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測量有沒有考慮用紅外線探測、可以直接測到豆子表面溫度。

請問是瓦斯還是電熱模式?

華府代號9527 wrote:
在家裏客廳桌上,捕獲...(恕刪)


華府兄 太厲害了

搞完GEE之後 現在投身烘豆機的行列

不過就像一些網友還有小豆兄(machtec)說的

其實烘豆很複雜 中間過程每個豆子要的方式 似乎不一樣才可以達到最佳狀況

不過因為我也是越看越糊塗 加上烘豆的操作真的也不容易(我目前用RF300)

所以我現階段是放棄深入研究的狀況 哈

shadowz2003 wrote:
真是達人啊,自己編程...(恕刪)


感謝shadowz大,您過獎了,只是小玩具而已啦!









你說甚麼啊~肥雪 wrote:
這真的厲害
華府大真的強阿
小弟也烘豆一段時間
您有需要的話
可以跟您分享自己烘豆...(恕刪)


謝謝雪大鼓勵,
小弟常出沒在三重蘆洲區
不知雪大的山頭在哪?小弟有機會一定去跟您請教
如果雪大身體夠強健的話,那我就帶一點熟豆去。

rbt_yan wrote:
找一間小房間弄個恆溫濕控制就好啦~...(恕刪)


rbt_yan大,這個點子讚哦!
弄個溫室來烘豆應該不錯,但設備費應該不便宜。

wunshion wrote:
給您加5分, 太強了, 只有欣賞的份, 加油, 希望華府大隨心所欲的控制烘豆過程, 並烘出想要的豆子


wunshion大,別光拍拍手,快來幫我把烘出來的豆子喝掉啦!
最小量烘100g,一天烘5~7鍋,幾天就一堆了。
mechtec wrote:
大家互相討論求進步不...(恕刪)


感謝小豆大在百忙中抽空回文,提供珍貴的烘豆資訊

梅納反應與焦糖化反應,小弟在幾年前玩分子料理時有做過功課,這部份我會特別注意。
關於溫度與烘焙節奏,之前在網路上做了很久的功課
但是各家各派,眾說紛紜,實在難有明確說法
愈看愈混淆之下,只好自己來
依照各家說法,設計實驗,一個一個慢慢試
目前階段是設計出一個能穩定控制變因的烘焙器
接下來才能一次調整一個參數
探討不同參數對咖啡烘焙的影響

這是初步構想,其它一定還有很多未知數
先確立了目標,在既有資源下,踏出第一步
未來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再逐步修正
這路肯定會跌跌撞撞
還得請小豆大及網上各位烘豆先進多多幫忙

ps. 預祝小豆大 選戰順利 凍算!凍算!

伯爵紅茶 wrote:
溫度測量有沒有考慮用紅外線探測、可以直接測到豆子表面溫度。

請問是瓦斯還是電熱模式?


伯爵紅茶大指的紅外線探測是指 熱電堆式的紅外線溫度計 還是 紅外線熱像儀 呢?
不知有沒有應用實例,那個機器不便宜吧!

考量安全性與穩定度,我目前沒有選用瓦斯熱源
現在的電熱式熱源我加功率到1400W
不考量風味情況下實測,250g豆子,開風門下,能在6分鐘內二爆
昇溫速度應付500g內的烘豆量,應該是可以的。

對了,請問版上有用電熱烘豆的前輩
您覺得用電熱烘好的豆子,養不養豆有差別嗎?
華府代號9527 wrote:
伯爵紅茶大指的紅外線...(恕刪)


我有電熱烘豆. 養豆有沒有差? 我的經驗裡, 是有差的
但我不認為那叫養豆.豆子放著就隨他變化, 怎麼叫養?
我們能期待養出什麼嗎?我不太懂,但我知道味道會有變化...
至於好壞..看喝的人吧..味覺很主觀的

另外透露一下, 多跟肥雪大討教一下..他的經驗很豐富喔..我也蠻想跟去學習一下的

華府代號9527 wrote:
伯爵紅茶大指的紅外線探測是指 熱電堆式的紅外線溫度計 還是 紅外線熱像儀 呢?


熱像儀太貴 買非接觸式紅外線溫度計可接電腦連接數據即可。
以前搞實驗做過過。
用探針模式並沒有接觸到實際的豆子、只能量到烘焙滾筒.

精確的作法去量豆子表面溫度最準。
電熱式加熱法與瓦斯加熱火力熱值、升溫功率也不同
遠紅外線效果也有差。遠紅外線加熱穿透力強一點;豆子內部溫度均勻也可探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