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代就很迷惑,那時候校隊裡面有兩個比我高,188,192,但是他們都不喜歡幫隊友卡位,喜歡中距離跳投,有時候飆三分,很帥氣的打,自己一直是做苦工的位置,幫後衛檔人,搶藍板球,或是很近的時候我才出手,那時候的校隊成績也很差,幾乎都輸,唉...看看SBL也是這樣...現在三十幾歲打球,隊友也還是各自打各自的...無語
easy777 wrote:因為歐美擋拆後可以灌...(恕刪) 美國人全場喜歡守盯人。對到盯人防守,PNR很有效。但是對到臺灣愛用的區域防守,PNR有其殺傷力,尤其是當你外線不準時。外線準,區域防守完全守不住。可是,外線那有每場都準的。打半場時,防守一定是盯人,所以 pick and roll 很有用。不過臺灣籃球的問題,就是覺得得分才有用。所以大家拼命刷得分。防守,籃板,助攻,球的流動,與得分無關,沒人重視,連國家隊都這樣。
我在大陸的時候也覺得他們都不傳球的都自幹比較多其實擋拆不見得基本動作要多好畢竟對手的水準也不見得多高不敢說都是妙傳或助攻但會做擋拆的不管人的走動或球的流動都比較順就算跟不認識的當隊友只要有觀念都可以搭得起來不然就常一堆人擠在一起要球要嘛被包住要嘛球給出去就再也沒回來打得很彆扭
籃球是一個需要個人技巧以及團隊合作的運動除了自己本身的實力隊友的實力也很重要當大家實力有一定水準的時候再來討論練習一些小組配合當你跟某人配合成功幾次後相信其他人也會開始對於戰術的執行有興趣所以打球找球友也要找長期一起打的才會有默契換句話說不要希望一夕之間就希望隊友對於執行戰術很有了解除非你剛好遇到真有實力觀念的隊友不然就慢慢培養吧
不懂時就亂打,反正年輕體力好,一個打五個。加入球隊才知道擋拆,是空手者每次反向跑位都要做的,才知道全場是這樣打的。現在打3對3,又是盯人防守,如果隊友懂檔拆,戰到50歲也不怕那些活蹦亂跳、容易受傷又浪費體力的傻小子。coolfacetw wrote:籃球是一個需要個人技...(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