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S200 + HG0222 新手試做報告


chennet wrote:
中階以下的家用機都是...(恕刪)



請問變老鼠尾巴時是否為CREMA的顏色?還是黑色?


既然是設備的問題就不強求了,至少目前這樣已經喝的很爽,以後再升級吧!阿Q一下!
老鼠尾巴從褐黑色慢慢變淺直至黃白(過萃)...SORRY,是我的錯,老鼠尾巴必須要用無壓濾杯+開底把手才能形成,如果你要直觀的了解你的萃取過程是否合格,也就是要真正踏入ESPRESSO敗家路的話,請先備好這兩樣利器....

51mm無壓濾杯不好買,網上有,但價格實在...開底把手我之前自行用砂輪機磨的,有砂輪機的話配合金屬砂輪片其實很簡單DIY,不然也要網上買,但價格一樣XXX....

所以站在過來人立場,我不會建議在EES200花錢升級這些配件,你只要用這台學會基本操作,想要更好喝就升級磨豆機與新鮮咖啡豆,之後還有想法的話,就賣了EES200,昇級中階以上的機器吧!
看到EES200就忍不住也想回覆個人的使用經驗,關於原廠的機構設定,我以前發表的文章有提到EES200所使用的震動式幫浦為ULKA製造,Model E Type EP5,而Rancilio Silvia也是使用同一類型幫浦。


從ULKA公司英國官網的資料可得知,該幫浦可提供最大15bar的水壓,及每分鐘650cc的出水量。


而Silvia和EES200比較沖煮壓力的差異在於,Silvia的鍋爈進水口前有裝置OPV(Over Pressure Valve),又稱減(調)壓閥,因為有了OPV,所以Silvia的沖煮水壓可以被設定在9bar,此時幫浦的出水量亦減少至250cc/min(可以對照上面的線圖),但EES200的供水則沒有經過任何調整就直接進入到加熱板中,從這一點應該可以解釋為什麼會有使用者反應EES200存在出水量過大的問題。


上圖為Silvia的OPV,減壓後的多餘水量會由另一個出水口回流到水槽中,圖片來源為1st-line equipment llc。

因為這種先天的結構差異,EES200的原廠增壓濾杯或許是解決出水量過大及水流分布不均的最佳解答。藉由延遲熱水通過咖啡粉餅的時間來得到更佳的萃取效果,另外也能提高對咖啡豆(粉)研磨品質的容錯率,特別是對於受限在預算而無法讓磨豆機升級的使用者。

替換成無加壓瀘杯是否能讓咖啡變更好喝? 個人的經驗是否定的,花了更多時間、精神來作研究,調整萃取參數,還不如就原廠的設定輕鬆享受就好,真要再進一步的口感就花錢升級吧。

另外,沖煮完後粉餅會積水是因為EES200沒有三向電磁閥來進行沖煮後多餘水份的排洩動作,跟沒有OPV減(調)壓閥是兩回子事。
mic29 wrote:
沒想到花了一天時間GOOGLE,還是被歸類為沒做功課,冷汗!


(有點老王賣瓜...)請問您看過我那篇『選購咖啡機與入門義式咖啡的基本知識』文章嗎?
因為裡面我都有提到你的問題


mic29 wrote:
OK,既然8秒比15秒好喝太多,以後就8秒吧!


嗯....
義式咖啡標準,我之前提過
是9bar,25秒,萃取30cc,稱之one shot(或single shot)
而double shot則是一樣9bar,25秒,萃取60cc
為何9bar,25秒?
那是因為以咖啡豆一般烘焙與研磨的吸水率與滲透率
經過長期試驗(try error),發現9bar,25秒是比較好的數據
但,25秒這個萃取時間,我也提過與很多因素有交互關係
所以,也有一個叫做Al's rule
以甜蜜點(25秒、30cc,sweet point)為基準,則萃取量與萃取秒數互為反比
每增加5cc萃取量,時間就要減少1秒(詳細請google)
但無論如何,萃取時間應不能偏離25秒太多
若要做出正常的espresso,以你的味覺為基準,大致上約在20-35秒間是比較好的數據



mic29 wrote:
買HG0222是因為爬文後有不少人推薦這台入門機,而我的要求只要比星巴克好喝就行(好像現在就已經達到目的了,那我在這裡做什麼?糟!)
第二個原因就是外型,我沒辦法在桌上擺一台香腸機(希望這句真心話不會得罪人),而HG0222和EES200外型很配!


簡單的說:磨豆機是義式咖啡的靈魂,磨豆機地位比義式機還重要
所以,你應該沒看過我的文章


mic29 wrote:
1. 請補一下VIDEO的LINK,我想看正確的作法,感謝!


