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li wrote:
終於了解磨豆機重要的...(恕刪)


這倒是不一定,
若是您使用的是TIAMO FP2506S電動錐刀,
磨出來的品質要比上專業平刀機種還差了一大截.


Cooper13 wrote:
Brikka 的 Cream(泡沫!?) 我的情況跟大部分人一樣 ....煮完沒多久 會漸漸消失

我的終極目標還是 義式機 ... 所以我對Brikka 的Cream 沒那麼執著

兩款摩卡壺 我都有固定 粉量 跟 水

煮法就參考網路上的一些做法 然後再找出 自己順手的方式

由於我對咖啡味道的拿捏 不是那麼的厲害...

所以我不敢斷言 煮的成功/失敗

但不新鮮的咖啡豆的...真的就直接丟了吧 ..味道真的會很糟....


大大,請教您如何用摩卡壺煮出crema??
粉量??水量??火喉控制??

還是真的因為我只是用手動的來磨粉,所以煮不出來??
但我雖然是手動的但還是能調粗細.
我的摩卡壺是tiamo六人份的

感謝回答
不用浪費錢買太高級的 "家用"咖啡機 或者 "家用"磨豆機了.
"家用"再怎麼樣泡都比不上高級的 "商業用"咖啡機 跟 "商業用"磨豆機.

"商業用"一台幾十萬台幣, 泡出來的咖啡絕對跟你家用的不一樣, 光光蒸氣壓力就是不同等級了.
就像 法拉利 跟 tobe 比, 根本不用比.

家用的就不用想太多了!!!
可以泡出crema就加減喝了~~~
itomakoto wrote:
不用浪費錢買太高級的...(恕刪)

磨豆機和咖啡機從家用級到營業級的最頂級,中間還有好幾個等級
最高階的家用級與最低階的商用級,做出來的咖啡味道差距,恐怕不如它的價位差距那麼誇張
大概跟沖煮者的技術關係比較大

一切只看自己的味覺與口袋深度能妥協到什麼程度
我覺得喝不出來卻買高級機種叫做浪費
喝得出來卻屈就低階機種,又喝的不開心的話也是浪費
itomakoto wrote:
不用浪費錢買太高級的...(恕刪)


不是很同意耶

用了幾台萬元左右的咖啡機 和磨豆機 覺得都比很多外面的咖啡店來的好喝

好的和新鮮的咖啡豆和正確的比例(20-30ml espresso)大概勝過幾十萬的咖啡機吧

colinwen wrote:
不是很同意耶用了幾台...(恕刪)


很多因素是煮咖啡的人,一樣的步驟‧裡面有很多細節‧有經驗的人會注意調整‧

不注意的人只是把粉填進去,機器打開沖煮出來而已‧

當然味道差很多‧

東西是看人用的,好機器到了熟手上面‧當然可以發揮,但是給一個沒什麼概念的新手‧

相信可以發揮的效果也是有限‧
各位大大說的也挺有道理的, 市面上的確有很多在亂泡的咖啡店, 大大們搞不好泡的都還比較好喝.
而大大們講的怎麼熟練的注意每個細節去煮一杯咖啡... 小弟更是同意, 因為那是最基本的!
甚至到根據每天的溫度溼度去調整咖啡豆研磨的粗細, 來達到最好的extraction time跟效果, 等等的技術... 如果連這些細節都不懂, 還去追求什麼多厲害的咖啡機又何必呢?


我這麼講只是回憶起大學時代在國外的咖啡店打工, 店裡面用的頂級義大利咖啡機La Marzocco - Linea Classic, 那個咖啡機真的叫好阿~~~ 蒸氣又強, 又穩, 打出來的奶泡真叫一個綿密阿~~~
(當年上班時老闆還送我去參加專業barista的受訓, 從初級, 中級一路上到高級, 在那邊跟國外的barista講師學習如何泡好喝的義式咖啡, 大學畢業時我已經是店長了.)

當年剛回台灣時原本也想要買一台一樣的機器放在家裡面. 查了一下, 原來一台要價台幣30多萬...
所以就... 就放棄了... 呵呵...
現在只有一台家用的GEE咖啡機加減用, 真是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但又不能怎麼樣的感覺...
而La Marzocco - Linea Classic也一直都是小弟心中的小小夢想阿.... 呵呵.


因此看到各位大大在講哪一台家用咖啡機好, 又讓小弟想起了夢想中的咖啡機, 而感覺家用怎麼比的上專業的呢? 所以才留下上面那段自己為是的話... 真是不好意思~~~ 見笑了...
(大大們如果有推薦的家用咖啡機可以媲美La Marzocco而且又便宜, 還請不吝指教, 小弟很想把GEE給淘汰了..)

itomakoto wrote:
各位大大說的也挺有道...(恕刪)


ito兄真是深藏不露啊.擁有國外咖啡師資格還能屈就GEE這台家用機器.

