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頂農莊的老闆,你的態度可以在差一點沒關係!

應該是少賺兩台人頭的露營錢,覺得不划算吧!
600x4 - 500x5 = -100

600x4 - 500x6 = -600

包場?
以做生意的角度看.其實老闆並沒有錯!

舉例開一間牛排館.

一樓的客人只來三桌.......但願意包了全場的錢

(路過的還以為生意不好勒)

二樓的客人訂位時想坐一樓.但老闆跟他們說,一樓滿了.只能坐二樓!

但二樓的人看到一樓沒滿....會不會抱怨老闆的誠信有問題??

很多人都有說出重點,只是不曉得怎麼有更多人鬼遮掩沒看到。

整串看下來兩邊都有問題沒錯阿!

這邊不討論老闆有多佛心,除非他是免費開放,不然只要是收錢就不要屁話太多。
規則就是規則,規則就是品質,不然上餐廳吃飯,老闆可以說我不收你錢但是你的餐是別人吃剩的你要嗎?
老闆都提前確認了,不如一開始就說人不夠就換,既然自己改變了規則那就請自己好好負責。

開版臨時又有變卦,店家有權利拒絕,但有嗎?還來收錢阿?那就吞下去阿,這有什麼好說嘴的。

不然收之前也可以講明臨時變卦要嘛就換,要嘛就走,兩方也算各退一步。

版主很少就提到預定日很早之前就通知少一人,老闆自己接受的,那就不要再說什麼之中拒絕多少人損失多少,個人造孽個人擔,擔不起...收一收也好
損失兩間的口碑,也得看是正面口碑還是負面口碑
以這討論串的內容看來,會是正面口碑?
你沒在客人入場前就拒絕,就是認可這樣的消費,這種態度只會被客人反彈

另,你舉的例子太過於極端,對討論沒有任何的幫助
但是我還是可以告訴你,你能被客人抱怨其來必有因
若是顧客造謠,有個東西叫法院

牙縫欸 wrote:
我那篇的回覆是回覆我...(恕刪)
我想大家都是露友,就別再爭誰對誰錯了,我們都不是當事者,很多事情用寫的也不容易表達,就當成以後露營訂位時所要注意的地方就好了。
睡了一覺這棟樓竟然登天了!!哈哈!!

總之大家以和為貴...當然也要感謝樓主分享他的遭遇...

以後大家出去玩要多多注意。祝福大家


這應該是個完美的句點
綜合大家猜測,我猜

營主有大中小巴數台,每台巴士是算人頭(帳),要包車一定要滿座
樓主選了大巴也滿座,所以營主派了大巴接客
後來因時間觀係未能通知營主人少了,現場說會付大巴的錢
營主因不能調派合適的車款而舌舌唸了一下,而樓主因此也不愉快的想我都付大巴的錢為何還舌舌唸
從此互相不愉快
我猜
營主可能5車派大巴..合理
4車可派中巴...雖然大巴也OK...但規定就只能中巴
原大中小巴車次一次可全上山,現在因有未滿座造成上山要分二次
而山下等車的人可能因等不及上山就不坐了..

本身經驗
國姓黃金森林露營區...預計10帳,營主給了A1區10帳
但因時逢7月,車數一直變,期間一直和老板溝通車數可能會不足,若車數真不足,多餘的位置可讓出
營主說還是先預留,等最後真的不行再挪
後來我們只剩6車,而大概7月吧?現場未滿,營主直接A1區照給包場算6車的錢
皆大歡喜

一個服務業,能夠包容錯誤的能力,和規模有關。

例如:
跟一個小餐廳訂20人位置,實際卻只有2個人到,但付20人錢。老闆下次可能不會再做你生意,因為沒煮的食材可能都要丟棄,廚餘處理也需要錢,也許還有我們不清楚的隱含損失,不是那付了20人錢可以彌補的。

但是,如果跟大飯店訂20人位置,實際卻只有2個人到,但付20人錢,店員只會淡淡一笑,表面還是客客氣氣,幫你安排好一切。不是大飯店果然服務好,而是它有能力包容顧客的錯誤,犯不著和你翻臉。


和商家完成的約定,請盡量遵守。
不能遵守,請儘早與商家協調。
無法協調,請包容對方的態度。


不要因為付了錢,就忽略了「自己未能達成約定」的錯誤,和帶給別人的困擾。對方因此而生氣,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對方態度好,是他的雅量,但請不要強求每個商家都脾氣好,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實力)來接受顧客的錯誤的。
以前我是做生意的

早期我做生意有點像最近的日劇 "10倍奉還"
有個同類型的店(我比較新 設備比較好 但是價格比較高)
為了搞倒我 於是去經濟發展局跟一些機構檢舉很多奇怪的地方
有營登 公安 消防 地目 違建 衛生(怪了 我又不是開餐廳的)
雖然這些我都合法 也都過關了
但是店裡常常都有人要來檢查(有幾周 幾乎每天都有人來...)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怎麼了
自然會影響生意
(我印象中 有次被檢舉有通緝犯 來了1X個員警 門口兩個拿步槍的守著 10多個進去逐一盤查 連續幾天)


後來查出是誰惡意檢舉
我的做法是
"送錢給他"


我每天請5~10個小朋友去他店裡消費全部機台
1人顧多台
連續消費快1個月吧
花了快20萬吧

這1個月內
他的老客人去都沒台玩
都跑來我這
我自然很認真接待 招待
讓他們了解我店裡的優勢


1個月後 我把人抽開
他的老客人再也沒回去了...
再撐2個月 他就倒了
為了不到20萬
一間幾百萬的店倒了..
================================================

現在台灣營區那麼多
大部分人露營時間 一個月可能只有幾次
我更有好幾個朋友 買了裝備可是一年只有露到2~5次..
而且還是他們帶我入門的..

認識的露友更有數十個都有一個習慣
不露同一個營地
因為太多營地沒去過了
每個都說會再去 可是從來沒有看他們再去過

"錯過一次 可能永遠不會再去了"



綜合以上
誰對誰錯我不知道
但是依經驗來說
我不認同有錢就能包場這種事情



從網路上各方爬文 討論串
可以得知
這個營地本來是私人場所
被露友拱出來做露營區的
(樓上大大有分享連結 不過要有八大帳號才能看到)

其中也有看到文章說 老闆在2009年曾說過
比較不喜歡人包場
為了讓更多人能使用 也顧及散客的機會


之前有也人說 營主光是弄路就花了1千萬
就算有灌水
抓500萬就好了
我也不認為賺的回來
大家自己算一下就知道了吧
山區道路的損壞速度 跟營收
有可能回收嗎?


另外營主 不開放營區了
更是證明營主不是營利為主



而且當網友提出不同的見解時
充滿情緒性的樓主
很難認同他當時的態度也是很良好的



其實 各自以各自的立場來說
也許都是小事

但是從別人的立場來想一下
也許就能知道對方在意的點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