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仲彥 wrote:
亞洲人體型劣勢,當年某個台灣飛人也是切入很不錯
最後的下場,大家都知道出在那個膝蓋.......(恕刪)

這點不正確, 陳信安當年是在SBL的冠軍戰衰小傷到的, 並不是因為啥高難度動作,
在最後一戰戰局已經底定的狀況下, 記得好像是終場前不到一分鐘吧,
不小心踩到地板上的水膝蓋就這麼折下去了

隔年回來的時候去大陸打什麼國際賽忘了, 又踩到地板上的水,
同一個地方就這樣連續傷了兩次, 還記得當下其他中華隊球員個個面色鐵青.....
才會造成之後本來想再挑戰NBA泡湯, 以及生涯後半期打打停停提早退休

lovebean wrote:
這點不正確, 陳信安...(恕刪)


真的很可惜
不然他的資質真的很好
可惜台灣學到的籃球觀念.身體對抗.基本訓練等
都是跟美國不能比的

peter19880901 wrote:
看了很多書豪哥哥的切...(恕刪)


他是規矩打球的類型,基本動作紮實才是根本。
以亞洲人的體能狀況來說,能在NBA打球已經萬幸,還是多重視效率跟命中率吧,
目前的Lin已經在不提高身體負擔的情況下,加強了外線,中距離與切入效率了,
Lin再會跳躍再能搖擺也不會比D.Rose好,你看看D.Rose的膝蓋受傷多久了?
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
其實我真的覺得陳信安真的很可惜...

當初他巔峰時期,看他打球,跟現在的林書豪相比

我覺得陳信安的彈跳力和爆發力要比林書豪要好,當然速度沒有林書豪那麼快

但是在nba的季前訓練營,切入過人還是可以切的進去的

如果當初陳信安有鄭志龍的中距離和三分線的準度,打nba大概就有機會了

還有林書豪192公分打控球後衛,其實身高有優勢

陳信安196公分打得分後衛,身材上並不具備優勢
Paul69 wrote:
其實我真的覺得陳信安...(恕刪)

陳信安是基礎動作不好...

畢竟陳信安沒有那種可以讓人無視其他指標的過人身高

在競爭最激烈的後衛位置上...

基本上如果你沒有把全部的指標都拉到一定水平之上...

在NBA肯定混不下去

林書豪在彈性跟爆發力上或許小輸陳信安...

但從小開始打球的林書豪基本動作卻遠勝過高中才開始打球的陳信安

即使林書豪這樣多少還是會被嫌要繼續加強基本動作了

陳信安肯定更慘...尤其是後衛這位置彈力跟爆發力比陳好的根本數不完阿
陳信安真的可惜, 待在這樣的小池子被限制了天花板高度,
在國內只要靠他的體格+第一步就可以完全視防守如無物, 哪練得出什麼高階的技巧,
即使是在亞洲等級, 他的爆發力仍然可以輕鬆切過任何一對一防守者,
記得當年曾經有NCAA D1等級的學校想要招募他, 可惜最後沒有過去,
(後來的吳岱豪、張宗憲、周儀翔、陳盈駿、胡瓏貿等都還只是D2等級)

也因為他當年的身先士卒&衝撞體制, 到現在才能有這麼多後人赴美帶回更多不一樣的思維,
即使到今天, 個人仍然對當年迂腐又鄉愿的籃協厭惡不已啊!!

當年被大家嫌出手動作不協調的陳信安, 在國王隊打訓練營時的評價竟然是外線很準,
果然等級高的人必須要有足夠強度的環境才能激發出他真正的潛力吧~
(就像林志傑以不小的年紀去打大陸CBA, 竟然還可以有令人出乎意料的進步幅度)
還記得回來沒多久就創造了SBL單場52分的紀錄, 單場11顆三分球的highlight我現在還留著,
原本還想再次挑戰NBA的壯志就很衰地被連續兩次十字韌帶的傷給毀了

陳信安對台灣籃球的貢獻早就已經名留青史, 遺憾的是徒留許多想像,
他的爆發力即使放眼亞洲也是超一流的, 嚴格的自我要求態度與潔身自愛也令人激賞,
個人技巧無法有大突破的部份, 則有點龍困淺灘的無奈味道,
如果當年有去打NCAA D1, 如果當年總冠軍戰裕隆早一分鐘換下他, 唉~~


BTW, 個人認為台灣籃壇有史以來整體天份最高的是田壘, 可惜恨鐵不成鋼啊~
當然他本身的態度有可以加強的空間, 不過年紀輕不懂事簽了那張大大限制自己的10年約幹嘛呢?
另外可惜的是被當年的迂腐籃協操壞, 以及制度問題, SBL & UBA如果早10年切割就好了,
就這樣被一個疲勞性骨折給毀了, 這種傷絕對是長期的使用過度造成的, 姚明也是這樣子
lovebean wrote:
陳信安真的可惜, 待...(恕刪)


陳信安的天分很好
缺點就是在台灣打球
只是現在成為回憶~
下個台灣新世代飛人~
不知何時會出現(陳山眉算嗎)
國外真的很重視基本動作這東西,
很多國小球員到國中時候基本動作已經非常純熟...

peter19880901 wrote:
看了很多書豪哥哥的切...(恕刪)


阿直接看 Harden 就好啦.....
你說得這些他常在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