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規定, 一定要有箱子才能交差


本體+豆槽 高度61cm, 晚上一直在調整桌面高度, 就是為了容納這台大傢伙

聽縮有這張貼紙都會比較威嗎 ?

心得 : 沒事不要去碰大刀盤的磨豆機, 尤其是用自己慣用的豆子, 會讓小朋友崩潰的
同一隻豆子只能說風味更高層, 且綿延不絕, 繞了三天三夜還在繞

所以小朋友就崩潰了
=======================================================================
經過了一年手滑了一下升級第四台磨豆機
, 又是機緣之下升級了同刀盤的直落電子秒數款不囉嗦 三張圖搞定
本體依舊高大

電子控制面板,中間是手動模式,必須按壓不放才會持續研磨,放開後停止研磨

觸動開關,凡是使用面板的一杯&兩杯功能,一定要按壓觸動開關才會開始落粉

老樣子 , 收工
大刀盤的缺點依舊 , 優點也依舊
心得 :
1.電子直落粉款式的營業用就是拿來戰鬥的 , 必須有足夠的豆子來壓重 , 出粉時間才會正確
2.超難清潔 , 要清都要拆刀盤 , 只能在第一次使用前先磨掉5g~10g左右的粉來排出粉道的隔夜粉
3.佈粉比較平均 , 通道效應較少 , 這是相較F5的心得 , 兩者的落粉方式本來就不同了
=======================================================================
2017/02/01 更新
剛好趕在過年期間上戰場服役
電子控時的果真要用在連續出杯的場所中
加上營業用散熱風扇的加持 讓小弟今年可以繼續負責咖啡的項目
但還真是個大傢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