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afish wrote:
我沒有在玩賽風
但我想賽風的控火、攪拌,重要性大概等於手沖的注水...(恕刪)


手沖主要是水溫不穩定,水溫會隨著時間往下掉,對風味影響不小,再來是注水方式也關係到是否淬取完全,磨豆機一般均勻度夠其實還好,而細粉算是風味的一環,適當烘焙就算如楊家台製機有 30%左右細粉,都不應有不當風味,所以我才說去比較 espresso 磨豆機重要性反而還好。至於平刀、錐刀、鬼齒的差異就偏主觀口感問題了,這就難有定論,自己這三種也齊全了...

持溫性和完全淬取正好是賽風的最大優勢,沖到上壺的水溫度,直到關火前變動極小 (約 1-3度),所以重點才在攪拌,砸魚大呀!玩過那麼多器材了,乾脆也入手賽風,反正不差這支吧?賽風也很好玩,混在器材堆裡,也没那麼容易被發現呀,Kono 就來一支吧!

hillside wrote:
攪拌
目的在讓咖啡粉受熱趨近平均丶萃取時間趨近一致
不是攪拌有什魔法

這基本原理搞懂
就自由了...(恕刪)


原理很簡單呀,但還是有不少人搞不懂,而且每個人手感又不同,所以才需要花時間練習,讓手的肌肉記憶那個手法,另外台灣有那麼多種攪拌法,還不就是學日本人喜歡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自創門派讓人感覺好像很歷害,嗯...實際上呢?
http://coffeegeek.com/guides/siphoncoffee

直接看這篇 rate 9.0 的文章吧!

推歪的回應基本上可以無視!
Curtis_l wrote:
Syphone 的...(恕刪)


控火次之? 關於這點我不認同, 儘管這種科普玩煮法, 對於豆子細度要求沒很高, 不表示說火侯的微控不用在意, 我自己的經驗是以酒精燈來加熱, 真的不好拿捏持續性的加熱火侯, 很有機會去煮過頭, Siphon 這個煮法的精隨是在接近沸騰的狀態下, 去做浸孕的動作, 如果改用可調控的火源, 搭配合理的攪拌條件, 會讓風味出來的更多, 我覺得這煮法不難, 時間也不用花很久, 但很有趣! 此外由於器材簡單, 所以不妨也已調控各個因子的方式, 去做一杯適合自己的味道!
再歪一下

在商業行為上,提高附加價值是很重要的一環。

所以就要搞神話,藝術化來提高售價。

師傅泡得比較好喝不是因為他攪二又四分之三圈,你只攪兩圈。

味道差異的來源在於,豆子(不要認為名稱相同,味道就相同),研磨顆粒大小,水質,而水溫的排名在以上之後。

現在咖啡店都少在賣賽風壺沖泡了,

現在都搞手沖

手沖好啊

可以神話化

你要是覺得不好

老闆會說

手沖就是這樣呀

味道淡一點

品嘗要浪漫一些要帶一些想像
看不懂TOP 5%說甚麼是理所當然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