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91007 wrote:
你的想法不是不對,...(恕刪)
我希望看到HBL能有組織地去經營,不是建議要聯賽變成營利的「職業」球賽。
美國NCAA嚴格規定球員不能拿金錢上的報酬或禮物。
可是透過學校職員的企業化經營,多出許多賣票和轉播金的收入,可用在學校的營運與設備上。美國大型州立大學的規模,研究環境與教學設備,臺灣或亞洲很難有大學比得上。有的大學還有自己的飛機場!
HBL先不用想這麼遠,以臺灣的官場文化來看,要像美國NCAA如此商業化也很難。但至少大型比賽的出入管制可以進步一些嗎?如果賣票,是不是就能讓更專業的「活動公司」接手辦更好的比賽。FREE,很容易變成無法管制的無政府狀態。臺北的一些萬人演唱會也能辦得不錯,小巨蛋這麼好的場地,為何HBL搞得像夜市一樣。
可以有很便宜的學生票,但是喜歡籃球的上班族,是願意花多一點錢來欣賞與享受好的球賽。
體育實力是國家實力最「直接」的展現,因為它代表了市場的消費力,相關人員的組織與執行力,以及人民心理上的「戰鬥力」。
臺灣的職棒和SBL,我是不期待會有什麼機會變好。UBA也是難看,只好期待熱血的HBL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