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禮拜天凌晨下雨、早上下雨、下午拔營時也下雨,但整體來說還是一趟很棒的首露經驗。
原本不太投入的老婆也開始跟我討論起回來後要添購哪些設備(哈哈!這就是我的目的啊)
這次帶了150尺的延長線,所以用電沒問題,用水也很方便。
另外有些問題請教:
1.因為下雨,所以帳篷底部跟防水地墊接的那一面濕濕的,原本想曬乾的,
但突然又下雨,只好大概擦了一下就收起來,請問需要隔天馬上拿出來曬嗎?
還是可以等個幾天,會不會對帳篷有什麼損壞?
2.這次設備帶得很簡陋,2張有靠背矮凳,1個RV桶拿來當桌子,結果當然被嫌得要死。
所以可以添購新的桌椅囉!請問各位前備有什麼推薦的嗎?折疊桌跟靠背椅。
3.最近在買露營設備的過程中,發現Y拍跟露天各店家的價格好像都是統一價,而且沒啥折價空間。
請問各位前輩購入相關設備的管道為何?會去實體店面買嗎?還是大賣場(臺南剛好有迪卡濃),
還是大家都跑去淘寶了??
nellknick wrote:有人會在回程的路上若天氣好就找個空地攤開來曬,
1.因為下雨,所以帳篷底部跟防水地墊接的那一面濕濕的,原本想曬乾的,
但突然又下雨,只好大概擦了一下就收起來,請問需要隔天馬上拿出來曬嗎?
還是可以等個幾天,會不會對帳篷有什麼損壞?
若直接回家就晾在車庫的車頂上,
或是攤在 客廳/房間 後開除濕機,
如果室內空間不夠大的話不用一次全攤開,
先折一些起來分次攤開除濕,
至於損壞,帳篷布應該就是發霉吧!
沒乾燥下次搭可能會有股霉味甚至長霉斑喔,
霉斑除了不美觀,濕的情況下沾到衣物、包包也被染出黑點很難洗,
還有把營柱也要擦乾,順便檢查有無氧化、磨損、變形、塵土..等等,
有彈性線的營柱,比較好的收摺法是先從中間折,
然後再兩節、兩節一起折,
這樣可以讓裡面的彈性繩受力平均延長使用壽命。
1.營柱組合好時的狀態(假設是7節)
-------
2.先從營柱中間對折(一段3節,另一段會有4節)
===-
3.再兩節、兩節折
=
==-
4.再兩節、兩節折
=
=
=-
5.再兩節、兩節折,最後變成一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