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忙選..平價..全 (半) 自動咖啡機..

shang4538 wrote:
有此一說 ~ 潘達...(恕刪)


其實你4年前就在問了啊?!

給你一個想法,你參考看看

咖啡的沖煮,因為萃取範圍不同
所以,就算同樣的豆子,也會有不一樣的風味
因此,是否要買機器?買哪一種機器?或沿用濾壓杯?還是用其他沖煮法?
這是第一個要思考的

補充:要瞭解各種不同沖煮法的原理
就可知道應該如何操作
同時也會知道:沒有哪種沖煮法是絕對好與壞
就看你要什麼味道來選擇沖煮法
這與杯測意義不同
杯測是為了要測出咖啡的的味道
所以設立一個標準,大家在同一標準來測試咖啡
就像量身高,大家要站在同一水平才可比較一樣
不一定杯測的烘焙、手沖法就一定適合你

第二,為何要買機器
除了方便外(有些滴濾壺或全自動機還有定時功能)
我個人認為,以『煮好咖啡』的角度
機器的最大功能就是『穩定』
穩定的溫度,義式機還有穩定的壓力
以這個溫度穩定
舉例來說:在手沖的部分,我要用大水壺裝比較大量的水在旁邊煮著
一直維持水的恆溫
然後手沖壺溫度一降,我就要補水來維持溫度穩定
同時沖煮手法上也要穩定(畫圓要穩定且均速的從外到內、從內到外)
其實都是在求『穩定』二字
同樣的,賽風、法壓....不也是如此
只是這些沖煮法,使用者『自力』維持穩定的因素佔了很大一部份
而機器,就靠機器來維持穩定了

從我的前文,可知我不太喜歡滴濾壺
但滴濾壺中,有一些很貴的機型,你也可發現他們為了維持溫度穩定所下的功夫
這也是為何價格那麼貴的原因

同樣的,義式機,我那篇文章一直強調,就為了維持壓力與溫度穩定
這個努力就是義式機價差如此大的原因

所以,反過來,建議你要思考
1.你喜歡哪一種萃取方式出來的味道?
2.若以你的title,你若要選擇機器,則考慮要選擇滴濾或義式
3.若要義式,則要考慮壓力與溫度穩定,我會建議直接看1.5萬以上的機型
我的前文有提到,不穩定的機型,會讓使用者抓不出問題在哪裡

最後,老話重提:多放一點預算在磨豆機
尤其義式,磨豆機是義式咖啡的靈魂
(義式,若以GEE+900N,加一些零零總總的配件,大概要2-2.5萬的預算)

給你參考

再補充一下:很多人覺得義式是錢坑
但實際上,我在手沖也花了近兩萬(磨豆機+濾杯+零零總總....)
當想要追求極致,那是無止境的
(看看我最近買的烘豆機.........唉!)
mechtec wrote:
其實你4年前就在問了...(恕刪)
人生嘛..多問..多學..增見聞..長知識..很好啊..

也許上了年紀..手搖很累..但, 有人提 ~ 全自動咖啡機, 可能不好清理,
不用太久, 煮出來的咖啡都會有一股.. 霉味 ..
.. 想到要清洗..也是麻煩啊! ..

所以..一晃眼..4年過去了..又談起換機這檔事..

應該感謝 01提供 交流園區, 讓大家可以, 暢所欲言,
聊聊心情..優閒..輕鬆..自在..很好啊..

「悠閒」是閒適 ..「優閒」是非常閒情 ..
所以啊..「優閒」 比 「悠閒」更愜意。


個人在辦公室喝義式expresso 自己加牛奶..在家自己泡美式簡單方便..感覺各有各的風味都很好, 換著喝也都喝不膩....也許我舌尖不夠挑.

shang4538 wrote:
有此一說 ~ 潘達...(恕刪)


哈哈哈~~~~沒想到還有機會看到四年前自己回過的文章 ~~

法國壓它沖煮出來咖啡的口感如同大大說的可以保留較多的油脂成份,所以風味可以比過濾式咖啡來得豐富。除了細粉的缺點外,真的算是簡潔又優秀的器材~~~~

單品用義式機煮不是不行,但義式機的沖煮原理比較容易把咖啡的缺點及特色放大,所以不是所有的單品都適合用義式機沖煮。若想噹試,可以選擇酸、苦味較平衡的豆子,如巴西Daterra當第一槍。

版上有的人拿耶加來煮義式單品,那就可能得烘得稍稍深一點點,至少到二爆初左右的豆子才不會酸到牙齒打顫。但我也喝過加了衣索比亞豆子當配方的義式混豆,還可以保留有柑橘類的香味,真的令人驚豔!
nespresso也還不錯呀...義式口味、免手搖、穩定
洗也方便,操作簡單很多
就看味道自己喜不喜歡而已

jakyou wrote:
燦坤的義式機還是少碰...(恕刪)


原來真有這種問題,
我也是有一台燦坤的膠囊機,
一樣也是不出水,
送修回來後,沒多久又是一樣的問題,
一氣之下直接丟進資源回收筒~~~
菜冰箱 wrote:
東龍TE-903 小弟第一台自種咖啡機..建議你買903C...(恕刪)
最近考慮入手TE-903C,但聽人說903C只是水箱、咖啡豆盒、廢水盒和廢渣盒加大而已,市價就差了7K,還是買903就好。請問903C和903真的只差在外表而已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