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為何發這篇落落長,先說偶不是YT,也不是業配,沒拿半點好處,純分享
代理商主動商借DF83V玩一星期(先後買過DF83、DF64V還是有特殊禮遇)
先說之前清空間陸續賣了3台電磨(含DF83)為了等待98MM平刀到來,萬萬沒想到DF83V橫空出現,就在買DF64V時, 代理商就有說會有長大版DF83V, 沒想到是來個平台式DF83V大改款,看到國外YT圖片時,外表顏值這不是偶的菜 (為何不是斜塔式)
更意外代理商更是在國外發表不到半個月,引進DF83V來台(準備送審),以更早之前DF系列都是國外發表最少3個月到半年, 才會引進
當天到貨,正巧去代理商那買豆子,就這樣陪老闆開箱,看到機器,平台式如果作成EG1向前傾斜,那就有看頭(主流嗎),等全部拆解後,才了解為何頭重腳輕向後傾(魔鬼藏在細節中),細節就不多言!
83mm平刀也用過好幾台,外表顏值就這台不是偶的菜DF83V,密集使用了3天,驚豔就是驚豔,83mm平刀有83mm錐刀的風味值(個入的淺資淺見,畢竟口味是主觀的)
想說能不能在這台DF83V壓炸更多風味,速淘83mm ssp lab sweet刀盤回來測試,看來可以先不用換刀盤了!

DF83V是全新設計刀盤和1代不同(和64V相同刀紋,只是放大到83MM)
在轉速600-800是個人覺得最平衡風味,
左邊-意式刀盤 右邊-手沖刀盤

df83v從代理商取回(代理商己測試3天)先全拆開清理,拆開後,清理之前全部(含刀盤落粉)約0.6g

入口倉-內罝防跳豆擋片


入豆口(內徑)27mm

落粉口(內徑)24mm

逆時轉內圈5,逆時轉外圈4打開刀盤室(轉內外圈不用工具,只轉外圈,不會動到刀盤間隙}這面板操作像極了德國獨立工作室titus 磨豆機(也是直驅後刀盤,前入豆倉也是作在前刀盤之前)



軸心48mm,長47mm


入豆腔室開口48.5mm深42mm



落粉口檔片-不鏽鋼

靜電針

轉速表旋鈕為段落阻尼式,一格100轉(300-1600)

豆倉卡旬4mm

機器內卡4.7mm

完全和傳統臥式相反結構,電機直驅刀盤在後面, 固定刀盤在前面,下卡旬4mm在前面(豆倉取出就可清理,傳統豆倉在內,軸心擋住,空間小不好清理)所以臥式作成向後傾斜

作了5把,取樣第4把(個人感受風味最平衡)
豆子→illy中烘
刻度23-轉速600
18克進,17.5出,壓吹氣拍出17.9克
bianca v3 全開wd75 1:2-36g pcl粉碗 26秒




以上為淺資個人略知皮毛
有優就有缺,待再使用幾天再補輪述(未完待續)
補充
末來上市,有義式刀盤和手沖刀盤可選一
備註
代理商送審通過需等待3個月到半年,才會上市
商借來的,己徵得代理商同意可分享咖友,不要問偶價格
YT影片可參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_dOK4bCCE&t=553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xs4bXdiVO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kuDkV3aK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UXgqtrbO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