我個人對於咖啡認識算是粗淺,但個人經驗是咖啡味道在烘焙時已被決定6成,
剩餘的就是保存,研磨,沖煮,來決定一杯咖啡的味道.(加料的先排除在外..)

至於義式咖啡營業機之設計重點其實是在於連續沖煮的效率跟能力...
如果以相同鍋爐設計的家用單口機跟營業機來比較沖煮一杯咖啡(例如都是獨立雙鍋,PID控溫,E61沖煮頭,電子流量控制..),跟連續沖煮10杯咖啡,你就會知道,沖煮一杯咖啡的高級家用機跟營業機沒有多大差別,但營業機在連續沖煮10杯後還能維持水準,家用機可能水溫已經無法維持標準了.

所以如果你問我家用機哪台可以跟La Marzocco - Linea Classic比較,
至少La Marzocco GS3 這台家用名機絕對可以相比擬.

雖然還是得花上不少錢就是....
yuitng大:
大大您真謙虛, 小弟也是還在學習阿~

其實我們訓練的時候將煮一杯好咖啡的要素分為5點.
- 機器
- 咖啡豆
- 水質
- barista
- 牛奶

訓練只是把barista這一個要素的技能例如:
磨豆機如何設定, 正確填壓, 調整最好的extraction time, 辨認何為一杯好espresso, 打奶泡, pouring.. 等等技能教給我們.

至餘其他四個要素 機器, 咖啡豆, 水質 與 牛奶 又是另外一個專業.
(這些要素當初咖啡店已經幫我們準備好),
比較好的一點是因為有barista的訓練, 因此好的機器, 咖啡豆等等要素"出現", 我們是可以去認定說這個OK或者不OK.
但是要找到這個OK的要素, 其實是要投資很多時間去try的 .
因此還要跟各位前輩多學習~~~ 小弟也還要多多的去摸索.


yuitng大您推薦的 La Marzocco GS3已經跟Linea classic差不多價格了耶~~~
那我要不要直上? 呵呵...
謝謝啦~~~



yuitng1121 wrote:
ito兄真是深藏不露...(恕刪)
我沒有看過營業機的內部
除了可程式控制變壓萃取的機器以外
說實在的我很好奇,到底什麼東西可以賣到二三十萬,甚至更貴
是因為用的鍋爐材質比較好,還是零件等級比較高?
還是裡面的所有管路都包覆隔熱材? 管路長度連1mm都斤斤計較以求減少失溫?

對一般人而言,像EXPOBAR這樣有PID,雙鍋爐,迴轉pump,E61的機器,已經非常棒了
應該有很多營業級的機器也不過如此而已吧
就鍋爐再大點,再加一兩顆沖煮頭給你,裡面的管路也因為多顆沖煮頭而複雜了些
其實機器運作的方式完全一樣
差別就只有上面大大所說:溫度穩定與連續沖煮的能力,讓它每一杯出杯品質穩定
這是大鍋爐與大瓦數機器的天生優勢,也是它之所以為營業用機器的主要原因

而蒸氣強度,說穿了也不過是
1. 鍋爐比較大,能儲存較多蒸氣,在打一杯奶泡的時間裡不會有明顯的蒸氣越用越弱的現象
2. 鍋爐密封強度高,能耐3 bar蒸氣壓力
3. 加熱器瓦數高,產生蒸氣較快,因此可以連續打好幾杯奶泡
蒸氣強度跟能不能打出綿密的奶泡沒有關係,只要技術到家用什麼機器都可以
差別在於蒸氣強的話打一杯可能10秒,隨便打都很成功
蒸氣弱的話打一杯可能要1分鐘,過程得不斷注意噴頭位置、深淺、牛奶翻滾情形等

其實有些店家砸重金買了很有名很貴的商用機,一開始吸睛招攬到不少顧客上門
卻疏於鍛練自己的技術,或是把重責大任都交給店員,甚至是工讀生
導致沖煮出來的咖啡不如GEE或Silvia這類家用機,更別提EXPOBAR這類準商用級的家用機

想喝鮮奶不一定就得養牛
想要在家享受一杯好咖啡,也不一定就需要高檔的營業級機器
只為沖煮一兩杯好咖啡而買一台營業用機,除了機器很炫的自我滿足,應該沒有什麼好處吧
佔空間,耗電,開機後進入可用狀態的時間又長

對了,國外稱咖啡吧台手為barrister嗎?
為什麼我查到這個字的意思是「律師」?


yuitng1121 wrote:
ito兄真是深藏不露啊.擁有國外咖啡師資格還能屈就GEE這台家用機器...(恕刪)

我覺得ito兄能接受nespresso更厲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