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14"小小折露營(更輕更大的露營空間)

說真格的,如果不是要把自己心愛的單車在喜愛的景點合拍的話,可以只袋裝備搭火車到男澳租單車在開始騎單車旅遊。這應該是最輕便的方式。

因為從台北到南澳有無敵的火車班次[區間快],周六上午9點05分從台北到南澳才11點41分,花195元,去程車行時間只有2小時36分。跟自強號、莒光號相當或更快。回程從南澳到台北的松山站,星期日在南澳用午餐搭下午13點43分的[區間快]回到台北松山才2小時24分(16點07分到台北),186元,火車車資381元。

因住在公館溫州街,搭捷運到台北車站要在中正紀念堂轉車,如果想一班捷運可以到松山站,捷運松山站轉火車松山站要[走路約300公尺還要上下樓梯],不適合自己帶小折,但可以買火車腳踏車票,只是捷運與火車都有限制單車進出車站的規定。

露營裝備因為去南澳遇到超級好天氣,沒下雨,天氣炎熱,樹下營位爆滿,根本找不到可以借力使力的營位,最後找到一根電線桿、水泥板營位,地板熱烘烘的營位說真格的真不好受。加上蚊子很多,晚上10點42分之前根本無風,天氣持續維持在27.5度C+相對溼度99%下,汗水直流、蚊子猛釘,露宿帳根本沒有作用....

如果不需要封閉性的帳棚,小小折單車行只須要帶蚊帳+天幕就夠用了。真的遇到大雨,210D的小天幕夠用了。

蠻其特的,週六晚上10點42分開始吹山風,中央山脈山頂的風往太平洋吹,山頂下來的風果然很冰....氣溫直降..終於可以躲進露宿帳內免受蚊子叮咬的痛苦囉~周日五點左右起床去拍日出時氣溫23度,還好有帶薄風衣。氣溫上升很快,周日上午拍完日出後回到南澳農場營地七點多,太陽底下氣溫已經上升到37度,八點多更誇張已經到47度,太陽底下....(樹蔭下氣溫約31.5度)

晚上忍受被蚊子叮咬的痛苦把單人吹氣睡墊因為不透氣很悶熱,花了將近一小時才把睡墊內的空氣擠出來到最小...後度有增加一被約13公分高吧。如果沒有下雨,這到具可以不用帶囉~

如果你要自己帶心愛的小折搭區間快火車遊南澳,210D+蚊帳、野餐巾兩條,一條當地舖,一條舖在草地上就夠用了。

致於營柱,相機用的自拍桿真的可以當營柱耶~..原先備用的Q555三腳架只當相機腳架用沒用到露營上。

最舒服的方式應該是[天幕+蚊帳+兩張野餐巾],然後到南澳租單車就可以快活的遊南澳了。

此構思命題在此也告一段落囉...南澳露營言歸正傳請參考[離家100公里的野家南澳農場]
版主這種露營玩法,由汽車回到腳踏車,真是很特別,一般只會越玩越大台,由奢返簡難啊!
與其追求剎那間的永恆,不如將生活中的點滴串成永恆 2人露營札記 http://nancylin0705.pixnet.net/blog
james_li1105 wrote:
版主這種露營玩法,...(恕刪)


會動單車遊南澳的腦筋還是北宜高的周日下午三點到八點的交管,從南澳收帳到北宜高入口逆推要上午時點離開南澳才有把握順暢上北宜高,讓一人去南澳露營的CP值很低,另外就是蘇花高日漸增加亂竄的重機車越來越嚴重,只好改考慮三鐵遊南澳的方式,你看我[構思]的期間夠久了吧?

這個久的目的是希望隨時穿著夾腳拖騎著單車在河濱公園的新店溪釣不到魚(新店溪有全台灣最大淡水魚的紀錄150公分長的大頭鰱)的話可以馬上搭上捷運轉火車到南澳....太平洋海岸去跟大魚PK拉 隔天傍晚回到台北還可以看夕陽跟家人一起吃飯...

