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在觀望Lagom option-o的時候很想入手,體積輕巧不佔空間,但又聽到有淺焙豆卡豆災情,因此遲遲不敢下手。直到四月時看到這台WP38的時候,想說售價還不算高,甚至不到業界標準手磨C40的價格,於是想說從淘x買來玩看看,想不到出粉品質意外的好,且體積輕巧250*100*100mm,重量約兩公斤,CP值非常高。


這台設計的架構很像Niche ng63,馬達轉軸與內刀盤固定旋轉,透過調整外刀盤的升降來調整粗細度,有明顯致敬NG63的意味。上蓋是磁吸的,定位明確,鋁合金的材質摸起來冰涼涼的很有質感。


刻度調節的部分跟ng63一樣是用旋轉的方式,但並不是無極調整,一圈一共60個刻度,每個刻度切換時都有噠噠噠的聲音以及節度感,手感很不錯,內部應該是有小鋼珠之類的機構在產生這樣的手感。

整機都是陽極處理的外觀,連外刀盤座都是,做工算是細緻,但說不上是完美,烤漆的部分還是有不均勻的地方。
外刀盤座是透過兩個夾具配合插銷來組裝,構造很簡單也很好清潔,只是外刀盤有點難拿起來,需要用個竹籤或竹筷把外刀盤座抬起來,才有手抓的位置。


外刀盤座的支撐彈簧,這個架構跟ng63幾乎是一樣的,只是ng63用的是MAZZER的刀盤,而且口徑63mm跟這台38mm的有尺寸上極大的差別,所以在研磨上慢了很多,但一般家用單劑量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困擾。

拿起外刀盤座之後可以看到內部有撥粉片跟馬達是連動在一起的,這個結構也神似ng63,構造很單純也很好清潔。為什麼說他致敬ng63,因為他連主刀盤的固定螺絲都可以用niche附帶的螺絲起子轉開,真是太巧了。

內刀盤看起來十分眼熟,於是我拿出手邊的業界標準來比較一番,果然不出所料的完美致敬。這感覺是同一個外型啊,只是對岸的做工還是沒有德國工藝來得好,細膩度不在同一個水平上。但令人驚訝的是風味喝起來是乾淨的,真的讓我很意外,看來效法業界標準還是有其優點的。自此我的c40只有在外出才使用了




電源是外置的類似筆電的變壓器,但我認為應該是有額外的調整,因為通常馬達在啟動抽載的時候會需要很大的啟動電流,一般筆電的變壓器不適用給這種馬達類的產品,會因為瞬間輸出電流不足而轉不動馬達。所以應該有特殊設計過。

原本買這台是要手沖用,因為niche 義式手沖來回切換比較容易卡細粉,先前爬文也說刻度調粗調細也會造成刻度偏移的問題,於是想找台負責手沖的電磨,但我又不想忍受小飛馬泡出來的馬味。一直在找小錐刀的磨豆機,喜歡乾淨酸香明顯的口感。
這台不僅僅可以磨手沖,連義式研磨也可以,我用的刻度是3來研磨深焙豆,幾乎是快要接近歸零點的,也就是說,如果要磨更硬的淺焙豆義式,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原廠的說明書也說不建議磨淺焙義式。至於義式風味,我都是製作成拿鐵,因此跟ng63喝起來味道差異不大。
手沖風味上我比較常喝莫札特或小蜜蜂這類莓果香氣較強的中淺焙咖啡,這台的乾淨度很不錯。沖泡後的分層粒粒分明,不會有小動物系列揮之不去的細粉泥渣,喝了第一杯的時候覺得等海運那麼久是值得的阿。
整體評分:
機體體積: ★★★★★
便攜性: ★★★★★
性價比: ★★★★★
乾淨度: ★★★★☆
均勻度: ★★★★☆
噪音: ★★★★☆
研磨速度: ★☆☆☆☆
義式刻度研磨能力: ★★★☆☆
最後分享一下這台我認為的缺點,在刻度調節的時候,因為機體非常小,所以底座摩擦力小,轉動調節環的時候可能讓整個機身也跟著轉,必須用另一隻手來扶著進行調整刻度。
還有就是這台並沒有像Ng63有入豆蓋的安全機制,電源按鈕按下去就開始轉了,如果是手不小心在刀盤附近或是清潔時誤觸電源開關是非常危險的。在拆機清潔前務必拔掉插頭。
謝謝賞文,如果也有同好入手的話歡迎分享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