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說他的彈道有55度, 因理論上角度愈高的拋物線落下時與籃框平面相交的面積愈大,
以及他持球後到球離手只需0.4秒(NBA射手平均0.55秒), 讓防守者來不及趕上封阻,
但Curry並不只是像傳統射手般, 靠走位與擋人盡量保持出手動作的一致性與穩定性,
他的許多三分是經過好幾個前後左右大幅度的換手+背後運球甩開防守空間後,
再持球拔起投籃, 且在身體還在橫移+不穩定的狀態下超快速出手還能命中,
相較於在原地穩穩地跳投, 這樣子的投法還可以有如此高命中率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因為當你的身體在移動狀態時投籃, 你的身體與籃框是處於相對運動狀態,
你手上的球會因為慣性作用而帶有相同的分力, 因此你在出手時需對彈道做預先的修正,
但當你離籃框愈遠, 或是前面的那一連串動作愈激烈、愈快, 你的誤差容許程度就會愈小,
因此以往NBA球員做出類似的出手動作時, 命中率想當然爾會大幅降低,
但Curry竟然把這樣的高難度三分球投得跟罰球一樣容易, 這才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一部分可能跟他慣用1-motion shot的出手模式有關, 他幾乎都是在腳剛離地時球就離手了,
可能在身體尚未有太大幅度的橫移時出手, 所需要的修正量也許相對較少, 但這難度還是超級高,
我想除了天生的投籃直覺之外, 後天加強的反應速度、核心肌群強度與協調性訓練應也強相關,
上個球季286顆三分可能可以靠天份與籃球訓練達成, 但這季上看400顆也許真是經過科學計算,
前陣子看過外電報導內容是他的專屬訓練師對他所做的一系列籃球以外的科學訓練內容,
顯見除了基本的投籃與重量訓練之外, 他也花了很多功夫進行科學化的訓練與加強,
所以才能把logo shot跟高難度三分投得跟喝水一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