其實對釣客來說,只要一竿在手,露營族的道具通通可以丟棄的,曾遇過寒流低溫晚上十度以下的釣客在金剛女王石那邊跟午仔拼了四天了,只是躺在沙灘或者巨石後面躲寒流

我還在肖想可以享受到露營族的福...因此才這麼構思囉~~

炎熱夏天只要能防的了午後雷陣雨的襲擊,剩下的就是防蚊蟲,晚上能讓涼風透過紗帳還能睡個涼涼的覺就是福氣啦~

單車背著210D的天幕+家用蚊帳與兩張野餐巾,體積不大,不重,南澳當地購買的蔬果與海鮮都很充足且是上等貨囉~~照片中的那些考慮到[大豪雨襲擊]與[野外求生]道具等通通可以丟掉了。冬天真要單車玩南澳,就是照片中的露宿帳+天幕就可以應付囉~

不釣魚去南澳吃吃喝喝都是福氣啦~


第一次三鐵露營,構思期都在春天與立夏,南澳天氣涼涼的且有大雨,但上星期付諸行動的那天是高氣壓中心籠罩台灣陸地,中央山脈西南氣流背風面,南澳天氣超熱,大雨過後蚊子超多,原先準備的有紗網的露宿帳再99%相對溼度下無法發揮透氣效果(類似的布料狗鐵士在台灣的大雨天或山區99%相對溼度下無發揮發效果)。

因此在前面提到目前去南澳露營,如果你的重點擺在[露營生活],享受露營的樂趣,小折單車是代步交通工具,帶著自己心愛的單車去流浪打卡,從居住地搭火車到南澳車站與南澳農場或太平洋海岸野營等,

小折單車的露營生活的[規格]又是什麼呢?

夏天炎熱,每天都有[靜風]時間,像我這次遇到週六晚上相對溼度99%狀態下,只能說[超悶熱],汗水直流,且南澳剛大雨過後就轉熱,蚊子羽化數量超多。到處找人血吸,沒有蚊帳真是恐怖。

下次去還是設定三鐵露營,除了天幕外,先前的睡覺用的道具如露宿帳確定在南澳夏季不適用,全封閉的蚊帳應該是悶熱通風防蚊防蛇的那最簡單的睡覺帳棚吧?

把沒屋頂的各種用途的蚊帳看看,不少產品可以用小折單車露營上。登山用睡覺用蚊帳只有繩索綁住,再南澳農場有樹木電線桿的草地或營位還可以發揮作用,但空曠草地或者太平洋海岸的沙灘上,沒有支架的帳棚就是個問題囉。

有的蚊帳可以在戶外休閒使用的,蒙古包的都會公園型含210D地鋪沒引進台灣,且網拍上的賣家都是用機器人評價怪怪的。不然這款在家給小孩在裡面遊玩、三五成群好友河濱公園與城市公園野餐、像南澳農場有廣大草皮的露營地都蠻適合的,且有都會風情。

登山用的蚊帳大都考慮到叢林需求,只有蚊帳與繩索,很克難的,不符合台灣的水電齊全的露營地使用,也會被其他露友另眼相看。中國製造把吊床加上蚊帳組合一起當商品賣,似乎把可以當作城市蜘蛛人的家,也是不錯的組合,尤其台灣有不少公園橫躺族,這類產品在台灣應該有市場。

回到露營帳棚,把單車、登山與汽車露營的小帳棚來看,發現中國開發的產品有把前面的登山蚊帳與露營用的外帳結合,這樣的設計就比老外號稱外國名牌的高檔蚊帳更符合需求了。比如說老外登山明牌的單人蚊帳罩上防雨外帳,價前只比老外登山明牌蚊帳貴一兩百元(台灣的價錢),你會買老外的名牌蚊帳還是中國製造的改良蚊帳帳棚呢?

