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片絕對是疊在一起的,我有一台特殊型號的沒有那兩片,而是直接再原本的地方有環形凸起,其他經手過的都是兩片疊在一起。



那墊片有一面比較粗糙,粗糙的面要放一起,原因我猜是那兩片鎖緊時要稍微變形,高壓的時候水才不會滲出(做太厚不好變形)
中間粗糙的地方水雖然會過去,但是會被o-ring擋住(中間是o-ring跟墊片最緊的地方),這應該是為什麼那兩片墊片材質比較軟的原因。

joety1103 wrote:
那墊片有一面比較粗糙,粗糙的面要放一起,原因我猜是那兩片鎖緊時要稍微變形,高壓的時候水才不會滲出(做太厚不好變形)
中間粗糙的地方水雖然會過去,但是會被o-ring擋住(中間是o-ring跟墊片最緊的地方),這應該是為什麼那兩片墊片材質比較軟的原因。


我看不懂

我的那兩片己經看不出來那邊比較粗了

依timo888的說法,那個墊片是用來"固定"外圍的o-ring,也順便一提,那個o-ring我查到的規格是3.5mm厚,量到的3.xmm,那兩片墊片我量是1.2mm-當然有可能是己經變型了。

可以請joety1103大量一下凸起的高度嗎?

joety1103大這台很特殊,卻反而讓我更相信timo888的推論和我原本的懷疑:一體成型的凸起效用和"兩片"一樣,那麼理論上用一片就行了;做成兩片又不想讓水通過,這個邏輯上不太通。反之,從一體成型改成墊片感覺上製造或材料上有機會cost down。如果是要達到和這台特別的凸起一樣,一片還比較好。



印象中我前後兩台都是疊一起的
應該也很難真的找到理由吧
01有三寶:刪文、停權、鄉民不准吵
http://www.francescoceccarelli.eu/Macchine/FE-AR/lp_04109_london_eng.htm

基本上跟這台一樣,我在想零件爆炸圖會沒有那兩片墊片,原始設計上應該是凸起的。
問題在那時候的壓鑄好像會不太平整,好幾台出水那邊都有一點彎曲的情況,如果還是做一體成形的可能會滲水吧?(品管成本大概就提高了)

我當初拿到這台,有把其他台的墊片放上去比較,跟兩片疊起來完全一樣高。(機器不在手邊,無法量)
做成兩片的機器每台打開都是粗糙(有小洞 有些凸起)的面相對,我想其中應該有點因素,只想到良率可能會比較低。

另外,凸起的機器非常少見,幾乎都不是在意大利

joety1103 wrote:
基本上跟這台一樣,我在想零件爆炸圖會沒有那兩片墊片,原始設計上應該是凸起的。

我也是這麼猜的。

其實我猜放在兩個位置應該都不太影响功能,至於真正的用意或許我們永遠也不得而知;我只是有工程師的習性,會習慣性地思考東西的設計邏輯。如果有個設計不是考量到功能/成本/美觀,這個設計會被採用是很奇怪的。

今天跑去買了T型板手把,kettle拆來後,發現多了一個環及一條o-ring:


這個環及多的o-ring我沒在其他地方看過,不知道是否是原廠的,或是因為這個kettle狀況不好,所以曾經有人訂製了一個這樣的環座來解決kettle下緣的破損~畢竟是很老的機器了,都不知道過了幾手了。

有人看過類似的東西?
Mirolee 大
剛追文一下,發現你好像沒有換進水口的墊片,
這樣使用上OK嗎? 另外,有人知道這個墊片的尺吋嗎?

我量到的尺寸,厚都是1.5mm
外:16mm 內: 3mm
外:32.6mm 內: 7mm

這兩片讓我有點頭痛,OE的網頁說viton的硬度比較適合,silicon會太軟,但不知道去那裡找食品級的viton。如果有找到,懇請告知一聲。


pocketmon wrote:
外:16mm 內: 3mm
外:32.6mm 內: 7mm(恕刪)


您的回覆讓我頭痛了.
我指的是像黑膠唱片那一片, 而我買來的機器也只有一片.
這裏
鏈節的kit 也只有一片.
您提到的16mm那片, 是指沖煮頭用嗎?


OE的不是有兩片嗎?左大右小,在三根螺絲下面?我的眼睛有問題嗎?


我查過Francesco賣的,也有這兩片(還多了電熱棒的墊片)。

大的那片在水鍋下面;小的那片在沖煮頭上方。

http://www.home-barista.com/levers/la-peppina-front-group-screw-threads-t20827.html
從圖來看大的是 1130 小的是 1134

小的那片在拉桿下壓時會封住,拉捍放掉活塞向上時會打開放水;沒有這片咖啡粉容易逆流。

我的鍋爐還在等電鍍,所以其實我還沒用過。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

pocketmon wrote:
OE的不是有兩片嗎?...(恕刪)


那這樣沒錯啦...小片是沖煮頭的.
另外...電鍍, 可以告知小弟管道嗎?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