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扛著小折單車袋與背著泳裝背包應該是這位[背包客]的形象,台北市人應該看不出來這位背包客要[露營],且所有露營道具都在身上,這是[輕還要更輕]背包客的[IMAGE],我不喜歡包裝,因此這位背包客很[素人]
因進入梅雨季節,抗地表水流與突發雷雨等的襲擊,雖然西部梅雨,東部焚風,南澳可能很熱無風,這是氣象界說的,但今年梅與有可能是西部梅雨,東部東北季風,東部地區可能有瞬間超大豪雨的可能。這樣的前提下,讓我打消鋁箔帳當主帳的念頭,取消後裝備裝檢就變成有條理多了。因為露宿帳是高係數防水透氣的,基本上不怕超大豪雨襲擊,且準備單車專用的塑膠布斗篷雨衣,防水係數破萬

,睡在地上還有單人充氣睡墊可以撐高且凹凸不平可以讓地表逕流流通,應該不會睡覺睡到一半在水灘中吧?

把露宿帳、天幕整合成一包,為了節省空間,只準備六條制式露營繩,其他都用PE海釣線、棉繩架設,避免繩繫割布面,多準備營釘分散力量以抗大風。根衛浴帳的借了細營釘11根,這次添購的7075輕硬鋁營釘6支與露宿帳原先就配有六根鋁營釘,應該夠各種造型帳篷組裝的需求了。
不喜歡訂票,漂泊吧,圖的就是自由自在,設定的火車是不用畫位的車種,隨到隨搭,小折式行旅也是[座椅],座椅管金屬重壓後會把車袋挖個洞,這是小布十六寸不銹鋼管座椅管的經驗,陽鋁管會把單車袋挖洞嗎?避免歷史重演,把座椅管末端用水電膠布封裝好讓當座椅座時壓火車地板不會挖洞。
照片中除了藍色的泳裝袋包、相機腳架包在肩上外,其他都要裝入單車袋,小折在裝袋中就是[附載行旅包的骨架],有兩袋要附在骨架中裝置,其中最難受的應該是樂扣炊具盒(防豪大雨中還有非常乾燥的炊煮道具可用,最重要的是有個乾淨的調理台可以用與相機受潮後可以馬上處理的乾燥箱),這部分掛在車輪上增加車椅面積,而露宿帳布面軟可以包附單車袋時靠近臆窩比較舒服。

到南澳要幹什麼?
兩天一夜的旅程
露營當然要在營區生活囉,純睡覺可以野營不用進入南澳農場。
因此把南澳三寶一餐解決之後到南澳農場休息享受農場風光梳洗睡覺後,隔天安排[露營休閒活動]--南澳長灘拍日出與南澳溪口淡海雙釣竿釣魚之旅。
抵達南澳火車站後可以先背負單車在火車站前吃南澳三寶之一胡椒餅,接著騎單車往南接上台九線後北上吃南澳三寶之二的烏醋麵,接著經過兩家超商(萊爾富、小七)(常買不到冰塊)、當地超商五金行、麵包店(買土司取得釣淡水魚釣餌)與菜市場(蝦仁當釣餌、加菜用)等補給,接著是建華冰店吃冰與取得一些[碎冰]保存釣餌用。之後可以騎單車到南澳農場囉。
隔日清晨離開南澳農場到南澳海灘拍日出、煮咖啡吃早餐賞太平洋日出(縮時錄影五點到九點,需行動電源支援相機)。簡單海釣後騎單車到南澳漁港吃午餐取得蝦仁後到南澳溪北岸海淡水雙竿釣魚。(白鰻吃什麼碗糕會上鉤阿?)
傍晚騎單車到南澳市區吃南澳第四寶湯包後搭火車回台北。
這是可以隨興的,只要天氣OK,隨時可以出發的。
藍色泳裝袋中除了行旅中必備的盥洗衣物外,睡墊、野餐墊、大型塑膠袋、野外求生工具(刀具與野餐菜刀分開)與醫葯包(外傷退燒感冒等)、相機用品、小腳架、救難鋁箔帳、失溫毯、隱形殺窗布、防水係數破萬的塑膠單車雨衣(可以罩住保冰籃與騎乘者)等。
比較難處理的應該是露宿帶與騎單車過程中的腳踏車袋。原先想保持城市之旅輕鬆背包客的IMAGE,這個會影響到[輕快]感。之前會想到用鋁箔帳的原因也在此。這次把鋁箔帳當作應急用,海釣時如果天氣炎熱可以遮陽用。
本來還要自製防風板放入樂扣盒中,但考慮到鋁板在太陽下加熱可以煎蛋,就把制式的露營登山道具鋁箔防風板加入行列中,另外作用是增加保冰籃底部硬度,增加乘載穩定度。同樣的,兩支被用的自拍桿(單腳架、營柱與三角架組合增該高度等)裝盒後根防風板一起放增加保冰籃底部硬度。
對了,如果你要到南澳火車站前租單車在去南澳路營,輕還要更輕,真的很輕,只是不能用泳裝包包裝,要有行旅包裝輕裝備租到淑女車後再把裝備放到菜籃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