當然也有號稱正檔軍規,如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個人帳篷等,這個也不錯,不到兩千五,拋彈式2秒鐘就友帳篷可以睡覺,對單車族或登山客只想睡覺防蚊外,收納也很小,蠻適合搭配有210D天幕(3公尺見方台灣品牌賣價1000元,中國品牌300-700元的都有)

只是解決睡覺之外,既然是露營,要享受到露營生活的福,裝備除了[輕還要輕]之外,在營地搭設出來的帳棚空間[大還要更大]且還要能抗劇烈天氣暴雨的襲擊。找來找去,真的有這種產品耶,20D布料外帳與地鋪、內帳紗網帳等。只是看到的是咖打落庫與說明,產品的實際效能如何呢?還不知道囉。

既然有這樣的產品,就可以開出三鐵單車露營囉的福氣規格囉

三人帳棚一人睡可以大字型睡覺覺還可以翻來翻去的,號稱一萬防水系數根SP布料同等級的賣價不到五千元台幣。

有了這個不到兩公斤、航太鋁金骨架、收納45公分長15公分厚可以裝進遊泳背袋內當作基準後,不需要樹幹了,電線桿了,海灘也可以搭起來了。就可以再結合天幕+野餐巾,這樣單車露營就有寬大臥室帳、類似日本人的野餐的日式客廳帳了,佔地帳棚全長210*310公分加蓋300公分天幕可以組裝450公分的客臥兩用帳棚、需要300*500公分營位大小拉~~。同樣的可以把小折單車車袋、天幕與三人超輕帳棚一起捲起來放進我的600g 100DOWN羽絨睡袋外套了。在冬季還可以把150g的羽絨睡袋整合進去,連寒流來襲也可以三鐵單車露營囉~

PS 有雙人蚊帳類似[內帳],中國製造,850元,重780公克。有大開門、側門拉鍊,繩子綁住或登山杖、營柱支撐的,只有蚊帳,很清,這款搭配方塊300*300 210D天幕可以很速配,再夏天用天幕、蚊帳建構睡覺用的帳棚很好用的。



各賣家的照片都有版權問題,因此塗鴉一下給大家想像各類蚊帳的差異性。

登山用、健行用、城市公園休閒用帳棚與改良自登山用蚊帳加上外帳變成[帳棚](標榜給單車用、登山用)與輕量化高係數小帳棚等(多人登山帳可以轉為小折單車露營生活用帳棚)
中國製造的產品不少專為單車旅遊打造的帳棚,標榜輕量化。而單人帳比較受歡迎。

我這帖雖然以小折單車為主角,但是以[露營]為主,因此我自己挑選的是1.8公斤重的三人帳,原廠設計內外帳組合一起的帳棚大小是210寬*310長(臥室205、前庭85),內外帳可以分開使用,外帳骨架變成天幕客廳,內帳原廠沒說可以單獨使用,但我突發奇想看到不少叢林級的登山蚊帳的造型根這款單車帳棚的內帳類似,因此給他單獨使用構思一下可能性,覺得可以耶~

單獨使用內帳當蚊帳,架設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單掛,頂布雙扣點用繩綁成一個結點拉繩或者也可以用原廠的頂布橫桿來用。
這樣可以很輕了,在搭配用途比較多的方塊210D天幕,給單車或者登山者在夏天使用都很OK的。而且重量超輕,全封閉,不怕蛇鑽或者昆蟲野間找人體[產卵](這部分是很多露宿帳忽略掉的野外不少昆蟲會在動物身上產卵寄生)或者躲進你的耳朵內生活。

汽車露營者也可以使用的。除了高度比較低外,搭配天幕還是可以搭配出不錯的空間。

類似造型的單車帳棚中國製造的布料好,骨架高級,都賣的不貴,

210T布料外帳1-3人款不到三千元,如果不是要多天深山登山的,購買210T款的外帳再搭配一塊210D 300*300的天幕地鋪就很夠用了。

我挑選20D款外帳的三人帳,貴了1600元,這價錢已經可以買到一塊仿SP的蝶型天幕500公分長還有找了。會忍痛多花1600元主要考慮到未來的深山登山多天行程可能遇到[暴雨]襲擊 。

