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6盧魚 wrote:
聽老一輩喝咖啡的人講,台灣一開始是虹吸式(受日本影響),20幾年前一杯咖啡要台幣150左右
換算今日物價已經是相當奢侈的飲料,後續才有引進義式以及美式
...(恕刪)
你煮過茶壺中央一根管,上頭一圓盤,盤子裝咖啡粉,
水開由管子冒上來滲入咖啡粉中,再滴下去,一直循環直到移開火,
後來為方便有出插電的.這應叫美式?滴漏式?
義式,沒記錯是一家西餐廳有這個,好大台,有一公尺高,圓的,直徑30,40公分,
小時好奇,但又不喝咖啡,
台灣開始流行喝咖啡,大慨是西餐廳流行時,60年左右,
那時西餐廳都有老師彈鋼琴,電子琴,然後開始歌星駐唱,民歌興起吉他,樂團就進入西餐廳
西餐廳那年代太多了,多到出現餐廳秀,酒廊舞廳酒家阿公店工地秀...,老師歌星樂團不夠人
一個小歌星一晚要趕8-12場
也許是對於看得到的東西比較好解釋.有圖有真像...喝東西的感覺可能就每個人都不相同.所以沒什麼討論吧...
這一篇發完是否有人想要先跳出來.發表一些咖啡品嚐的心得感想及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