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開板
來請教疑惑很久的問題
請問什麼是NP法和蜜處理
謝謝
基本上 Pulped Natural 是盛行於巴西多年的半洗處理法,就是把生豆的處理程序中「發酵」的環節拿掉,讓去除果皮、果肉,還有一層粘膜(Mucilage)的帶殼豆直接日曬,將粘膜曬乾之後連同豆殼(Parchment)一起用機器打掉。這種處理法的特點是咖啡的 body 較厚、甜味更多一些、而且通常酸性較水洗豆低一些。
拉丁美洲其他咖啡產國(除了巴西之外)本來沒有這種半洗處理法,在距今12年前的西元 2000 年左右美國精緻咖啡聞人 Erna Knutsen 婆婆(她已經九十幾歲了)率先要求哥斯大黎加的一些咖啡莊園/處理廠試著採用這種師法自巴西的處理法,因為處理出來的咖啡味道更甜,好像加了蜂蜜在裡頭一樣,因此從哥斯大黎加開始稱呼這種半洗處理法為"Miel" 也就是西班牙文的 "Honey" (蜂蜜),這是蜜處理法名稱的由來!
蜜處理法的豆子開始受到市場上的歡迎,隨後幾年剛好趕上近年來第三波咖啡館風行的單品義式咖啡(S.O Espresso)浪潮,因為 Miel Process 又甜又厚的特徵剛好是絕佳的 Espresso 用豆素材,於是在拉丁美洲跟進採用半洗處理法,並且稱之為 "Miel Process" 的咖啡豆就越來越多了,蜜處理法的咖啡豆目前也是許多 WBC 參賽者偏好採用的素材。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最近短短十年內的事情而已!
所以,說穿了 Miel Process 就是 Pulped Natural,兩個是系出同門、骨子裡一模一樣的處理法,只是名稱不同罷了,也都是 Semi-Washed (半洗處理)的範疇。如果硬要說有甚麼不同的話,只有一些地區操作習慣的差異,例如哥斯大黎加的某些咖啡莊園/處理廠會採用所謂的 "demucilage equipment" 將豆子上的粘膜做「打薄」的動作,這個程序能有效降低粘膜的含水率,讓咖啡生豆在日曬過程中更不易發酵變味,增加「良率」。
附帶一提,蜜處理法是勞力密集、成本高、成功率低的處理法,尤其在潮溼多雨的地區(咖啡產地大多如此)處理風險更是高,因為濕答答、黏踢踢的帶粘膜豆子不易翻攪,也很難快速曬乾,只要一個程序有疏忽就會造成豆子產生一些不好的氣味(發酵味、洋蔥味甚至霉味、醬油味)或是風味上的鈍化、呆滯。好的蜜處理咖啡豆確實得之不易呀!
Hope this helps.
JamesC
coffeebean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