這些單車天幕的內帳都可以單獨利用變成全封閉的蚊帳,才料等級比登山界名牌沒有全封閉的蚊帳還好。如果沒有名牌情結的話,務實取向還是在山區比較實在,畢竟那些昆銃看不懂人類的名牌LOGO的。


圖片中左邊是原廠的照片,外帳骨架可以單獨使用變成天幕客廳。

右邊是原廠內帳照片,拿來單獨利用變成無骨架,當登山界的蚊帳比登山界領域的名牌蚊帳相比,全封閉性與高係數的底布非沒有全封閉的登山界蚊帳可以比擬的。



內外帳單獨使用在合拼變成一臥一客的完整露營生活級的天幕,佔地不小喔...還要傷腦筋營位太小的問題...

外帳天幕客廳原廠尺寸210寬*310長。內帳180寬*215長。兩者合併長度約550公分長,寬250公分(須搭配一張210D天幕)。小折單車露營行程有這樣的客臥帳棚空間算是很有福氣啦~~畢竟汽車載運的帳棚空間有的還沒這麼大耶

PS發現不少人買這系列的單人款,210T外帳兩千元上下就可以買到不錯的單人帳棚。高度跟公路車、淑女車類似。如果你的單車露營,露營過程著重在[睡覺],可以搭配一張300公分的210D的天幕就可以防暴雨了,同樣的這款的單人單車帳棚的內帳可以單獨利用變成[全封閉的蚊帳]變裝給登山者利用....規格都比登山界使用的名牌蚊帳規格好上太多了。登山界的蚊帳應該可以丟掉了,把單車帳棚的內帳拿來利用的。

我家的折疊單車是1995年龍通關的絕版台灣精品款小布(16"輪徑不銹鋼版),後來小孩上小學學校說要以單車當作戶外教學的項目之一,我把台北市、新北市的河濱公園單車道通通騎過去,有什麼障礙或不順暢或危險的地方通通給他1999,希望台北市新北市政府把單車道弄好好讓小孩戶外教學不要受傷。(為此剛好市面上有中國版的小布的複刻版,買了兩台變成我家的單車旅遊的工具,因中國的輪徑標準跟台灣不同,中國版的小布採用14"輪徑,就是此帖的主角白色款小小布,到目前在台灣要更換輪胎都有點小困難就是)

布朗登報到

現在台鐵與台灣的產業[觀光]變成[要角](台灣地理位置就是中國人的東南亞度假勝地,也是唯一有太平洋海岸說類似語言使用類似文字的國度),台鐵銜接觀光景點的便利性[有期可待性]外加台灣過去十年花了數數百億興建不少蚊子腳踏車道等著我們去被蚊子叮咬,單車道野營也是個不錯的選項。(新北市的單車道有全台最美的北海岸單車道跟沙灘連在一起)(對我家來說可以搭捷運到淡水然後在金山吃廟口鴨肉之後搭168公車回到台大旁的真理堂,北海岸美景可以兩天一夜或三鐵火車貢寮草嶺大里台二大溪國小蜜月灣烏石港頭城三鐵回)。

因此如何運小折與小小折來露營生活,享受到類似汽車露營旅遊的品質呢?

因市面上有不錯規格的單車/登山帳篷,三人帳+單人帳剛好符合我家[父母房](三人帳睡兩人)+小孩房(單人帳睡單人,國中生)的需求。因這帳篷三人帳與單人帳都是[航太金屬骨架]且是採用[拱橋]結構,航太鋁架基本上耐風的。且三人帳與單人帳的寬度接近,如果兩帳之間再用210D天幕連結,兩根7075航太鋁桿營柱或登山杖,可以建構出中間天幕兩邊主客房的漂亮結構的帳篷。



