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喝的量很大或是要喝的人很多,簡直咖啡當水喝,買咖啡機(有磨豆功能),接下來只要慢慢試咖啡豆,就可以喝得很滿足,因為咖啡要喝的量很大,所以可以一直喝,買個保溫壺,一次煮好,放到保溫壺,差不多可以喝整天。咖啡豆可以在好市多買,反正不好喝,可以退貨,這樣就減少失敗的成本(別砲我,同包裝每批咖啡豆真的不一樣味道)
如果只是喝個口味口味,喝太多也睡不著,買膠囊就好,膠囊幫你顧好了,咖啡豆的品質,只要試完膠囊的各個口味,就差不多了,但是因為膠囊出來的分量都不多,所以只能喝個一杯。由於膠囊還是有一定的成本,所以偶而還是會用買的,但是偶而喝一下,算是品質有保障。
至於奶泡還是自己加個鮮奶,就看個人,特愛奶泡就要買奶泡功能的。加鮮奶因為是冰的,所以咖啡會降溫,如果愛喝一定溫度的,那就一定要奶泡,沒得挑。咖啡放半天,再加鮮奶,只能稍微溫,無論任何加熱,都無法回到現泡。當然咖啡機喝整天的就不能跟現泡的時候比,咖啡的饗宴隨著時間遞減。
以上個人小白經驗參考,不過喝過咖啡機,幾合一的咖啡包就回不去了,因為便宜又好喝阿
對了,如果是一邊做事一邊又要喝,由於咖啡機加一次水,我是覺得前置時間比較少。膠囊要換膠囊,通常水箱也較小,可能2.3杯要加一次水,前置時間平均來說又長一些些,但是招待朋友,可能膠囊比較有感。
要買咖啡機首先要確認你要喝什麼咖啡,濃縮的,還是美式的。
如果要濃縮的,那些手沖v60,美式都可以不用看了。
濃縮最方便就是膠囊的,推薦Nespresso, 這是最多人用的,機器約4000起,貴的跟便宜的效果一樣,只有差在外觀,顏色等等,你可以挑喜歡的, 再加上一台奶泡機,就能快速弄出一杯還不錯的拿鐵,清洗也方便。
如果喝美式,我覺得手沖或是膠囊加水都很方便,手沖的話建議買電子的,也可以當快煮壺用,牛奶就用奶泡機。
不過話說回來,拿鐵是濃縮咖啡加發泡牛奶,跟美式或手沖加發泡牛奶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還是要看你要的是什麼。
只喝加奶的咖啡
不想出門又想喝咖啡
能接受全家小七等級
1.手沖組合,手沖用的磨豆機和電磨入門2~5千多,不用像意式那麼高等級
需要購買的有磨豆機.手沖壺.濾杯.濾紙.牛奶.電動打奶泡
優點:手沖咖啡加牛奶,簡單又不用花太多錢就有咖啡牛奶
缺點:需要買手磨或電磨,濃度和醇厚度沒意式濃縮好
2.快速方便,膠囊咖啡機,數千元至萬元
要注意的是膠囊分好幾種系統,有些不能通用
除了買膠囊之外也能自行買不銹鋼膠囊濾杯填裝咖啡粉
但是這樣自行填裝使用的話,還不如買半自動意式咖啡機會更好
優點:方便,想喝就使用,出杯也快
缺點:膠囊比起買咖啡豆稍微略貴,不夠環保
膠囊粉量不多,而且還需要另買牛奶膠囊或自行打奶泡
3.摩卡壺,18人份
優點:比手沖+牛奶更濃一點
缺點:煮的時候不能走開,以免來不及關爐火過萃
4.操作不難,半自動意式咖啡機2~3千+手磨2~3千或電磨1萬多
入門如EUPA 1819A
優點:咖啡豆不錯且研磨粗細程度及粉量ok,沖煮出來風味比超商及全自動意式咖啡機好
缺點:需要買不錯的手磨或電磨,沖煮多杯時要花些時間
5.可拆奶泡壺,半自動意式咖啡機,萬元內+手磨2~3千或電磨1萬多
如Oster 5+或EU-305
優點:按下後自動打奶泡,奶泡壺用完可直接放冰箱
缺點:需要買手磨或電磨,沖煮多杯時要花些時間
奶泡壺定期要清洗,也不能拉花
6.全自動意式咖啡機,入門1~2萬到數萬元都有
Delonghi和Philips算是老牌
可留意沖煮器部分及奶泡壺或奶泡管是否可方便拆洗
優點:按幾個鍵或觸控,就會自動研磨咖啡豆及沖煮
缺點:體積較大一點,但有很多是外觀上看不到的部分
內部比半自動意式咖啡機更需要定期保養清洗
EP2231
HD8652
7.補充
天氣熱不想喝熱拿鐵,又不想喝加冰塊變淡的拿鐵
不管是用膠囊或半自動還是全自動咖啡機
冰塊盒多準備一些,可以做數天或一星期的量
將沖煮出來的espresso倒入冰塊盒
要喝的時候就拿出來加些牛奶
不但是冰的,還越喝越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