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youare wrote:某媒體球評的看法
昨天第四節很有趣, 本來己為price 會打到最後, 沒想到後來為了把boozer放上來而把price放下去變成由young 控球, 後來發現boozer投不進, 再放下去上來的不是price而是林書豪, 最後這組人馬把勝利帶走. 看得出來史考特最後還是覺得林書豪好用.
不過湖人可以帶著笑容離開,林書豪在最後3分半鐘左右的上場參與防守,是一個關鍵轉變,總教練史考特(Byron Scott)的應變或許晚了點,但有變總比沒變好,算是要記一功,做出一次發揮效果的臨場調度。
前三節經常看見火箭在外圍的空檔老是很大,湖人雖知道火箭愛投,就是守不住。火箭整場保持1大4小陣勢,外圍4小都能投三分,且都會切、傳,球的輪轉速度快,只要一個單檔掩護就會漏人,湖人防守老是趕不上。
相反的,火箭面對不論是布萊恩或林書豪持球時的高位擋拆防守就做得比較徹底,擋完後經常兩人順勢跟著布或林,盡可能限制這兩位箭頭發揮,寧可放希爾(Jordan Hill)跳投,林書豪5次失誤大多是這樣來的。
強森整場球的主要任務就是守哈登,前三節都落居下風,讓哈登要切或投不需太費力就能完成,不過適應三節哈登的進攻招數後,第四節在防守時給予哈登較多的壓力。
第四節的第一個關鍵點出現在最後約3分半鐘,史考特把今天表現不好,第四節坐了很長時間板凳的林書豪,替換下半場進攻越打越沒力,防守也跟不上的布瑟(Carlos Boozer)。打到比賽快結束,湖人總算跟著火箭擺出1大4小陣容。這個改變對湖人團隊防守產生重要的正面效應,至少不再讓火箭在外圍輕易出現空檔。
第二個關鍵點當就是強森的抄截,但要歸功於湖人防守機動力加強,當哈登在弧頂才剛運球準備進攻時,希爾就大膽地衝出來作勢包夾,搞亂哈登欲傳或自己攻的節奏。就當哈登一個不留神、猶豫,球被手長且已洞悉哈登企圖的強森抄走。
如果湖人早點應變,或許早就領先贏得比賽,不過至少有發生改變,史考特證明了一下自己的能力,因而拿下這場勝利。
andrew14 wrote:
期待明天九點半的比賽,看Lin跟高富帥會有怎樣的互動。只是小牛的後衛群也不好惹呀!!小牛的先發後衛群是艾利斯與尼爾森,Lin對上尼爾森?Kobe對上艾利斯?會是這樣的組合嗎?尼爾森現在打得應該是經驗球了吧!!Kobe有身高,艾利斯則是速度....各有優勢!!...(恕刪)
monta ellis守kobe 會蠻吃力的,
我猜小牛這邊應該是parsons 守kobe , monta ellis 守johnson, 尼爾森守林書豪吧.
湖人要看史考特要不要減輕kobe的防守負擔, 如果要減清kobe 的防守負擔應該會讓林書豪守monta ellis, kobe守尼爾森.
明天真的不好打, 林書豪不發揮很難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