當然,這家子的單車露營旅遊的[IMAGE]還是設定在台北市河濱公園單車道的城市單車旅遊風格。

四人家庭或兩對情侶手帕遊可以用兩頂三人帳來組合。

不建議採用這款系列帳篷雙人帳,採用Y結構不抗風。

登山可以把兩根營柱(7075百變營柱只要換端頭配件就可以變成登山杖)改用登山杖來搭設。山區風大不建議天幕搭太高招風。
這帖的原始構思在今年四月,南澳農場常下大雨,因此把裝備的基準設定在[大雨中],小折單車主要是南澳火車站到露營地(南澳農場或太平洋海岸沙灘)與田野間騎乘休閒之用。假設過程中可能遇到大雨。因此裝備都有[防水]基本功能。爸皮保溫野餐籃內層式鋁箔的,外層布料,機本上防水,但受到雨水與持續性的騎乘過程中的連續降雨會有怎樣的狀況呢?尤其內部裝了樂扣防水盒與一些露營裝備、糧食等,有一定重量,雨中騎乘的穩定性如何呢?

騎乘單車的雨中採用的是單車專用雨衣。現在五月,梅雨鋒在台灣溼度相當高,氣溫北部還好再25-27度之間。這單車雨衣在炎熱的午後雷陣雨的台北河濱公園看到台北單車客使用,覺得可以當作小折露營用的防雨裝備,這雨衣可以全罩在單車上,尤其前車籃與坐墊管上掛著帳棚天幕與單車袋,採用羽絨睡袋的收納外袋有基本防水功能。但用雨衣全罩單車與騎乘者的騎乘過程與穩定性、尤其還要邊騎邊拍照拿相機方便嗎?都是這次裝檢的重點。

梅雨鋒面下的台北市河濱公園單車道與士區道路,全程幾乎風風雨雨中...

小折單車露營裝檢:雨中單車騎程狀態路線圖 台北市河濱公園+台北市區單車極限運動路線:中山北路士林夜市到行政院




對應地圖上的標誌

台大鹿鳴餐飲中心的禮讓鳥類的路標。這邊的人有的還會[理讓]鳥類,行人的,但最近一兩年看到台大羅斯福路新生南路口的校門再趕行人理讓下班的教授的汽車,第一次看到這麼官僚的台大教授的行政舉措,住在這邊數十年第一次看到。也許台大人當總統的人便多了,官大了,僚氣凌駕校門旁自由學風的傅斯年的衣冠塚的校風吧?


公館商圈的巷子直通自來水博物館單車道


穿越自然水博物館之後往西走,入口就是古亭婚紗河濱公園,雨中,色彩真鮮豔。


台北市是個女孩城市,女多於男,女教育程度比男高。婚紗公園的IMAGE也是女追男....


單車客真少。少到比路跑的人還少,是下雨太大,還是台北盆地的單車風潮已經退到底呢?以前雨中還看到不少單車客的說。


華中露營場,拍攝逆風中的雨衣。這個單車雨衣頭套有[吹氣鴨舌擋雨板],整個過程發現這麼設計應該變成所有防雨外套雨衣的標準。太好用了。


台北市單車客的IMAGE與單車雨衣,不貴,二百五元新台幣。中國製造,跟掏寶買應該不到兩百元新台幣。忠孝橋下火車站旁。穿藍色牛仔褲測試主要士雨淋後乾溼分明好拍照分辨效果


大同區汙水處理場上一任市長剪綵玩工的跑步者觀景台,到現在還沒完工耶。這邊順著淡水河騎的,西南氣流側邊風...這單車雨衣無法抵擋側邊風...但我的小折單車露營的標準服裝是[白短褲]+[白色夾腳拖],好展現美腿踩單車的美感....


風起雲湧的梅雨鋒的淡水河面



社子島單車道淡水河入口的觀景亭,每次經過大同區與社子島就不敢看,這個日治時期最繁榮的台北市區,在國民政府時代變成的破舊市區的代名詞,連....


連這個單車道地圖也是十幾年沒有更新了....當然,台北市還有沒有自來水汽車道的村落躲在繁華的內湖大湖山莊豪宅後面,這邊的市區還有汽車道可以聯外拉...