我手上也沒有EES200/250的機器
但你提的問題其實很多是對於義式咖啡的觀念問題

若你可以來桃園,我可以跟你當面討論(請你喝咖啡)
(有興趣嗎?我找人來我家喝咖啡,結果都沒人來....(哭哭))


mic29 wrote:
2. 真正的濾杯,La Pavoni OK?或者推薦一下
以前爬的文都推薦先換Breville ESXL800 的把手,第二才換La Pavoni濾杯


不知你爬文的來源?
我親戚有一台EES250,原來也是在不瞭解的情況下買的
磨豆機用小飛馬
我先建議他換LP濾杯,才發現以前的數據都錯得離譜,喝起來感覺馬上不同
後來我送他一台901N以替換小飛馬,整個espresso水準又提升了一階
所以,我自己的實戰經驗,先換濾杯,這是最少的投資
而且可以讓你真正瞭解義式咖啡沖煮的變化
隨後,是否要整個設備升級,就看你了
(當然,以M01的傳統,勸敗是必要的,有錢就直接換一台吧!省得在那裡找問題)

補充:回文後才看到上面網友提到換濾杯感覺不出差異(我寫文章時我女兒在旁邊吵,害我寫了2小時)
其實,以震動幫浦(如EES或Silvia使用的ULKA EP5)為主要壓力來源的家用機
沖煮壓力是幫浦會依照阻力而產生對應壓力
因此,Silvia原廠調整出廠OPV值是11bar
那如何產生9bar?要靠適當的粉量、粉粗細與填壓去達成一定的阻力來維持9bar
所以,EES也一樣,要靠著咖啡粉給予阻力來達成9bar
但若無法意識到這個問題,不求粉量、粗細、填壓的平衡
則自然產生不好喝的espresso(也換句話說,這樣的設計,容錯率較低)
因此,EES換濾杯會變好喝嗎?很難說,因為還有一項更大的因素:磨豆機
但至少可以看出,或說驗證各項沖煮數據對espresso的影響
(要看得更清楚,就要使用無底把手了)

提醒你:我其實以前就回答過網友提問過類似問題
若你尚未購買設備,其實我會建議你直上1萬多以上的義式機與至少900N的磨豆機
因為不穩定的機器,會讓你搞不清楚到底是機器的問題,還是你沖煮的問題

至於你引的連結,其實注意到了沒?
G兄用LP濾杯,Rocky要調整新的刻度,填壓也變,其實這才是適當的數據
以前都被原有EES200加壓濾杯騙了

後面也提到,喝豆子開始喝到一些香味,這就是所謂的『細節』
適當的數據,才可以表現出豆子的細節
這才是咖啡好喝的地方啊!
以前喝咖啡只知濃、苦,要加糖加奶(奶精?)去蓋味道
現在光喝espresso就可以喝到花香、果香
這是沒喝過的人(喝即溶、用膠囊機...的人)無法想像的

mic29 wrote:
3. 如何由粉餅判斷是否均勻?






這是我的咖啡粉餅
剝開後可以由橫切面看出萃取是否均勻
(均勻的顏色,表示熱水均勻的萃取)
以及粉餅成形形狀,表示不因熱水沖刷而產生厚薄不均,進而影響萃取均勻度

當然,前面提過,EES200沒有電磁閥
(正名,Solenoid Valve,電磁閥)
所以把手卸下時,粉餅上面容易積水
但敲下粉餅後還是可以依此來觀察是否均勻萃取
若不均勻,顯示:1.粉量不足 2.填壓不平均

給你參考
小弟以前也使用過 EES200搭配小飛馬,效果還不錯,心得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hurling0-shares/article?mid=328&prev=364&next=-1

萃取影片:
http://youtu.be/_hI3_2xbRMA

粉餅積水只要加一張濾紙就可以改善,當初是用愛樂壓濾紙裁切,我想用手沖濾紙應改也行~
感謝諸位指導,豁然開朗,應該比再爬一天的文更有收穫,否則只怕還是一隻無頭蒼蠅

我真的想去向mechtec騙杯咖啡來喝喝,但還是得請示太座
如果OK,我會帶一些手工餅乾與兩個女兒一起過去,可能再吆喝一兩個愛喝咖啡的朋友一起
不過不會是這星期,公司三十週年慶
也不會是下星期,要去環島

我原本也用HG0222但是是還在用加壓濾杯時

EES200要玩無壓濾杯
先要有可以讓機器爆漿的細度且能微調
不幸的是兩樣HG0222都做不到

同價錢小飛馬,小飛鷹等絞肉機系列
雖然不能微調
但是可以靠拆彈簧去改無段

要抓出水的速度比較好控制

51mm無壓濾杯
我有買過Briville
La pavoni
前後大概四款

La pavoni濾杯的優點是平填杯大約16克
剛好可以做Double Shot
不需要二次填壓而且填壓器能壓到底

其他不是克數不夠要二次填壓
不然就是填壓器壓不到底

不過La pavoni也不是無敵
他的濾杯杯緣太高
沒改濾杯要鬆出水口螺絲

改過無法用800XL把手
會頂到底下的分水塑膠

買了一堆濾杯跟把還有改濾杯
價值已經超過這台機器
被老婆念買一堆都沒用

我覺得這台要練技術比較需要的是
La pavoni濾杯跟無底把手

還有無壓濾杯擠出來的咖啡
層次跟加壓的是無法比擬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