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11072002 wrote:
台灣軍方只有一頂?跟...(恕刪)



化學兵消毒連的消毒車

就可以一車供應30人員同時洗澡

洗到會燙



好多年前當兵洗過

狗宏 wrote:
不好意思,我的説法可...(恕刪)


內建鍋爐...真好耶。

吃油?還是[電力]?還是....憑空自己熱?

不少人都在夢想會自己[發熱]不需要外在能源的[熱水]。

之前看到台灣公共電視播放無核國家領導地球人類的工業國家德國準備在幾年後變成[無核國家],所以對外輸出的工業產品與當地國人民生活所需的電力通通非核,還誇張的要[生質],連[屁]都變成能源轉換的一環,還有乳牛擠出來的牛奶的降溫過程也可以把熱能加冷水變成熱水讓牧場周邊的民宅戶戶有熱水可以用。真嚇人的邏輯

德國人能這樣做的的前提是:把人類生活的空間當作一部機器來設計運作。人民接受新能源方式的教育。還有國家考試證照變革加入菲和環境的技術檢定等。

德國人還想到他們可以幫全世界各國封閉核電廠,賺取大量外匯讓德國人子孫可活個兩三代。德國人真是優秀。日本人在車速只有時速三十公里就在台灣規劃高速公路路線了,這兩個種族都很嚇人。

68102020 wrote:
化學兵消毒連的消毒車...(恕刪)


原來消毒車有這樣功能。真好。

這次沒有動用化學兵車來幫空難現場提供熱水不是軍方的第一選項?還是軍方想表現什麼?(軍方的道具在這幾年都很受到露營族重視,但看到[展出]的都是露營節淘汰的規格,很讓人失望)

總覺得這次救難過程發生在台灣的首都與最先進的市區內,但看到救難的方式直覺是未開發國家才會採用的方式。

套句柯P的說法...真高級...真丟臉。(「真丟臉」是不少電視媒體刻意剪去不播出來的,台灣的電視新聞媒體還想用這種伎倆也很奇怪)

chin11072002 wrote:
吃油?還是[電力]?還是....

吃油,但是吃汽油還是柴油,我就不知道了。

PS:査了一下,應該是二種油都要。我想是引擎吃汽油,鍋爐則使用柴油。
http://b.blog.xuite.net/b/2/d/e/12584724/blog_32120/txt/66500375/10.jpg
從漢人來了島上以後一切都變了,黑暗籠罩了我們的前途,從我小的時候,族中的長老就有一個疑問,我們該怎麼做?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

狗宏 wrote:
吃油,但是吃汽油還是...(恕刪)


挖,如果這道具可以小一點,方便攜帶,且可以很有效率的加熱水變成熱噴水供洗澡用,那些玩汽化燈、煤油燈的露友一族應該不會排斥

這種規格的[洗澡熱水器],畢竟這道具用途很多,且這風格的露友的露營道具中都有[油桶]。

PS我是超輕裝型的,最好都是巴掌大的輕且功能很多且很利的。洗澡科學化解析=清楚汗水發酵味道與活動中的污垢、天候因素皮膚分泌油脂與調整體溫等用途。

從這觀點來看,空難現場也可以三溫暖熱氣+噴霧冷水洗澡達到提供熱水的目的。

chin11072002 wrote:
原來消毒車有這樣功能...(恕刪)



一台化學兵消毒車

供應整連野戰步兵連,洗熱水澡

也沒問題~



當兵野外洗熱水澡乃人生一大樂事

68102020 wrote:
化學兵消毒連的消毒車...(恕刪)


沒錯,我就是化學兵部隊的。

我還真的洗過,模擬化學汙染後,把防護衣脫下,然後慢慢洗澡。

丟臉的是,我是洗給大家看的,因為算是讓外界觀摩表演的。

還好是表演,所以還有穿著內褲。
T486+沐浴架 整個水氣就是很細緻 還有熱水呢 下基地跟88水災都有洗過 陸戰化學兵留

altec6452 wrote:
T486+沐浴架 整...(恕刪)


有88水災經驗的分享,太好了。

如果還有其他經驗分享,可以貼在網路上給後代子孫找故事。

我小時候常聽老爸說古早時代的八七水災怎樣,

小六時自己體驗過在賽洛瑪颱風雨最大時候的,一個小孩子牽著腳踏車.....在水淹及腰的一片汪洋中[漫步].....

當然那次風災全村房屋幾乎全倒,連小學的日式教室房舍都倒的插不多,慶幸我家還好好的,沒有損傷。

八八風災在台北看著天氣資訊直著急,中南部一定完了,加上北部艷陽高照,中南部一定死得很慘...

最讓我氣不過的,其他三台無線沒有新聞頻道,民視電視台竟然不播放即時新聞,還在播帶子的節目,真是惡劣...也讓人大失所望...

納莉風災時北部的電視台SNG車變成救災利器,在八八風災最關鍵時刻時,這些無線電視台竟然都在[放假]....



湯姆龍 wrote:
沒錯,我就是化學兵部..丟臉的是,我是洗給大家看的.(恕刪)


這哪視丟臉的事。

很光榮耶,可以當作故事給人打聽耶~~

二十世紀末有幾個新聞事件都是當事者想要[出名]才製造事端,

藝人更是搶鏡頭搶得很過分的

個未提到化學兵的洗澡方式引介給露營界利用其實蠻不錯的方案。

省水又可以達到洗澡熱身的功效。

雖然這些外在的熱的感覺只是個KI摸吉。

(身體要有熱感還是要血液流通順暢直達四肢的血管末梢,方法有全包、運動與吃促進血液循環的成分的物質、充分的能量食物供應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