曾經是台北湖的一部分的北投關渡陽明山區社子島單車道基隆河入口,洲美快下方。往基隆河上游、圓山方向騎


大同區基隆河畔的單車道與基隆河,雨停了,真的耶~


划龍舟耶..士林三腳渡渡船頭


扛車上承德路


走路跨基隆河往士林夜市方向 承德路橋下


這邊曾經士劍潭渡船頭



看報紙說台北市政府要收回劍潭青年活動中心,併把這邊道路重新改造,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改為劍潭溼地公園


市區道路承德路往士林夜市,正在興建中的台北藝術中心曾經是基隆河彎曲河道,後來當作臨時的士林夜市的安置地,士林豪大雞排在劍潭捷運站旁地理優勢而出名。這裡有我上日本電視台旅遊節目的路人甲的鏡頭,我是帶著台灣原住民圖騰的鴨舌帽的、騎著龍通關小布單車的台北市單車客的[IMAGE]而被日本電視台取景掃進去的拉。這個時代的豪大雞排是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在地觀光客造訪的點。


士林夜市改建完工後豪大雞排跑到士林夜市入口,變成中國觀光客下車後第一個造訪的攤子。這次去幾乎看不到他國觀光客,包括台灣客。都是中國客。我騎著單車還被老闆要求把單車放到旁邊排隊,我笑著說台北治安太差了,怕被偷走還是牽著排隊。老闆娘好像很不爽的樣子,後來挑了一塊最小的雞排給我...沒有台灣人買的原因是漲價到70元拉。老闆似乎打定主意只作中國客生意,才漲到這個價位的。這樣高單價的雞排當然把台灣的學生與其他地方的觀光客自動排擠掉了,剩下中國觀光客來拍照...中國觀光客買的人不多就是。


雞排旁就是士林老店藥燉排骨。快接近端午了,沒人吃補品了,我騎著單車去買十全藥燉排骨時,老闆都懶的理我。哈~~

全台灣好像只有我家在端午節吃羊肉爐喝藥燉排骨湯的。


測試的重頭戲來了裝近四包約四公斤重的士林藥燉排骨,湯喔...會變形的塑膠袋裝湯,這樣作要測試這個保溫提籃掛在小折單車上騎在有[極限運動單車道]的台北市中山北路人行道上的單車道看看會發生什麼事,如何應對與調整...


路過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時竟然看到一大顆的[一等水準點]....這個一等竟然出現在台北市區...摸一等三角點是登山客夢寐以求的,各位下次到士林夜市時可以來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明年就是劍潭溼地公園了)旁的新中山橋頭這麼摸這個漂亮的一等三角點...


中山橋改建紀念碑。日本人在台灣開闢這條台灣神社參拜道路,汽車剛發明沒多久,台北人在笑日本人頭殼壞去了開這麼大的中山北路給誰用阿?(旁邊就是大同區大稻埕碼頭,日治時期最熱鬧的台北市區)。那時候的日本人已經規劃了台灣的高速公路路線圖與台北市六十萬人口的快速道路聯外道路系統....


左邊是基隆河單車道右邊是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存放日治時期中山橋遺體的地方


新中山橋遮住了圓山的古蹟


台北市市區單車道:中山北路極限運動單車道的開頭大同大學前的林蔭大道


這條道路的末端在行政院,中山南北路口是各種運動的聖地,各種標籤都有....

開始下大雨 保溫野餐籃開始淋雨...


大雨中的自由廣場正在整修....希望只是整修沒什麼事件的..



回到溫州街了 耕莘教堂的溫度計24度C


這次測試騎乘長度持續四小時,全長33公里,已經超過南澳單車旅遊的程度了...

這條測試路線經過所有台北市最好吃的地方.....各位請參考GOOGLE地圖標示吧...
夏天穿雨衣不被雨衣外的雨水弄溼衣服,也會被悶在雨衣內的汗水給弄溼衣服。

歷經四小時騎乘、各種大小雨(包括東北季風的雨紛紛、西南氣流的大雨、雨後天晴一下子與繼續下大雨的過程,

半遮罩的雨衣通風性很好,但牛仔褲大腿以夏溼的,側風時....

