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
誰都不想輸,大家都盡力了!
還是給中華隊加油~

只是會輸40分一定有原因
(不是運氣差問題)

我不會因爲輸就要求抽資源,相反更要增加資源,
只是要先認真看清問題~

台灣籃球算是普及,但籃球水準已經停頓退步了~
球員需要培養訓練的,代表我們的培養、訓練發生很大問題~

我們的培養訓練有進步嗎?有與國際接軌嗎
(還是只是用二十年前的訓練模式)
我們的培訓球員的教練團有進步嗎?

好人材(球員)是可遇不可求,但好的培養跟扎實訓練是可以讓平均水準提高

台灣籃球要提高不是引進幾個外藉球員就好,本土球員還是沒進步~
遇到外藉還是躲遠遠不敢對抗

從根開始
所以要從培訓方法開始,那些教練團要再教育,學習國際中高強度培訓菜單及教練方式~

有蛙人身材,但沒有蛙人魔鬼訓練菜單並通過訓練標準,蛙人就不是蛙人~

能有資格入選國手在台灣都是優秀人材,為什麼一打國際賽會差那麼多~(同樣亞洲球隊)
就是培養訓練有待加強
不外乎;
1:閉門造車(自練自的)
2:不學習不取經
3:井底蛙,不看看別人是如何訓練的

有運動的就知道,訓練是非常辛苦的,
但訓練也是現實跟公平的,
好的、扎實的訓練,絕對會回饋的~

會輸40分,別跟我說中華隊的訓練比日本扎實辛苦,一切是運氣及對方天份太高~

我非怪球員,只是怪我們的球員有蛙人條件,但我們的訓練/教育不是蛙人訓練標準~責任是整個培訓教練團~


最近世足很夯,看看以前那些弱隊,都是先向國外取經,都是引進強國教練團來訓練球員及教育本國教練團,時間一久,弱隊自然會有進步,久而久之至少可與中強隊一拼或輸的不難看


不是說一定要找國外教練團,是說強國為什麼強,除了人材多外,他們的訓練/培養菜單一定有值得學習的~

一定強度訓練及專業指導~就跟練身體一樣,
先不講不天份,但要有毅力,每天照專業菜單及專業教練指導,每個人都可以練成「澎于晏」的身材

我們的普及的籃球、棒球一直在國際賽上越沒存在感!
是我們沒人才嗎,我覺得不是,反而是我們的培養訓練模式一直沒進步~導至沒有競爭力


以林書豪為例,我們有些球員條件不輸豪哥,但為什麼豪哥能打妖魔鬼怪nba,因為他是經過「美國的蛙人訓練」的,所以怎麼種怎麼收成


一個新的里程碑紀載:慘輸40分
hugo5201 wrote:
再這樣下去台灣籃球...(恕刪)


球員怕受傷阿 一受傷就GG了

積極培養195-200CM的 一年1000萬薪水

國家應該都付得起吧

再找兩個黑白外援


stonepaul wrote:
一個新的里程碑紀載...(恕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誰叫日本他們有奇蹟世代
籃球
不就是關起門來自己爽就可以了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badsupper wrote: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誰叫日本他們有奇蹟世代...(恕刪)


人家今年足球還差點踢進八強....

我們繼續出一張嘴...

看起來像25心智像18實際快40 wrote:
球員怕受傷阿 一受傷就GG了

積極培養195-200CM的 一年1000萬薪水

國家應該都付得起吧

再找兩個黑白外援..(恕刪)



籃邪: 這樣我們還A什麼......





許晉哲應該是近代最好的國內教練 結果不是帶國家隊?
好的教練帕克也是放著不用?
結果還是SBL拿冠軍的教練執教? 要戰術沒戰術 就只知道三分一直投

球員自己也不會要求
看看旅外的肌肉線條 (EX:林志傑 更早以前CBA的陳信安)
再看看國內的肌肉線條

唉... 輸40分真的不冤枉
希望不要替補晉級..
已經被虐40了 晉級後不知道要還要被虐幾分... 根本當小孩再打
u22明星隊連海峽盃都輸20幾分.台灣籃球不快點改革.應該沒救了.瓊斯盃我們應該可以打的不錯.自嗨用的比賽.周俊三只跟球迷道歉不請辭有用嗎

hugo5201 wrote:
再這樣下去台灣籃球...(恕刪)


球員防守守不住也是問題

是整個系統的問題

絕對不是只有教練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