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隊總監Jeff Weltman 自從2017年6月上位後貢獻真係無什麼正面 !
好少球隊會選擇季中重建因為比較困難尋找到合理值的交易 魔術隊總監Jeff Weltman 是否過早交易呢 ? Gordon和Vucevic下年仲有合約在身 只係Fouriner將會季尾成為自由身球員
Jeff Weltman 自從2017年上任之後 , 連續兩年(2017, 2018)的新秀第六選秀都只係 Jonathan Isaac 和 Mo Bamba 好明顯唔合格, 教練又let Frank Vogel go for Steve Clifford, 自由球員和交易又無什麼建樹, 三位主力Nikola Vucevic, Aaron Gordon, Even Fournier 全部都唔係佢拿回來的。好明顯佢要跟熱火的Pat Riley或者 湖人的Rob Pelinka 或者甚至佢舊老闆速龍的Masai Ujiri 學下怎樣擔大旗營運球隊總監這份工作。
或許魔術老板係時候考慮一下Jeff Wallman 是否繼續適合做球隊總監這個位。
對魔術隊做任何的籃球決定一向都無信心 因為以往魔術隊的管理層做合約相關的決定一向都係失敗居多 ; 1996 Shaq (當時23歲而已), 2004 Tracy McGrady (當時24歲而已), 2012 Dwight Howard (當時26歲而已)… 全部都不合格 Shaq當時又點會不止值一張多過100millions的合約去保留他呢 ? 而Tracy McGrady和Dwight Howard 在當時的環境好明顯可以換到更多更好的籌碼給魔術隊 !
再次想讚下Pat Riley組軍的能力, 那種"getting something out of almost nothing"的能力真係好高
快艇加入Rondo 能攻能守 好夾Leonard, PG, Ibaka, PB, Morris, Batum 全部都係全能型的戰士
期待 Leonard + PG + Rondo + Morris + Ibaka 全能型的戰士同時上陣
對快艇的Paul George真係失望 特別在關鍵的時候對 最近五次季後賽輸波的隊手(順序係速龍, 騎士, 爵士, 拓荒者, 金塊) 往往在最關鍵的時候都失鈴, 上年對金塊第七場佢的表現我相信大家都好記得有多糟糕 但有多少人還記得2017年季後賽第一輪的第一場當CJ Miles最後的絕殺球不入賽後PG身為溜馬球隊的領袖在記者會中說佢應該射這一球的尷尬情況嗎 ? 還有多少人又記得2018季後賽第一輪的最後第六場對爵士時投射十六球先中二球的糟糕表現嗎 ? 30歲後更不期望佢會更上一層樓啦。 未來四年仲有176millions大合約 平均每年要44millions 老板Steve Ballmer雖然係全聯盟最有錢的班主 但係有錢還有錢繼續給Paul George高薪會影響球隊在薪金上的靈活性 仲沒計交易他而失去的大量新秀選秀權 整體來說PG回洛杉磯最大的貢獻還是成功帶挈可愛回家 !
至於伊巴卡今年和明年(球員選擇權)的合約只係每年平均9.5millions 我認為唔貴 還是當打之年絕對值博 對比起佢之前在速龍的合約已經減薪多過一半 我認為非常合理 還要求什麼呢
jasonhustock wrote:
目前我看NBA的動力1(恕刪)
The evolution of the NBA's most unguardable moves:https://www.espn.com/nba/insider/story/_/id/30801468/the-evolution-nba-most-unguardable-moves。
The step-back, the unassisted dunk, the deep pull-up 3 -- there's no stopping these actions in the right hands.
滿有意思的文章: 放大絕!
更精彩的是這些腳步的動畫,經典!
應該要加上跨下/ 換手運球經典三人:Tim Hardaway、Isiah Thomas 和 Allen Iverson。
可惡的是竟然灌籃的沒有 VC,真的是太失望!!!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