回到家中上衣還是乾的,整個過程體感不會悶濕。

是個不錯的單車騎乘夏天雨衣

尤其頭罩的吹氣鴨舌帽可以擋雨,不用另外帶鴨舌帽在雨衣內

唯一可惜的市老闆的成人SIZE賣光了,我穿的是兒童款的。

如果不用遮前車籃與坐墊管柱綑綁的露營帳棚包,這個尺寸給空車單人單車使用剛好。
(PS這家也有作機車專用雨衣,前後多20公分。且有透明前擺可以讓車燈透光,有夜間騎單車罩明的公路車旅遊族可以參考看看)

PS台北市冬天有東北季風大雨喔...這種雨衣應該會寒風刺骨....

PS這路線的單車道路面積水很多處,積水最深處達半隔輪胎高。剛好連我DIY的擋泥板給一起測試了。南澳的車道除非掏空,沒有積水問題。不知道台北市搞了十幾年的路平專案為何市區車道、河濱單車道到處積水呢?
chin11072002 wrote:
...(恕刪)


如果你不在乎[輕還要更輕],用一般的包背客的後背包與當地租單車等來玩,或者你是登山客,到山區登山露營的話,圖中的兩根營柱不適問題。當地租單車,行壤只有背包一個,帳棚已經夠輕小了,再裝兩根7075營柱或者登山客本來就要攜帶登山杖的。

但我自謔吧 輕還要更輕,還要騎自己的小折單車,小折單車本身就有十公斤重,外掛一堆東西也有十五公斤以上。好處是可以自由自在的單車旅遊露營與拍美美的小折單車照片貼上01等。

如果你是當地租單車的情侶,有兩部淑女車或UBIKE(如台北市的華中露營場露營等),車把的高度已經可以當作營柱了。露營過程中用不到單車可以考慮把車把當營柱用,很方便的。

但小折單車的手把高度比較低,一人單車路營還要採買,用到單車的機率還蠻高的。還好有另外的拍照用的三腳架可以一分為二,基本上可以搭設的天幕撐高還可以應級。

但如果要有美美的高度,這兩根營柱就很傷腦筋了。用7075 40CM一節營柱需要八節,有一訂體積與重量,根輕還要更輕違背,且只能當作拐杖與營柱用,用途不多。因此....

找來找去找到可以用的東西了,如果你有釣魚,且一心想要釣大魚,一定會用[硬調]碳纖釣竿,一把三公尺的釣竿一千多元,根露營界的營柱7075打個花的燈的就要賣一千六還便宜耶,且還是釣竿喔....

釣魚都希望[機率高]一些,真的要釣魚的都惠帶幾把釣竿囉。單車露營不貪多,兩把就夠了。收納四十公分左右硬調碳纖釣竿...

這個會導電喔,雷雨時要注意套上釣竿原廠的釣竿冒避雷。

PS 釣竿碳纖硬調60T的,釣魚界都有拉拉空,因為釣到大魚的機率很低,不喜歡用硬調的,希望拉道小於能夠享受到拉到大魚的拉拋纏鬥過程,稱為拉爽爽。因此硬調釣竿沒人要的。因收納釣竿可以伸縮,管徑都有兩公分粗,當營柱用只需要拉道兩米就很夠人站著進出了。兩米高跟好事釣竿的中段,算是最硬的地方。當營柱用足足有魚。

PS太高招風,也可以拍照用的三腳架跟釣竿一起用。這樣可以長短腳,天幕高低邊洩水線很明顯,如果又用天幕收集[天水]作為淡水補給用(登山或海邊、沒有乾淨水源的地方露營),可以適度的調整後集水。


大大5/16 傍晚,是否在浴廁對面的草地中央,依靠電線桿旁邊搭棚?

因為黃綠色又低低的小帳太特殊了,我很難想像怎麼活動

當天我有去,天氣又悶又熱,蚊子猖狂,條件不錯的樹下營位老早就備佔光了

我心想,既然無法在蔭涼下睡晚,何不如在汽車營位的陽光下欣賞廣闊的風景
Koei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