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溯到去年的12月18日,桃園永豐雲豹主場出戰高雄全家海神,大批觀眾湧入國體大體育館,霍華德(Dwight Howard)也確實在登錄名單上,最後賽前臨時決定讓他休戰,然而現場球迷卻是在主持人威廉不小心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才得知霍華德這場比賽不會上場,而下半場,就是來自球迷的各種抗議……
桃園雲豹做錯了什麼?
說實話,從頭到尾認真看,他們只做錯一件事:文字的藝術。
當雲豹方說霍華德「一定」會上場,對球迷的解讀會變成「只要有買票進場,就能看到霍華德出場」,但是,球員不可能每場比賽都完全健康,平常就有大大小小的傷勢,要如何保證他一定能上場。
雲豹該怎麼說?如果他們改成「只要他沒受傷,就會上場」,這是最沒有爭議的說法,然而,如果要賣票,你是GM,你又會選擇哪一種說法?
如果硬要挑,他們還做錯另一件事,也就是雲豹過度環繞在霍華德身上做行銷,這很正常,畢竟霍華德是最好的吸錢工具,不過一旦這場他不一定會上場,訊息最好不要太過度圍繞霍華德。
球迷買的是雲豹主場對海神的比賽,非霍華德個人賽事
釐清這2者差別,也就是不管霍華德有無上場,雲豹在這方面都沒有太大問題,因為這場比賽並不是霍華德的「個人宣傳巡迴賽」之類的,只是霍華德在台灣打的球隊其中一場比賽,雲豹並不會因為不上板凳最末端的球員,就引發球迷撻伐,即使他有登錄,也不一定會上場。
雖然我們都知道,多數買票進場的球迷都是為了看霍華德。
然而,一旦球迷買的比賽是雲豹主場對海神的比賽,就代表這場比賽只要順利開始到結束,雲豹只會引來公關災難,並不會有後續衍伸出的法律問題。
所以看起來,如果雲豹方不要把話說得這麼滿,就不太會有「廣告不實」的問題,只要有順利比賽,是不會有法律責任的。
但如果雲豹怕公關災難,有些地方當然要改進,甚至T1應該要引進類似NBA在前一天會有的傷病報告。
第一個問題是T1排賽程的問題,台灣一周場次2場,背靠背很常見,但背靠背靠背,籃球聯盟很少見,要已經是老將的霍華德連打3場,說實話,這也會增加他接下來場次受傷的風險。
雲豹方唯一較好的解法,是在前面客場先輪休,公關災難會比在主場小一點,甚至可以在球迷還能在3日退票時間截止前就先提出,否則,打完前面2場,球迷也退不了票,團隊更不可能預測霍華德接下來會不會受傷。
而這,也是筆者另一個想提的,NBA前一日的傷病報告。
如果雲豹在霍華德比賽前將他列入Questionable(大概50%上場機率),即使最後有登錄,還是可以名正言順地告訴球迷這場休息,畢竟他的傷勢狀況不好說,更是在開賽前幾分鐘才決定不打,意思是「包含球隊也希望他打,但當然不希望他硬拚,因此休息」,當然,球迷就能自行決定是否前往,或是將票給在北部的朋友等,只可惜台灣3聯盟目前都還沒有這項制度。
NBA甚至還出現過,練球時突然覺得不適,先發名單也公布了,結果最後臨時換人,不說別隊,本季Thompson和Green印象中都有這樣的紀錄。
這一次新訂定的條款在於廣告不實的部分,也就是霍華德出現在賽前宣傳卻未上場,這就是筆者前面提到的「當球員不一定上場,廣告不要做太多圍繞在他身上」,否則自己要寫好警示語「球員有受傷之不上場風險,購買前請自行斟酌,3日內無法退票」。
整體來看,雲豹問題真的有很大嗎?稍微注意點說話的藝術,還有一些細節上的處理,整體並沒有太大問題,只能說霍華德讓球迷「想看他打球」而非「支持雲豹」,因此當霍華德確定不出賽,才引來這麼大的風波。
不過相信這件事應該是讓雲豹球團學到一課,也讓後續林書豪加入高雄鋼鐵人後,配套措施幾乎都做得蠻不錯的,該避免的也都有避免,沒有造成太大的爭議。