15640108298-4100158268__keyword--coffee+grinder.html

至於是否要一直追求製作出咖啡餅?
小弟覺得追求咖啡好喝就好.
自己發現有咖啡餅只要"填壓確實"是比較容易達成,但是有時候在入門咖啡機機容易過度萃取而苦澀.
可是好喝的咖啡,大多都有較乾的咖啡餅.
類似有A則B,但是有B不一定全是因為A~
天空下雨,地面會濕.
地面濕,不一定是下雨.
所以兩者不是完全相等,好咖啡才是我們要的結果
個人部落格 http://gundamcofee.blogspot.com/
tom_gundam wrote:
mahlkonig ...(恕刪)

這個說法我完全同意,以我自己為例,幾乎十次裡面九次會出現咖啡餅,但有時候喝起來反而覺得有點苦,這就是粹取過度所造成的,所以真的不必把全部心力放在有沒有咖啡餅,多觀察crema的顏色、厚度可能和好不好喝有比較直接的關係。
大力丸 wrote:
這個說法我完全同意,...(恕刪)


大力丸兄及Tom兄, 弟可能誤導二位了.... 其實弟並非在追求咖啡餅的製作, 而是苦於濾杯所殘留的咖啡泥不易處理, 之前用Sampo蒸氣機在萃取完後只要將濾杯把手倒過來輕敲一下便可輕鬆將咖啡渣(咖啡餅)整塊倒出, 濾杯乾乾淨淨可馬上再次填粉, 目前新用的Electrolux ESS200每次重新填粉前都必須以水沖洗濾杯, 有夠沒效率, 不知二位都如何處理殘留在濾杯上的咖啡泥呢? 再次感謝!
Steven168 wrote:
大力丸兄及Tom兄,...(恕刪)

就算有咖啡餅在濾器及過濾把手裡面仍然會有殘留的咖啡粉,還是一樣要用水沖才會乾淨。
大力丸 wrote:
就算有咖啡餅在濾器及...(恕刪)

感謝大力丸兄的迅速回應! 是否一般幇浦機都會殘留咖啡渣(泥)在濾杯上嗎? 或許蒸汽機的高溫蒸氣可在萃取後同時烘乾咖啡渣, 倒出咖啡餅後濾杯幾乎無任何殘留說....
Steven168 wrote:
感謝大力丸兄的迅速回...(恕刪)

我以前也用過蒸氣機,的確殘留的咖啡粉數量會比幫浦機少一點,至於原理是什麼,我不是很懂。
但就算是蒸氣機也仍會有殘留咖啡粉,不可能完全不留。
還要記得,把手拆下來之後,分水頭也要稍微用布擦一下,上面也會有一點咖啡粉。
試了幾次用ESS200打奶泡似乎很難打出綿密的奶泡, 弟的直覺是其蒸汽管噴出的水氣太多且蒸汽不是很穩, 不知目前正在使用或曾經使用ESS200的朋友們是否有同樣的感覺? 有無解決之道呢? 另外, 許多前輩都說好的Espresso是經過20-25秒才萃取出30cc的"醬油膏", 弟目前使用Taimo 頂級磨豆機(FP2506S)並調至最細, 填充後並以Taimo不銹鋼填壓器以吃奶力氣壓實, 但萃取30cc僅經過6-7秒, 雖可產出不錯的crema但仍未能產出"醬油膏", 是否ESS200的能力就是如此呢? 感謝!
Steven168 wrote:
試了幾次用ESS20...(恕刪)


你這部磨豆機太差。義式濃縮咖啡機用的磨豆機最起碼也要用到901n。理想是2萬元級的。如果錢不夠,你只要買進口的咖啡磚就好了。
奶泡的事無法改變。因為便宜的機器就是如此。去另外買一部奶泡機就好了。

另外把這個討論串重頭看一次。
看不懂TOP 5%說甚麼是理所當然的
我是用 TSK1817,發覺如果能做到30秒 25CC,接下來馬上打奶泡,蒸汽的量很足,噴水的狀況也大為減少
我比較喜歡抽30cc左右,然後25s~30s
為什麼,因為一樣的豆子每天熟成都有變化
一樣的粗細,一樣的力道但是秒數會漸漸變少
比較簡單的方法,我自己用看的
後面抽出來的開始變色變淡就把杯子一開吧

多看看多學學,台灣很多先入為主的觀念
其實不需要去批評對不對
錯誤中可以學習到的東西更多
http://www.flickr.com/photos/eusoudaniel/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