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火箭隊是全聯盟進攻火力最猛的球隊之一,但麥克海爾及其助教們的“不干預”手段並未獲得多少讚譽。這是觀念問題。麥克海爾臨場的“不干預”,恰恰表明他在訓練時對球隊調教的效果。 麥克海爾擁有一項鮮為人知、卻至關重要的本領:他無需怒髮衝冠、大發雷霆,就可以讓球員們聽從指揮。如果教練總是指手畫腳,那麼他將無法調教出“行雲流水”的進攻(flow and roll),即快速發起進攻以期擊潰對手。 “ flow and roll ” 是麥克海爾賦予此類進攻的名稱,這也就是廣大球迷朋友熟悉的“ XJBD ” 。至於“ flow and roll ”應該怎麼翻譯,還是由廣大球迷們來決定吧。 對於麥帥而言,執教的訣竅在於抑制自己的控制欲,使整個球隊自上而下都處於一種自如的狀態,而不是對每一個最細微的環節錙銖必較。 莫雷深知麥克海爾是一名能夠將概念轉化為行動的教練,這一特質難能可貴。但麥帥無法獲得廣泛的認同,這讓莫雷有些“沮喪”。 “麥克海爾總是與“最佳教練”桂冠無緣”,莫雷惋惜道,“我實在無法理解。”
綜上,莫雷和麥克海爾都對提速倍加青睞,而且莫雷經統計所得出的提速打法與麥克海爾“放任”的執教風格相輔相成:不發揮球員的自主性,就很難實現流暢的“ flow and roll ”進攻。這或許也是莫雷簽約又續約麥克海爾的原因之一。 誠然,麥克海爾的臨場指揮並非教練中的佼佼者。也可以說,麥克海爾過去的這一份合同,無異於主教練界的新秀合同。此處列一組數據,在本賽季之前,麥克海爾的執教場次僅僅324 場,勝利53% (不算季后賽)。與老謀深算的馬刺系(波波、布登霍爾澤等人)、多變果敢的小牛系(卡萊爾、德維恩- 凱西)教練相比,麥帥的調整似乎總是慢半拍,加之解說員常常在全國觀眾朋友們面前煽風點火,將一場比賽的勝負歸咎於一、兩次換人,不少球迷們麥克海爾的執教能力持高度懷疑態度。少數球迷甚至發揮自己強大的腦補能力,將一位和藹可親的白髮老人刻畫為一個愚昧奉承的朝廷奸臣。諷刺的是,曾經供職於大眾傳媒的麥克海爾,似乎從未獲得應得的輿論支持。 但球迷們應當知道,麥克海爾不是一名專為某類球隊量身定制的體系型教練。他是一個籃球通才,聘請他看重的是他特有的執教方式。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控制”的對立面——“自由”。 火箭球迷曾經品嚐過絕對“控制”之苦。傑夫- 范甘迪所設置的體系桎梏,制約了球隊在進攻端的創造力。當然,這幾個賽季暴露的問題已經證明,絕對的“自由”亦是不可行的,甚至是傷害球隊。過度放任、無紀律性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締造常規賽對陣馬刺六連勝的記錄,也可以造成季后賽末節三十秒領先搶快攻的悲劇後果。 本賽季,火箭的紀律性有所提高,一方面得益於教練吸取教訓,另一方面得益於球員的成熟。在麥克海爾下一份合同的三年裡,如何把握“自由”和“控制”之間的度,將成為一個事關成敗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